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变化与危险加剧的世界中的思维
1、一般而言,我们的思维是有定式、固化、机械的;面对峰频繁变化的世界,我们需要一种更复杂、更有适应性以及对不同观点更敏感的思维。
2、大多数批判性思维的根本性概念都是简单而直观,即所有的人都会思考,思考是我们的本性,但是我们大多数人的思维留给自己的都是有偏差、扭曲、不全面、信息不足或者完全怀有偏见。当我们抱着一种提升自己思维的想法来思考自己的思维时,批判性思维就启动了。
二、成为你自己思维的批判家
1、心灵自主,天堂地狱皆其定。
三、成为一个公允无偏的思考者
1、
2、公正性的思维意味着能意识到需要用相同的方式对待所有的观点,在思维中不考虑自己的情感和私利,也不考虑我们的朋友、公司、社团甚至国家的情感和私利。它是思维标准中所必须坚持的,不受它对我们自己或自己所在群体是否有利这一影响。
3、认知谦逊,意识到我们的知识的局限性,包括对我们周围的环境保持敏感。在这些环境中,由于我们天生的自我中心性,我们很可能陷入自我蒙蔽。认知谦逊还使我们能注意到自己观点的偏差、成见和局限。
4、认知自我,人类固有的自我中心倾向。它令我们相信,自己懂得东西比实际知道的东西更多,我们的思维几乎从不出错,我们不需要提升自己的思维,我们所见所闻都是事实。它是认知谦逊的反面
5、认知勇气,愿意面对与公正的评价思想、信仰和观点,我们对此有强烈的消极反应;我们珍视那些愿意进行批判性分析的信念。反面是认知怯懦
6、认知怯懦,本能的自我中心倾向害怕我们自己的想法有着显著不同或矛盾;本能地倾向于海派反省我们自己根深蒂固地信念,或我们害怕在思考问题式可能会面临地困难。
7、换位思考,培养我们(想象)站在他人立场看问题和真诚地理解他人地欲求。--思维上的自我倾向性
8、思维上的自我倾向性,一种本能的倾向,从我们自己狭隘的角度出发了解世界,并因此忽略考虑他人的观点的必要性。这种本能倾向趋向于避免设身处地的站在他人立场思考问题,或者按照别人的逻辑来思考问题。它是一种将我们自己的需求和欲望凌驾于他人或其他有情感的生灵的需求和欲望之上的本能倾向。
9、认知一致性,认识到我们思维中真正的需要,这与我们申请的知识标准是一致的,要坚持我们自己所持的证据和证明我们与对手一样有着严格的标准,时间我们所提倡的其他标准,并诚实地承认我们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的差异和不一致。
10、认知的虚伪性,本性的自我中心倾向于向他人运用一套比我们自己应用更严格的标准,希望其他人处在一个比我们期望更高的诚信水平上,并“承诺”自身存在反对性或一致性的信仰。
11、认知坚毅,尽管存在困难、障碍且令人沮丧,但是却使得人们有意识地注意到并愿意追求知识上的洞见和真理,尽管遭受到他人非理性地对待,但是依旧坚定地遵从理性地原则,可以非常清晰地认识到,为了实现理解和领悟,长期与令人困惑和悬而不决地问题作斗争是有必要的。
12、认知惰性,一种天生的自我中心倾向,当所追求的知识明显令人困惑或存在困难时,这种倾向令人避免这些追求,当某个问题需要持续很长时间方能解决时,这种倾向令人变得自我不耐烦。
13、信赖推理,在内心深处所持有一种信念,即从长远来讲,在充分推理的情况下,我们自己乃至人类的高级层面的利益得到最好的满足,推理促使我们通过自己的理性能力得出自己的结论,这也是批判性社会形成的最佳途径。
14、怀疑推理,一种自我中心的本质倾向,它令我们不是忠实于证据和良好的推理,而是忠实于自己的观点于信念;尽管它是无力和扭曲的,或者有可能是自我蒙蔽的,但仍然将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看成是正确和真实的一种固有倾向。
15、思维自主,要独立、合理地控制我们的信念、价值观、假设和推论,就必须愿意独自对抗那些反对证据和合理地推理要求地人群。
16、思维从众,本质地社会中心倾向于不加批判地接受社会所接受地观点,并将其作为一种正确地思考和行为方式,而不管这些意见是否合理,寻求验证来自我们组织成员的内在倾向,本质倾向于接受他人对自己的思考。
四、自我理解
1、自我中心,将每件事情都与自己联系起来考虑、混淆即刻的感知与现实、以自我中心或只考虑自己或自己利益的倾向,自私自利、扭曲现实以求维持自己特定观点或认识倾向。
2、自我中心倾向是我们了解自己心智结构时所必须理解的一个点。
3、心灵有三个基本的功能,即思维、情感和欲求。思维的功能是产生意义;情感的功能是监控或评估思维所能产生的意义,评估各类事件对我们生活的有多积极或多消极,给予我们赋予他们的意义;欲求的功能是激活能量已发起行动,并在方向上与我们所认定的渴求什么和可能得到什么保持一致。
4、思维、情感、欲求是一个整体的,存在着密切的动态联系,相互影响和促动。
五、批判性思维的前4个层次
1、无思维反思意识者
2、有思维反思意识者
3、起点上的思维提升者
4、行进中的思维提升者
5、有所成的思维提升者
6、集大成的思考者
六、思维的要素
1、所有的思维都由组成它的八大要素所决定;
* 目的;目标、对象、功能
* 关键问题;难题、议题、
* 信息;数据、事实、证据、观察结果、经验、论据
* 解释和推断;结论与解决方案
* 重要概念;理论、定义、原则、模式
* 假定;前提、公理、被默认的东西
* 意涵和结果;逻辑之后的东西、效果
* 观点;推断的框架、视角、方向、世界观
2、我们的目的影响了我们提问的方式;提问题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信息收集;我们所搜集的信息影响着我们解释它的方式;我们解释信息的方式影响了我们将之概念化的方式;我们将信息概念化的方式影响了我们所作的假定;我们所作的假定会影响着我们的思维所产生的意涵;我们的思维所产生的意涵影响着我们看问题的方式以及观点。
3、信息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僵化的信息是指被吸收进大脑的信息,这些信息尽管被记住了,但是没有理解,因而也无法运用。
活跃的谬知,我们的意思是那些被我们大脑接受并被积极的使用,但是属于错误的信息,尽管我们错误地认为它是正确的。
活性知识,言及活性知识,意味着被大脑所接受且被积极利用的信息。这些信息不仅真实,而且在它被深刻地理解后,能通过其隐含地意义带给我们越来越多的知识,带给我们更深的理解和理智的行为。
4、问题,开放讨论或探究的难题或麻烦,一些在追求学习或获得知识的过程中被问及的东西。
5、推断,所有的推断都是心智活动的一个步骤,是一种智力活动,通过它,人们可以根据某项真实性断定另一事项的真实性。如果你手里拿着一把刀,我可能会推断你的目的是想伤害我,推断可能是准确的,可能是不准确的,可能符合逻辑,可能不符合逻辑;可能有正当的理据,也可能没有正当的理据。
6、假定,假定就是被我们当成是理所当然的东西或被当成是前提的东西,它往往是我们事先了解且不质疑的东西。它是我们信念体系的一部分。我们认定我们的信念是正确的,并用他们来解释我们的世界。
7、意涵,它是指其他论断或事实背后的特定的论断和事实。它们代表了观念之间会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暗示就是间接或间接提及到的提示,一种隐含的提示、建议、私密、限定。词语上的意涵就是思想、假定、观点以及信念等,交谈或交流中词语的暗示,由语言逻辑所赋予的东西。
8、观点,你看待事物的精确立场,事物被看待的心理角度,同时包括你所关注的和看待它的方式。
七、思维的标准
1、清晰性;你能详细阐述吗?你能阐述你是什么意思吗?您能给我举个例子吗?
2、准确性;我们能如何检查那些?我们能如何找出那些是否正确?我们能如何澄清或检验那些?
3、精确性你能否能具体些?你能否给我更进一步的细节?你能否更准确些?
4、深度;是什么因素让这些变成一个难题?这个问题的某些复杂性是什么?我们需要处理的一些困难是什么?
5、关联性;那些如何和问题关联在一起的?那些对问题有什么影响?那些怎样对我们在议题上有所帮助?
6、逻辑性;所有这些放在一起讲的通吗?你的第一节和后面一节能衔接吗?
7、重要性;这是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吗?这是需要聚焦的中心思想吗?这些事实间那些是最重要的?
8、广度;我们是否从另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它?我们是否需要考虑另一个观点?我们是否需要用另一种方式考察它?
9、公平性;在情境中,我的思维公正吗?我的假设获得证据支持了吗?在给定的情境中,我的目的公平吗?
10、运用思维标准评估你的思维:简明的指导原则
1. 所有的推理都存在着一个目的。请花点时间清楚的陈述你的目的。选择重要且现实的目的。从各种相关的目的中区分自己的目的。请确保在给定的情境中你的目的是公平的。请定期检查以确保你仍然在聚焦着你的目的,且没有徘徊于你的目标之外
2. 所有的推理都试图弄清某些事情,解决某些问题或疑难。请花点时间精确而清楚地陈述议题中的问题。从多种角度表述这一问题,以便澄清它的意义和范围;请将问题切分成不同的子问题;界定你正在处理的问题类型,并确认问题是否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是否仅仅是一种观点,或是需要从一个以上的观点种进行推理。
3. 所有推理都建设在某些假设之上。清楚的界定你的假设并确定它们是否公正公平;请考虑你的假设如何塑造你的观点;
4. 所有的推理都是从特定的观点出发的。请清楚的界定你的观点;请寻找其他相关联的观点并鉴别这些观点是否有说服力。在评估所有观点的时候努力做到公平;
5. 所有的推理都建立在特定的数据、信息和证据之上。请将你的声明限定在数据所支持的范围之内;同搜寻支持你立场的信息一样搜寻与你立场相反的信息;请确保所有被使用的信息都清楚、准确以及与议题种的问题相关联;请确保你所搜集到了充分的信息;特别地,请确保你考虑到了所有与议题相关联地重要信息。
6. 所有的推理都通过概念和观念得以表达和塑造。请清楚的界定核心概念;请考虑替代的概念和概念的替代性定义;请确保你在使用概念的过程种审慎且精确;请公平公正的使用概念。
7. 所有的推理都包含推断或解释,我们正是通过它们才得出结论和赋予数据意义。只作属于证据应有之义的推断;检查每一个推断是否符合一致性;鉴别出引导你得出推断的假设;请确保你的推断是从信息中得出的符合逻辑的推断。
8. 所有的推断都会将人们引至某个地方或存在特定的意涵和后果。预测从你的推理中得出的符合逻辑的意涵和后果;同搜寻推理积极意涵一样搜寻它的消极意涵;考虑所有可能的重要后果。
八、设计你的人生
1、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的发展应该一直被放在首位,而不是特定的知识的获得。
2、随波逐流的生活 和 尽可能精彩的生活
3、经验是两个因素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主观和客观;自我欺骗、洞察力和得到分析的经验;面对矛盾性和不一致性;社会力量、大众传媒和我们的经验。
4、分析经验的过程中,我们至少一下3个问题
* 初步的事实是什么?对着情境最中肯的描述是怎样的?
* 我将自己的什么兴趣、什么态度、什么欲望、怎样的关注带入这一情景中?
* 根据我的观点,我怎样才能概念化或描述这一情境?而这一情境又该怎样解释?
九、做出明智决策的艺术
1、评估决策的方式---即刻的满足和短期的获得
2、合理决策的4个关键点
* 认识到你面对的是一项重要决策
* 准确的界定各个备选项
* 理性的评估各个备选项
* 让自我训练在做出最佳选择中起作用
3、技巧---在你决策上花更多的时间、变得系统、一次处理一个主要的决策、形成对自己无知的认识。
4、成为一个高效而理性的决策者需要做到一下几点:
* 弄清并定期重新阐明你最根本性的目标、目的和需求。你的决策应该帮助你去除障碍和创造机会,从而接近你的目标,实现你的目的和满足你的需求。
* 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有可能,就应该一次解决一个问题或一次完成一个决策,并请你尽可能清楚且精确地陈述决策地情境,并构建各种备选项。
* 研究各种潜在地替代性决策地环境,以弄清你正在面对的决策的类型,弄清你可能要面临的大量备选项后面的意涵是什么,区分那些具有某些控制力的决策与那些似乎强加给你的决策,集中自己的精力于最重要的决策和那些你能够施加最大影响力的决策。
* 弄清你所需要的信息,并且积极的寻求信息。
* 认真地分析和阐述你所搜集到地信息,以及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合理都推断。
* 弄清你可以采取的行动选项,什么是你能在短期内做的?什么又是你在长期之内要做的?明确地认识到你在金钱,时间和力量方面地限制。
* 评估你在决策情境中地选项,考虑各个选项地有利面和不利面。
* 采取策略性地方法实现决策,并坚持这一策略。这可能会涉及直接行动的策略或在想清楚之前要采取地审慎观望的策略。
* 当你采取行动的时候,在你行动的意涵开始显现的时候就监控它。准备修正自己的策略,一旦环境需要,在意识到要修正的即刻开始修正。随着你得到更多于决策有关的信息,准备转换你的决策、你的分析、你对决策类型的陈述或同时转换上述三者。
十、掌控你的非理性倾向
1、自我中心,将任何事物都看成是与自己相关的倾向,混淆即刻的感知和现实,以自我为中心,或只考虑自己和自己利益;自私的,扭曲现实以图维持特定的观点或认识。
2、自我中心主义的逻辑
* 目的,以他人的权力、需要和欲求为代价去获取自己的私利,并证明自己的正当性。
* 核心问题,我该如何得到我想要的,并避免去做任何根本性的改变。
* 信息,信息和知识使得自我中心的人们去得到他们想要的,却不用做任何根本性的改变。
* 解释和推断,自我中心的人得出服务于他们私利的结论,并自证其正当性。
* 假设;我应该这样存在于世上,那就是我得到和我想要的,却不用做任何根本性的改变。
* 至关重要的概念,追求自己的私利并自证其正当性的概念。
* 意涵和后果,当我按照自利和自证正当性的方式行事时,跟随其后的可能或切实的东西。
* 观点;将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将每一件事都看成是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手段。
3、自我中西思维可能出现的负面情绪;防御性、自大、冷漠、疏远、漠不关心、怨恨、沮丧、生气、易感性。
4、理性大脑的逻辑
* 目的;形成一个人的理性能力和过着关心他人权利与需求的生活。
* 关键问题;为了发展非自我中心性并过上满意而道德的生活,最佳的途径是什么?
* 信息;使得人们理性地生活和成长的知识。
* 解释和推断;非自我中心的人对人、场合与事物作出合理的判断,而这样做能让他们过上理性的生活和发展出自己的能力。
* 重要的观念;在生活中不断地自我提高,并同时关注他人的权利和需求的观念。
* 假设;有可能并极度渴望在生活中不断的自我提升,并保持品行正直。
* 意涵和后果;当我理性地行动时,可能跟随其后的以及切实跟随其后的东西是什么---关心他人和发展自己。
* 观点;要求发展某人的理性能力,以求在满足的过程中关注生活。
5、支配性自我中心主义,通过不合理的运用直接凌驾于人的权力或威胁去寻求一个人想要的东西的一种自我中心的倾向。
6、服从性自我中心主义,在心理上联合和服务于“有权势的”人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的非理性的倾向。
十一、监控你的社会中心倾向
1、社会中心性,某个人所属群体或文化的信念所固有的优越性,一种从自己所属的群体或文化的角度去判断群体外的人或非本文化之人的倾向。
2、社会学的逻辑
* 目的
* 关键问题
* 信息
* 解释和推断
* 重要观念
* 假设
* 意涵和后果
* 观点
十二、道德推理的发展机制
1、道理推理,思考有助于或有害于有感知能力的人意图的问题或难题。
2、道德、宗教、禁忌、社会文化、社会习俗
十三、分析和评估企业和组织生活中的思维
1、组织内进行批判性思维的障碍:隐蔽的权力斗争、群体对现实的定义、官僚主义问题;
2、竞争、合理思维,不断的进行反思才会取得成功。
3、做一个批判性的抉择;在组织或公司中于自己做的一些原则想冲突的时候?
十四、策略性思维-第一部分
1、策略性思维的成分、一种识别成分、一种认知活动成分;
2、思维、情绪情感体验和欲求是相互依存;一个逻辑存在,你就能理解它;为了更高品质地思维,我们必须定期地对思维进行评估。
十四、策略性思维-第二部分
1、重要观念4:我们天生的自我中心主义是一种默认机制
2、重要观念5,我们必须对我们周围的那些自我中心主义敏感
3、重要观念6,大脑倾向于做出超过我们原始经验的概括。
4、重要观念7,自我中心思维在我们的头脑中看起来是理性的。
5、重要观念8,大脑的自我中心倾向在本质上是自动的;
6、重要观念9,我们通常通过支配性行为或服从性行为来追求权力;
7、重要观念10,人类本质上是社会中心动物;
8、重要观念11,理性的养成需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