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而篇》第十四章学习笔记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 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

白话翻译:

冉有问子贡:“老师会帮助卫君辄吗?”子贡说:“好,我去问问老师。”子贡到孔子房里,说:“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呢?”孔子道:“是古代的贤人啊”子贡道:“他俩因不肯做孤竹国国君互相推让,双双跑到国外,是不是又后悔抱怨呢?”孔子道:“他们追求仁德,也得到了仁德,又有什么怨悔的呢?”子贡出来告诉冉有:“老师不帮助卫君。”

当时的背景是卫国父子相争,这是严重违礼的行为,如果此时孔子留在卫国,是否有什么想法,弟子们就有这种疑惑,冉有不知道孔子怎么想,但又不敢直接问,因为这个问题很敏感,所以就私下地请教子贡。冉有和子贡都是很有政治韬略,对政事特别关心。可是他们虽然懂政治,但是跟夫子的境界相比,还差了一大截,两个人还是琢磨不透圣人的心意。

子贡是言语第一,是外交人才,很有口才,问话懂得投石问路。子贡答应冉有,说:“好吧,我去问问夫子。”所以“入曰”,他就进到夫子的房间问夫子,但他不是直接问,而是问那个历史人物,说“伯夷、叔齐何人也?”

伯夷、叔齐因互让王位,孔子非常赞叹这两个人。所以就回答子贡:“古之贤人也。”

子贡又问:“曰:‘怨乎?’”,就是说伯夷、叔齐的父亲指定三子叔齐做国君,作为长子的伯夷会不会怨他的父亲?伯夷自己不肯做国君就跑掉了,叔齐有没有怨他的兄长?

孔子再答,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孔子回答子贡说:“这两个人,伯夷、叔齐所求的是仁道,已经求仁而得仁,他们已经得到仁的境界了,又有什么好怨的呢?”伯夷、叔齐兄弟让国,一个是孝,一个是悌。孝悌乃仁之本也,这两个人都得到了仁。

从孔子的回答中,我们能够体会到孔子念念不离仁、不违仁。子贡也明白,就出来跟冉有说:“夫子不为也。”咱们的老师啊,不会去帮助卫君。为什么?已经很明显,夫子讲的是让——以国相让,现在卫君父子争国,孔子会帮助他们吗?谁都不会帮。所以“夫子不为也。”他就不会去帮助卫国的国君辄。

在孔子的心念当中,能让是君子或贤者的美德,尤其是让国、让天下的行为。《泰伯第八》中,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就是孔子推崇“让”的另外一个例子。

圣人都很有智慧,他所选择的一定是有道有仁,至少是希望能有机会恢复道、恢复仁,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圣人就会离开。

今天学习这一章节,从子贡和夫子一唱一答中体悟到言语之妙,把大道理都给我们披露出来。孔子身在卫国,虽然卫君做得不如法,但是孔子存心厚道,在这里他是属于臣子的身份,不评论君王是真正的厚道。所以子贡非常会问,问得很巧妙,夫子也答得非常巧妙。这师弟之间一唱一和都是在教化我们,同时也是给弟子们不言之教,教化世人不要计较得失,不要计较生死,在这份妙问妙答的默契中,我们仔细品读,深入了解夫子的存心,逐步去体会圣贤求仁得仁的志向,那种大公无私的境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述而篇》第十四章学习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