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书法大家王羲之,缘何不长寿?

常听书法节目,有一期谈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是关于古代书法家们的寿命的。一般说来,这些书家常年执笔,凝气化神,对于血管、大脑实有养护之功,因此很多书画家比一般职业的人要长寿,比如唐代著名的即位大家,虞世南85岁,欧阳询84岁,柳公权88岁,颜真卿77岁,若不是被叛军所害还能活得更久。

不过也不尽然,在这个群体中鼎鼎大名的书圣王羲之就没有如此高寿,要说生活条件所限,好像也不尽然,三国时代的钟繇,活了80岁,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也活了78岁,但是王羲之和儿子献之去世时,年纪都不大,羲之59岁,献之42岁。书圣的作品冠绝古今自不必说,但是如此高的水准为什么却不能益寿延年呢?


这与王羲之生平的经历有关。羲之并不是职业书法家。他本是琅琊王氏,高门大族,身世既好,人又聪慧,尤其有书法天赋,少年时期便闻名乡里,左右邻里,“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将其书法评价为“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兰亭集序》,冠绝群雄,曾让唐太宗爱不释手,带到坟墓里陪葬。一千多年过去,至今没有超越者。

本来,他的人生已经无比完美了。可是羲之总是还有一些遗憾。

他在仕途上并不特别如意。有位叫王述的,与他师出同门,生得还挺俊秀,“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他们虽在身世上相近,但在书法上,王羲之远远地把王述抛在后面,原本不需要把他放在眼里。王述在文坛属籍籍无名之辈,和他置什么气?

但王羲之却喜欢比一比,书法、文章、地位、事业、财富……一定要样样不输人。这样一比就徒生不少烦恼,王述在官阶高,官场人脉也广,“王右军素轻蓝田(蓝田侯王述),蓝田晚节论誉转重,右军尤不平。”


王述当扬州刺史时,王羲之所在的会稽恰好归扬州管辖。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居然要管起他了。王羲之很不平,于是“初得消息,求分会稽为越州。”打了报告,要从扬州划出地盘来,将会稽升格为越州,自己也因此可以跟王述平起平坐,一样刺史了。有点像三国时的李严,要另一个自治区域,结果一时间传为了笑谈。于是五十二岁那年,“右军遂称疾去郡”,官场干不下去,辞职了。

王羲之最后的日子怎么样不得而知,按以往印象,魏晋名士归隐山林一派仙风道骨,吟诗作画、修身养性,自然过得是神仙般的日子,但根据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王羲之不是这样,“右军遂称疾去郡,以愤慨致终。”也就是愤恨难平,以至于成疾,气坏了身子。

另外王羲之还有一个重要的坏习惯影响了寿命,就是从魏晋时代流行的一种所谓仙药“五石散”。顾名思义,五石散是由五种石药也就是钟乳石、紫石英、白石英、硫黄、赤石脂配成的,这些原料在当时都非常珍稀,按不同比例配制成药服用后,据说不但能治病强身,还能壮阳,甚至可以让人神明开朗、飘飘欲仙,此外,还有美白功效。

从三国时期,就有很多人服用五石散,比如何宴,人称敷粉何郎,面若冠玉,白净漂亮,俨然奶油小生。于是,此药很快就在贵族名流圈子中流行起来,颇似现在演艺圈中的明星吸毒。

在家庭与那个时代的熏染下,王羲之受道教和神仙之术深信不疑,自然而然地也服用起了五石散,而且非常地痴迷,《晋书·王羲之传》记载:“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与道士许迈共修服食,采药石不远千里,遍游东中诸郡,穷诸名山,泛沧海”。

他虽非常执着,但服食的效果却越来越差,他的心情也变得越来越糟,他在《服食帖》里:“吾服食久,犹为劣劣。大都比之年时,为复可可。足下保爱为上,临书,但有惆怅。”

这五石散却并不是什么长生之药,反而带有很强的毒性,服用不当就会中毒,药王孙思邈曾呼吁世人“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五石散的药性燥热,服后使人全身发热,产生一种迷惑人心的短期效应,说白了就是一种慢性中毒。

长期服用五石散让王羲之身体变得越来越差,他在和亲友往返的尺牍中多次提及自己的病情:“胸中淡闷,干呕转剧,食不可强,疾高难下治,乃甚忧之(《干呕帖》)”“吾昨暮复大吐,小噉物便尔(《极寒帖》)”“吾故苦心痛,不得食经日,甚为虚顿(《十一月四日帖》)”“吾夜来腹痛,不堪见卿,甚恨(《夜来腹痛帖》)”“吾顷无一日佳,衰老之弊日至,夏不得有所噉,而犹有劳务,甚劣劣(《衰老帖》)”——这些书信,不仅是极好的书法作品,更是被过早地摧毁了健康的一代书圣的血泪自白。


王羲之夜来腹痛帖

这些帖子无一不是精品,但从中我们知道,王羲之晚年是在极度痛苦中度过的:干呕、心痛、吃不下饭、肚子痛、没有一天舒服日子……在病痛的折磨中,他虽衰老却还坚持书法,留下了人生最后的绚烂篇章。公元361年,王羲之去世,享年59岁,在这里我们或许不能直接断言书圣是死于五石散中毒,但其中肯定有必然联系,王献之也受了父亲影响,享年43岁。

除此之外,屡遭丧事也沉痛地打击了王羲之,他的儿子玄之、官奴先后夭折。永和年间,对他有养育之恩的周嫂也离他而去,他曾多次写道:“痛彻心肝,当奈何奈何!”

王羲之的一生,并不能做到像诗文里一样洒脱自然,他更在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并没有超脱于这个世界去思考宇宙和时间的关系。不过,这或许也正是王羲之的可爱之处吧,因为真实,他才会在亲人挚友的聚会中寻求安慰,在自然怀抱中舒缓心情,在求仙吃药中寻求慰藉。

你可能感兴趣的:(【无戒学堂】书法大家王羲之,缘何不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