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来写作课分享1

  1. 用字
  2. 重修语文,文字的本质
  3. 词汇 -> 砖头
  4. 名词 动词 形容词 副词
    • 副词:修饰形容词
  5. 反复听
    • 名词:感知的事物
    • 动词:感知的动作
    • 形容词:你能够感知到事物的感知
    • 副词:
      • 修饰形容词:用来描述你能够感知的事物的感知的感知
      • 修饰动词:用来描述你能够感知的动作的感知
      • 修饰副词:用来描述你对你能够感知的事物的感知的感知的感知
  6. 少用副词?想用?好好练
  7. 描述不了你不能感知的事物 -> 假设真诚 -> 作者记录的他们的真实
  8. 不能描述你不能感知到的事物 -> 能描述 -> 能感知
    名词和形容词以及它们的关系(10-13)
  9. 如何钻入作者的脑子?名词都圈出来,名词:抽象概念
  10. 要看他能够正确的理解多少清晰、准确且必要的抽象概念(10-15)%
  11. 名词前有没有形容词,如果没有:感知能力差 如果有且准:感知能力很强 这里的形容词:感知能力的体现
  12. 聪明->遗传 抽象概念:比普通家庭多10%的抽象概念
    写作是怎么回事?
  13. 写作就是记录我们的感知。
    写作的本质:让读者通过我们的文字获得我们想要他们获得的感知
  14. 所有的文字(文学)作品都是关于感知的,传递感知
  15. 所有对话,都是文字的使用,传递正确的感知
  16. 开眼(视觉)、开耳(听觉)、开鼻(嗅觉)、开肤(触觉)、开脑(思维) 如何把感知传递出去?让读者或观众感知到
  17. 天净沙·秋思 ——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能够描述到感知到事物 的感知
作业

作业一:(好几年到一辈)每天一篇文章,用圆圈画出名词,用下滑线画出形容词,按照课程中描述的那种方式,仔细琢磨一下,进作者的脑袋进行各种分析
作业二:读文章的时候想到以下三个问题

  1. 作者想要向我传递什么样的感知
  2. 他做的成功吗?
  3. 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做?怎么做才能更有效?

作业三: 每天做一次练习:用300-500字描述一个特定的感知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笑来写作课分享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