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报名早就开始了吧?
又一波躁动气息开始在校园里蔓延。
其实别说你们了,我一个工作2年多的人,在夜半加班抚摸发际线的时候也会想:不然回去考个研?
潜意识里觉得读研至少有两个好处:
1、背景提升
2、缓解焦虑
而且仿佛背景提升之后,焦虑也能自动解除。
有些人会说,毕业后不工作去考研80%是逃避现实、没有上进心。且不说这种说法是不是太过武断和冷漠,就算我真的是想「逃避现实」,这难道就一定是坏事吗?
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速度都不一样。
有些人很棒,在上大学的时候就找到了自己热爱的事情,可能是网站设计、可能是辩论、也可能是跳舞。然后他们就坚定的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往前走。
但是大部分人好像都比较平凡:成绩不是最好的也不是最坏的;没什么热爱的事情做什么都是「也还行」——我们也想成为优秀的人,但是好像需要比其他人花费更多的时间,走更多的弯路。
之前我鼓励大家,从经济效益角度,要早点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然后所有的时间精力都投身于此。而且我说在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之后,面对任何选择和诱惑都可以快速而坚定的做出决定,百利无害。
可事实上,即使我早就有这种意识,也尝试了很多大V提供的方法,但依旧是在一边做事一边反思中,跌跌撞撞用了1年多时间,才给了自己一个满意的答案。
因为人生目标不是单纯靠想出来的。
「小时候我觉得辣条是这个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长大后才发现小时候可能就是见识有限。」
在我们的经历和阅历都不够丰厚的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去经历、去体验、去认清自己。
所以选择考研在我看来不一定是单纯的逃避现实,而是给自己留一个梳理自我的时间。
是,我本该在毕业之前就做好投身社会的准备,但我偏偏就是不够聪明或者不够幸运,我还没有准备好,我想在学校里多赖一会,就一定是错吗?
来想一下,当我们考虑「毕业后读研还是工作」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在犹豫什么?
1、工作不够好:可能是工资不高,或者工作内容不喜欢
2、错过更好的成长机会:考研之后或许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一个问题:工作不够好
最近《奇葩说》刚好也聊了这个话题:【我们应该选择高薪不喜欢的工作,还是低薪很喜欢的工作?】康永老师说:高薪或者底薪是一个很主观的事情,看你的要求是「工资能够维持生活」,还是「工资能够让你舒服地躺着」。
鱼与熊掌兼得当然很幸运,但我们普通的大多数只能选择向其中一项妥协。
所以如果你还没有准备好开始工作,也不着急挣钱养家,我会鼓励你缓一下,允许自己「倒个退」。因为没有规定说每个人生下来就要不停地往前跑,生命的丰美在于厚度,不在于速度。
你可以把读研当做给自己的一个gap year,去梳理自己、认识自己,然后找一个更从容的方式迎接工作这件事情。
▍第二个问题:错过更好的成长机会
犹豫的不就是成长速度和高度么。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会鼓励身边想读研的学弟学妹们,努力考上一个比本科更好的学校,至少要是985或者211。因为从一个过来人的经验来说,毕业之后一张好文聘,好过你说八百次「我可以胜任这份工作」。
因为2年或者3年的研究生时间并不短,如果没有名校文聘背书,毕业后投身招聘市场通常是会贬值的:
和名校研究生、留学生同事相比,背景不足;和本科毕业的同事相比,经验不足。是一个退无可退的状态。
所以尤其对于大多数普通工薪阶层的同学来说,如果没有十足把握能通过考研给自己提升学历背景,与其在一个不知名小学校里磨3年,还不如尽早开始工作,职场上要学习的东西一点不比在学校少。
况且很多时候,大家的情况是,虽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工作,但也没有特别讨厌的工作。工作本身就是为了挣钱,不是为了开心。
而如果你能凭一己之力把工作做好,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这份成就感能给你带来巨大的快乐。
所以,当你不喜欢一项工作的时候,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你做的不好。
蛋总的好朋友蒋方舟,独自一人在东京生活了一年,每天看书写字、逛展览、偶尔见友人,然后在《东京一年》里写下一句:并不清贫的独身女学生,真是一种最理想的生活了。
我们这些对「读研」有执念的人,基本都会怀揣这种美好的理想。
可我们终究都是需要为平凡生活忙碌的普通人,生活允许我们落后,但是不能落后太久。所以不管是读研还是工作,终究都是一种投资,哪种回报率更大、哪种更得我心,这个才是要考虑清楚的事情。
ps. 很喜欢蒋方舟,感觉她是那种典型的读书比阅历多的女孩子,认知和见地都在同龄人之上。录《圆桌派》的时候在马家辉、马未都等前辈面前也相当从容。在节目中还总和窦文涛十分相称,透着股土里土气的真诚,毫不客气地剖析自己身上的阴暗面,因此写出来的游记也总有一股既悲悯又凉薄(不是贬义)的气息。
她的这本《东京一年》挺有意思的,我有pdf和mobi版本的文件,如果喜欢的话可以在下面留言我分享给你~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