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高考季(4)】——轻松上阵

【写在高考季(4)】——轻松上阵

图片发自App

万众瞩目的高考如约而至!

每一名考生都想通过这一次的考试改变自己的命运,鲤鱼跳龙门的梦想促使古往今来的莘莘学子们“头悬梁锥刺股”,只为博得一个远大前程。

胜利的人被称为佼佼者,落选的人被认为是淘汰者。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孩子们终将很平凡,是父母必须面对的现实

中国父母最难接受,也最不愿意承认的一个事实就是,自己的孩子很大概率上会是一个极其平凡、极其普通的人。即便是从内心隐约意识到这一点,也定要排除万难,创造条件把孩子培养成天才。

于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了很多中国父母给自己拟定的宏伟目标,也是他们赋予自己的伟大责任。

当然,这情有可原,无可厚非。所以,我们不用去探讨这是出于什么心理,也不用去争辩这种做法的对错。

我们只说明一个事实:99%的人99%的可能会平凡地度过一生。

从概率上来说,一个人如何在平凡的生活与工作中找到快乐、幸福与平静,才是最重要的能力。

而我们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这99%的部分,而是将精力集中在剩下1%极其渺茫的希望中。这意味着从一开始就是一场注定了会失败的豪赌,是很多人悲剧的开端。

事实上,中国孩子和日本孩子一样,长大后大部分都做了电车司机、面包师、清洁工等平凡而普通的工作。

不同的是,日本人能够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有数据显示,日本人往往可以在一个岗位上工作超过五年,甚至有很多人一辈子就做一份工作。而中国人则总是牢骚满腹,频繁跳槽。

面临差不多的工作内容、薪资收入、生活压力,日本人往往没有中国人那么焦躁不安,抱怨连连。究其原因,正是中国人从小被教育要做一个不甘平凡的人中龙凤。无论是从心态上,还是从能力上,都丧失了从平凡生活中攫取幸福与快乐的能力。

所以,我们很多人过得并不快乐。

承认你的孩子很平凡,也是和自己和解的机会

咱睡眠心理中心,曾有一位妈妈来访者,和所有的母亲一样,从孩子很小就立志要让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

儿子还在小学阶段,她就软硬兼施让他背完了《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全套,还规定每天都要读一篇名家名篇的美文。

后来她发现孩子对阅读兴趣不大,就改用听。因为买不到合适的磁带,她就亲自上阵,每个学期给孩子亲自录制十盘以上的磁带。如此坚持了数年。

然而,等孩子上初中了,每次考试在现代文阅读一块都基本不能得分。

这位母亲不理解,不接受,生气,痛恨,最后绝望。每天要给自己暗示、强调八百遍那是自己亲生儿子,才能勉强克制自己不动手将其打残。

痛定思痛,这位妈妈最后分享说:“最终,我意识到在这方面,他就是一个没有天分,不灵光的孩子,我才没发疯。”

认识到自己的孩子不是天才,这实在是一件十分幸运的事情。

这不仅能够让父母正确认识孩子,接受孩子,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和自己和解,和孩子和解。也能让孩子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如果明明知道孩子是个平凡而普通的人,却一定还要想方设法,削尖了脑袋将其培养成精英。结果不仅会让自己在回报与付出的巨大落差中绝望,还会给孩子营造一个假象,让孩子误以为自己是个了不起的人,抱有了很多不切实际的幻想。

结果眼高手低,以为自己怀才不遇。总觉得自己明明是千里马,却始终遇不到伯乐。

无法正确认知自己的平凡,又如何能在平凡的生活中快乐和幸福呢?

意识到孩子的平凡,你才能正确认识他,真正理解他

咱睡眠心理中心,曾有一对父母来访,夫妇俩都是精英。父亲是理科天才,数理化样样精通;母亲曾是文科学霸,饱读诗书,才高八斗。

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满怀信心,父亲负责理科,母亲负责文科,坚信一定能够将其培养成一个出类拔萃的尖子生。

然而很遗憾,他们的儿子恰好完美继承了父亲的文科基因,母亲的理科才能。

一天晚上,一道简单的数学题父亲反复讲了几遍,孩子还是一脸懵懂。父亲终于抑制不了内心的怒火,拍桌子,摔书本,“笨蛋、蠢货”骂了一大堆。孩子委屈地哭了半夜。

母亲心疼儿子。第二天决定陪孩子去学校,坐在教室旁听。一节数学课下来,纵然聚精会神,母亲也只是勉强弄懂了个大概。

晚上,放学回家。母亲决定自己来辅导孩子的数学,让父亲来辅导语文。

面对一道简单的数学题,母亲也是前思后想,拿不定注意;

本来很平常的语文题目,父亲也是抓耳挠腮,不明就里。

说是辅导,结果成了和孩子一起探讨。

就是这样,父母慢慢理解了孩子的笨,对他在学习中的挫折与痛苦予以了充分的理解和同情。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孩子是个很平凡的人,并没有什么过人的天分。

父母对孩子多了几分理解,对他的笨多了几分接纳。

从此,不仅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孩子的成绩也不知不觉有了提升。

更为重要的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孩子也对自己有了较为客观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从此变得快乐而从容。

推己及人,接纳孩子的平凡

如果说父母用自己的优势去衡量、要求孩子,是不公平的,会给孩子造成额外的压力,会对孩子的教育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那更为可怕的是,很多中国父母自己明明不擅长,还非得要求孩子足够出色。

台湾著名作家吴念真曾经讲述过这样的事情。

他的儿子数学成绩很烂,老师在和家长的联络簿上写道:“数学成绩要加强!”儿子回到家里,母亲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臭骂。吴念真赶紧把老婆拉到厨房,问:“你原来读书的时候,数学有没有很好啊?”老婆回答说:“很烂!”吴念真说:“我也很烂!大学联考才考了10分。”然后吴念真和老婆很认真严肃地谈了这个问题:我们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为难孩子了。

为人父母,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道路,很多时候自己也未必是不够努力,而是真的不擅长。又何苦来为难孩子呢?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父母不曾做到百里挑一的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又何必为难孩子,勉强将其培养成为百里挑一的人中龙凤呢?

盲目让孩子追求不平凡,反而会促成孩子的平凡

有一个朋友,大学毕业后做了北漂。

几经周折,终于让孩子拿到了在北京读书的指标。

朋友是个追求完美的人,索性再四方运作,将孩子送到了名校。

全校800多名学生,孩子始终在600名左右徘徊。朋友自然是不甘心,加班加点给孩子补课,结果孩子的成绩干脆降到了倒数五十名,最后还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

痛定思痛,朋友开始意识到孩子完全无法跟上名校的节奏,只好将孩子转到了家附近一所普通高中。

虽然孩子的分数没有提升,但是状态改善不少,开始变得自信、开朗,对学习有了兴趣。最终在高考的时候,还超常发挥,制造了一个小小的惊喜。

中国父母总是喜欢抱有很多不切实际的期望,将自以为好的东西一股脑全塞给孩子。殊不知,如同养身体,不顾本源,盲目一味大补,总是适得其反。

父母盲目将孩子培养成精英,将孩子至于无法胜任的位置,会增加孩子额外的压力,加重挫败感,让孩子自暴自弃。当现实与希望的反差太大时,父母自己也会容易陷入绝望。

如此,孩子就悲剧了。

所有的不平凡,都源自于有能力过平凡的日子

李娜,让中国几代人为之骄傲的网球女王,头上的光环照亮了无数绝望人黑暗的心。

她在一次接受采访谈到自己的日常生活状态:无休止的练球。一天要打烂几十个球。同一个动作,反复练习,夜以继日,无休无止。

这种生活不仅仅是平凡,简直是枯燥乏味。

不仅仅是李娜,几乎所有的奥运冠军都有过相同的经历。

也不仅仅是奥运冠军,几乎所有不平凡的人,人生中99%的时间都在经历平凡和枯燥的煎熬。

网上曾经流传着中国首富王健林先生一天的日程表,从早到晚也不过是吃饭、开会、签合同、在路上奔波。从工作本身来看,也平凡而乏味,并没有多少激情和趣味可言。

其实,所有让大家惊羡的成就,几乎都是在平凡中造就的。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科学家,平日里一定是做不完的重复而无聊的实验,看不完的是艰涩而无趣的学术文集。

不平凡,就是在平凡中成就的。

事实上,之所以不平凡,恰恰是因为他们具备度过平凡日子的能力。换句话说,不懂得如何在平凡的日子里坚持,就不会取得非凡的成就。而一心想要将子女摆脱凡人行列的父母,却从一开始,就人为忽略了这种能力。

当然,我们不否认,有个别父母得到了上天的特别眷顾,自己的孩子真的是个天才。

如果真的中奖了,自然不能浪费。不过一定要先明白另外一个道理,这是小概率事件,基本和被天上掉的馅饼砸中脑袋差不多。

所以,在准备要把孩子培养成精英的时候,一定要仔细看看他是否真的具备某种天赋。

同时,也要照照镜子,如果说自己都是庸庸之辈,就不要对孩子要求太高了。

最终确定孩子确实是天才,也不可忽略了培养他过平凡日子的能力,否则,纵是天才,也会成为庸庸之辈。毕竟,无论谁的日子,大部分时间都是平凡的。

因为平凡,所以才有希望不平凡

一个人平凡,那是当然;一个人不平凡,那是偶然;所有人的日子都平凡,才是必然。

所以,如果缺乏了在平凡中攫取幸福的能力,理所当然会过得不快乐。反而会更加平凡,乃至沦为平庸。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相反,如果能够学会如何快乐地过平凡的生活,首先能够保证让我们成为一个快乐而幸福的人,一不留意还可能有意外惊喜,在平凡中成就了不平凡。

作为父母,如果真的抱有万一的希望,企图让孩子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或者至少希望他能过得快乐、幸福,那就不要舍本逐末,还是回归本源,先教会孩子在平凡中如何获取幸福吧。


真正的名校应该是有非凡的大志向的,在现有应试教育的大体制下,尽最大可能为学生争取全面发展的自由空间,真正在素质优秀上下功夫,其中包括养成阅读的习惯和品位。

我看一个学校好不好,高考成绩仅仅是一个指标,而且是比较次要的指标,更重要的是看这个学校有没有阅读的风气,学生学习得快乐不快乐,有没有学习的主动性,这是更重要的。

如果说教育即生长,那么,学校的使命就是为生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这个良好的环境,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自由时间,要给学生留出足够的自由时间,可以发展自己的个性和兴趣。现在的应试教育,基本上把学生的全部时间都占了,学生完全没有自己可支配的时间,这对生长是最不利的。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里,学校和老师也没有办法,但我想总还可以尽量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比较好的小环境,要站在他们这一边,帮助他们向应试体制争自由。

第二个方面是好的老师。学校要为学生的生长提供好的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最经常、最直接的环境是什么?就是教师。所以,我一直认为,衡量一个学校好不好,不看硬件设备如何,名气多大,就看有没有好的校长和老师。

好老师的标准是什么?我强调两点,第一,要让学生在智力、情感和道德上都生长得好,那么老师自己首先应该是具备优良的精神素质,是智力活泼、心灵丰富、灵魂高贵的人。老师对学生教育不只是通过上课传授一些知识,最重要是老师通过自己优秀的素质和行为对学生的熏陶。

很多伟人和优秀人物,他们往往会回忆学生时代某个老师对他的影响,心智优秀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一辈子的。所以,真正重视素质教育,对老师的要求一定是更高的。

怀特海说过,大学教育的核心是要有一批心灵高贵、智力活跃的老师,由他们去影响学生。这样的老师会在学生周围形成一个磁场,在无形中发生作用,使他们对美好的心智生活心向往之,进而影响到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是要爱学生,英国哲学家罗素曾说,身为教师必须有博大的父母本能,把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孩子,把学生看作目的而不是手段,一切都是为了学生。

我认识一位省海中的高中校长,从他身上,我看到了在今天的应试体制下,一个有良知、有识见的好校长会怎么做,应该怎么做。一方面,他对这个体制的弊端有清醒的认识,并且在老师和学生面前也不讳言,要他们保持警惕。

他对全校老师说:在今天这个社会,最大的弱势群体其实是被考试和作业夺去了无数黑夜与白天的孩子们,我们虽然无法破解体制造成的这个困局,但是一定不要盲从和追风。

他对全校学生说:你们是压力和年龄不匹配的一代人,从小升初开始就辗转于各种班的痛苦,父母的无助,学校的无力,一路走来,紧张、焦虑、无所适从,刚到十八岁已是一身沧桑了。

他向他们规劝和呼吁:考不上理想大学算什么,不要把人看得太简单和渺小,只要你保有自我选择的勇气,就有一线生机让自己不成为众多的别人。孩子们,我们要一起合作!

我看了他在校内不同场合的讲话稿,这样的内容很多,非常坦诚,用意是帮助学生在无法改变的应试体制面前保持内在的自由。

另一方面,在教育实践中,他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轻应试体制的危害,为学生拓宽外在的自由。他要求老师尽可能智慧地工作,少占用学生的时间,说这是为孩子们其实也是为自己找回属于人的基本权利。

其实怀特海也说过类似的话,他说高明的老师是什么样的?就是善于清楚地确定学生必须精确掌握的知识,这样就不必勉强学生在次要的东西上花费大量精力了。

事实上,在应试体制下追风是最省力的,要抵御它的弊端就非常艰难,既需要勇气,也需要真本事。这位校长采取了许多措施,比如分数不排名,以减弱应试上的竞争。这样做的结果或许使学校在高考成绩上稍受影响,但是他说,他无意和那些顶级名校攀比,而是立足于人的全面教育,如果要在名气和明亮之间选择,他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全力打造一所照亮学生内心的学校。

我相信,这样的做法是一个好校长在今天这个体制下所能做的最好的事。


是故,在高考前一天,我要对学子和家长们大声说:

一,上不上名牌大学本无妨;

二,不是所有的花儿都在春天绽放;

三,领跑者常不是冠军!

图片发自App

丁俊贵

2018年6月5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在高考季(4)】——轻松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