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读书人

最近,我一直在读《古文鉴赏辞典》,几乎没有看其它书,而且越读越放不下了,虽然有许多感触,觉得思绪万千,却依然没有理出头绪,所以,可能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写相关的文章了。

这本辞典我已经断断续续地读了几个月。一方面是不易读懂,需要结合注释、评析反复阅读才能明白作者的深意,另一方面,因为喜欢其中的名言警句,所以,也做了不少摘录。好文章反复读,越读越有滋味,让人爱不释手。

辞典的体例安排,都是按照时间顺序选择范文,所以,从头读会很清楚地看到思想继承、发展的脉络,能够从后代的文章里,看到作者向前人学习的影子,如此,又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当此之时,总是喜不自胜,几乎要“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了。《红楼梦》里写宝玉听宝钗讲解戏文,听到精彩处,宝玉“喜得拍膝摇头,称赏不已”;写黛玉读《会真记》时,说她“从头看去,越看越爱,不顿饭时,将十六出俱已看完。但觉词句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而汉武帝时的大臣蒯通和主父偃,每次读乐毅的《报燕惠王书》,总是忍不住放下书卷哭泣,可知好书的感染力有多强。


好书是需要一读再读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读同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感悟。比如下面这段话:

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这段话出自《孟子》。意思比较好懂: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视臣子如手足(一样爱护),臣子就会把君主看做是自己的腹心(一样重要);君主把臣子当作狗马(一样使唤),臣子就会把君主看成是普通人;若君主把臣子视为尘土,臣子就会把君主当作仇敌。”

在上学的年龄里,只能读到文字本身的含义——这是孟子告诉齐宣王要爱臣民,才能受到臣民的拥护,可是,当人生阅历增加后再来读,发现它已经不再局限于讲如何治国了。作为领导者,管理企业、管理单位,都足以从中受到启发。尊重、爱护下属员工,考虑他们的利益,一个企业才能走远,领导者才能长居高位。后世的唐太宗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是这个意思。

再看下面这段话:

子产听郑国之政,以其乘舆济人于溱(zhēn)、洧(wěi)。孟子曰:“惠而不知为政。岁十一月,徒杠成;十二月,舆梁成,民未病涉也。君子平其政,行辟人可也,焉得人人而济之?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什么意思呢?

子产是春秋时期郑国的贤明的相国。他在主政郑国时,把自己所乘的车子拿出来,供他人渡过溱水和洧水。孟子批评说:“这只是小恩小慧,他并不懂得如何为政。如果在11月修成能走人的桥,在12月修成能走车的桥,百姓就不会再为渡河发愁了。君子处理政务,平时外出,鸣锣开道让人避开就好了,哪里用得着一一接济呢?所以,为政者如果要去一个个单独去帮助,根本就忙不过来了。”

这也是孟子在说如何治国。虽然子产爱护百姓,用相国所乘的车子来帮助普通人渡河,可是在孟子看来,何必如此呢?作为相国,你只要在天气变冷前建好桥就行了,这样,所有的百姓都不会为过河发愁,而你子产在外出时,大可以鸣锣开道让普通人回避,享有你相国的尊贵身份,哪里用得着一个个去帮助?这样看似贤良,其实不是愚蠢吗?

不去修建桥,而是用自己的车子帮人渡河,不仅没有赢得赞誉,反而招致批评。的确,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现在没有通畅的公路,百姓出行困难,为政者即使全部出动,用公车来供百姓出行,又有何益?公司里如果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问题丛生,领导者就算废寝忘食地去工作,难道就能够让大家满意?所以,为政者当足戒之,管理者当足戒之。在高位者,理顺管理流程,完善法律法规,建好必要的基础设施,让百姓明晓做事的章程、范围,有基本的物质保障,则可少去很多不必要的错乱和麻烦,而领导者也可以轻松不少。

同理,有的人看起来日理万机,未必就真的值得称许。也可能是因为做事缺乏条理或者没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导致状况不断,漏洞百出,而不得不四处扑火。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这都是从读书致仕这一功利角度来说的,书最可贵的,是其中的智慧。读书、悟理,则能减少很多迷茫和困惑。

杨绛先生曾说:“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其用意也是让大家多去读书,书读多了,自然理就通了,明理了,自然就少了慌乱。西谚说:“人生而是自由的,却无往不在枷锁中。”我以为这枷锁还是因为知识有限,才时时感到困顿。你看孔子,他就说:“吾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看,从三十岁的“立”——立下了做学问的决心,赢得世人的尊重;到四十岁的“不惑”——非常清楚自己的人生使命,也不再会感到忧虑、困惑;五十岁已经明白了“天命”——大致相当于自然规律;六十岁时“耳顺”——不管好的、坏的、对的、错的话,都不能干扰他的心境了;七十岁则到了登峰造极的阶段,“从心所欲,不逾矩”——按照自己的内心想法去做事,根本不会违反人世间的各种条条框框了。也就是说,孔子到了七十岁的时候,已经不再有什么“枷锁”可以困住他,——他已经很清楚地知道,哪些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哪些是天命,他在人力所能达到的范围里腾挪,自然就不会受挫。所以,孔子也常说:“尽人事,知天命”,能够做到这步,当然需要大智慧。


孔子的智慧得益于勤学多思。

孔子是好学的。他曾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又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未有丘之好学者也”。看,没有天生的圣人,凡人想要成为圣人,只有一条路——读书。

当然,读书能成为圣人的太少了,几千年来也就是出了个孔子,孟子人称“亚圣”,勉强沾边,后世的朱熹也以圣人自诩,全部加起来也是屈指可数。但是,再普通的人通过多读书,都会有所进益,则是肯定的。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意思是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穷的。以有限的生命想要获取无限的知识,肯定是要失败。是的,一个人在有生之年,想要穷尽所有知识是不可能的,我们读书也并非是想要掌握所有知识。但是,诚如胡适所说:“学海无涯,得一寸自有一寸的欢喜”,此当为所有读书人的信条吧。

与大家共勉。

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 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个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