我们对现状的不满无非顿悟之后无所行动

读李笑来《把时间当做朋友》有感

回头看自己过往的人生履历,我们总是觉得有很多个瞬间本来可以逆转人生,而错失的运气,大部分是我们更早的时候选择了“觉得没什么用而放弃学习”这个答案。

这也是最近一期奇葩说“三十年后自己给你寄来一份人生建议,你是否会打开看”,最终更多的观众选择了正方——打开看,这其中有辩手的功劳,而更多的是我们自己会选择打开看,为什么,就是因为我们觉得如果早知道我们的过去某些选择可能会和现在大相径庭,比如告诉两年前的自己进入股市,告诉五年前的自己短视频风口马上来了,告诉十年前的自己买房,告诉二十年前的自己好好学习,那么现在没准就有所成就,可是扪心自问,我们会改变吗?

即使知道短视频风口来了,我们具备能力做出好的内容吗,即使知道十年前就要买房,我们具备选择哪个城市那个板块的判断能力吗,即使知道好好学习必有所用,我们还不是想玩儿一会儿而耽搁。

我们早就知道如果天天坚持锻炼身体,现在也不至于身上游泳圈扎堆了,我们早就知道天天坚持护肤,皮肤也不至于蜡黄粗糙,我们失去了坚持的自律,只想着速成,减肥广告告诉你,喝下去秒变s曲线,我们立马加入购物车付款,喝了一次,不管用,束之高阁,这样的现象时常发生在自己身上。

我们对现状不满意,焦虑,但是又觉得现在再开始又太晚。

《把时间当做朋友》提到达特茅斯学院经济学教授布兰奇弗劳尔的调查结论,通常情况下,一个人一生各个阶段的满意程度和其年龄分布可以连成一个U型曲线。

在这漫长的30年里,由自我满意度持续下降所造成的浮躁形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越是浮躁,就越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越是对自己的现状不满,就越是浮躁。

总的来说,我们想要的太多,自己的欲望无限,一方面是要完成的事情太多,一方面是自我满意度的不断下降——这就是人们总是不由自主地期望速成的根源。出路肯定存在,但这出路只有一个起点——接受现实。告诉自己:我有不足,我需要时间,我没办法一蹴而就。

巨大的建筑总是一木一石叠起来的,我们何方做做这一木一石呢?我时常做些另碎事,就是为此。——鲁迅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们对现状的不满无非顿悟之后无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