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洞”故事到底应该怎么写?

“脑洞”,顾名思义,可以理解为人类脑海中一切的奇思妙想。

但是这里有一个误区,不是所有灵光一闪的幻想都可以叫做脑洞。一个好的脑洞故事往往需要在逻辑上自洽,通俗来讲就是能自圆其说。

一般来说,脑洞故事内核的世界观有两种可能:

①完全重构一个崭新的世界,理念上与人们的现有理念截然不同(这个需要比较大的脑洞)。但需要尤其注意的是,只有想象力是不够的,最重要的还是如上所说,逻辑上一定要完善。

例如:《排队死亡》《细胞宇宙》

在《排队死亡》里,我把传统意义上的死亡理念完全推翻。现实世界里,火葬场需要排队;死后的世界里,天堂也需要排队。这很荒诞,但并非完全无迹可寻。

还有一个要点,写这种过于荒唐的故事时,过分的荒唐可以成为一个卖点,但绝不能是唯一的卖点。我把故事的核心思想设置为对于网红店排队现象的思考,能让这种极致的荒诞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而不仅仅停留在一个“莫名其妙”的想象上。

写故事最怕的就是“莫名其妙”。

②在现有世界的基础上进行演绎,从某一个具体的点切入,对完整的世界观进行改编。因为是基于现实世界,所以在写故事时,仍然必须遵循现有的一些规则,但是可以进行重新解释。

例如:《白垩纪游戏》《杯中钻》

在《杯中钻》里,奶茶外卖、女大学生裸贷、廉价的学生工、虚荣的消费观、一朝跃龙门的虚幻感,这些都是现实里的元素,但是如何把它们变成一个非比寻常的脑洞故事,而不是一篇失足女学生法律报道呢?

我在里面填入了“循环”的概念。奶茶杯里出现了钻石,但是一定不是凭空出现的,它必须有一个合理的解释,那么未来的女主角盗取了钻石,通过一杯奶茶把它们送到了过去,就是一个讲得通,但是又不至于太过俗套的设定了。

世界观说完了,再来说说灵感。

我相信每个人脑海里都会有一闪而过的奇思妙想,而且大部分时候都是一个零碎的片段。那么如何把这个片段延伸扩展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呢?我的建议是记录和思考。

想象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也是人类大脑神奇的由来。

举个简单的例子,某一天,你走在路上,抬头看看天空,云是奇形怪状的。你忽然有了一个奇怪的想法,如果每一朵云里都藏着一只窥探的眼睛呢?

这是一闪而过的想法,我们把它叫做“灵感”。

你把这个想法记录下来了,然后开始思考,为什么云里会有眼睛?它窥探的范围是全人类,那么会仅仅只是窥探,还是也会有记录留存呢?

你的想象开始蔓延,也许世界是一个巨大的横店影视城,每一朵云浮在天空里,都是从不同角度拍摄的摄影机,现存的人类思想,都生活在一个漫长的剧本里。

这是想法的延伸,我们暂且把这个理解为“故事背景设定”。

有了背景,就要有故事情节。我们设定几个人物,可以是籍籍无名的平凡众生,可以是站在高处俯瞰普通人的成功者,但是人设一定要鲜明。在人物性格塑造方面,描写是中策,语言表述才是上策。能让读者从故事的剧情推动和人物对话中了解到人物的性格,那就说明这个人物塑造得很成功了。

害怕自己写不来的话,可以代入。你把自己想象成你要写的这个人,此刻你就是他,他年纪轻轻,事业有成,那么他一定冷静而且富有智慧,有判断力,同时也可能刚愎自用,过于理智以至于冷酷。那么他说话时就不会说多余的词句,不会用太多语气助词,也不会轻易把不确定的事情讲出口。同时为人处世上,独立而谨慎,不会轻易向人寻求帮助。

在故事剧情推动时,他所做的一切行为都要符合这个人物设定。

故事的框架已经出来了,这就是最重要的“剧情和人物”。

最后再来说说文笔。

在一个脑洞故事里,文笔绝对不是最重要的,因为没有丰满的剧情和鲜明的人设支撑,再华丽的文笔也只是个空壳。但是如果你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好的故事,那么如何用好的文笔把它讲出来,就成了最关键的问题。

好的文笔≠华丽的辞藻。

一开始学写故事的人很容易走上两个误区,极繁或者极简。当然在这两个方面肯定有做得很好的成功者,但是一定不会是我们这样的初学者。

写故事时不要用大段大段的描写,但最好也不要完全不用描写。

现在收稿脑洞故事的号,大部分要求的字数都在5000到8000字。这个字数很合适,但经常有人会写不够或者写超(我自己就有写超的问题,正在努力改进),前者就是因为故事写得太简约了,就像是把一个完整的故事变成一个大纲讲了出来。

写故事一定要追求三件事:①详略得当;②连贯性;③可读性。

把故事写长,很简单。现在我们有一个剧情,一句话概括是“男主角发现了云层上窥视的眼睛”,那么怎么把这个剧情表述出来呢?

他因为工作原因坐半夜的飞机出行,本该睡觉的时间里想到了一些事情,失眠,于是看向飞机外的云层。发现那里面好像有光点一闪而过的同时,他敏锐地感觉到那种被窥探的感觉。他观察四周,大家睡的睡,玩的玩,好像没有人察觉到这种异样。中途可能还会有几句对话,最后他又一次看到了那点光芒,像是一只冷冰冰无感情的眼睛。

怎么样,是不是故事就丰满了许多,而且可读性强了很多?

对话是很好的剧情推进的方式,但是通篇对话很容易让读者疲乏,除非是那种需要大量推理的故事。

这里就是塑造详略得当的故事和追求其连贯性的原因了。作为写作者,我们必须学会判断在一整段故事里,哪个地方应该详写,这个地方就可以用到一些对话和描写;哪个地方需要略写,这个地方就可以几笔带过。

略写的地方最好不要完全略过不写,否则故事就缺乏了连贯性,变成了一段一段独立又跳跃的剧情。这样读者读起来不仅没有画面感,也很难产生代入感。

最后再来说说“脑洞”产生的由来。

没有任何人是脑子里一直源源不断地生产灵感的。大多数时候,脑洞真的就是那个一闪而过的念头。能不能写出好的故事,取决于你能不能给它圆上后续剧情。留意你脑海中产生的每一个想法,并衡量它们有没有写成精彩故事的可能性。

在灵感滞涩的时候,也不要坐在那里干想啦,多出门走走,多观察和注意身边的每一个细节,你接触的每一个人,身上发生的每一件事。就像《杯中钻》和《排队死亡》,就是我排队买奶茶的时候忽然一闪而过的灵感。甚至梦境,梦里的一个场景,你都可以尝试去想象它的由来。比如《白垩纪游戏》,我就是梦到一整片海洋中尖牙利齿的鱼和一场宇宙大爆炸后,衍生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版权声明:本文原创首发于公众号【约稿投稿平台】,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在公众号里回复“”,免费领价值1299元的写作大礼包(含700份投稿资源、17G写作干货、1万本经典名著)

你可能感兴趣的:(“脑洞”故事到底应该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