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读「论语」10.5:执玉圭举轻若重,为使者不亢不卑

「乡党篇第十」5

【原文】

执圭,鞠躬如也,如不胜。上如揖,下如授。勃如战色,足蹜蹜如有循。享礼,有容色。私觌,愉愉如也。

【译文】

孔子手执玉圭,甚为恭敬、谨慎。执圭之手上不过高如拱手行礼,下不过低如授人以物。神色庄重敬畏,行走小心谨慎。献礼时,面容庄严。私下觐见时,面色和悦。

【注释】

“圭”,一种上圆下方的长条形玉器,是古代贵族在朝聘、祭祀、丧葬时所执的礼器,依其大小而别尊卑。所谓“朝聘”,是指古代诸侯朝见天子或诸侯间的互访。

“鞠躬如”,谦谨恭敬的样子。

“如不胜”,好像承受不住,是形容极为谨慎的样子。“胜”,音“生”,能承担,能承受。

“勃如”,脸色变成庄重的样子。

“战色”,指敬畏的神色。通常是解作“战战兢兢”,今不从。

“蹜蹜”,小步走路的样子,形容小心谨慎。

“如有循”,好像沿着线走一样。“循”,沿着。

“享礼”,使臣向朝聘国君主进献礼物的仪式。“享”,献也。

“有容色”,指神色如初,此处作“庄严”解。

“觌”,音“笛”,见也。

“愉愉”,和悦的样子。

【评析】

本章是记孔子出使外国的礼容。

国君派使臣出使外国时,会让使臣执国君之圭以为信物。玉圭虽然不重,但却代表着国家主权,因此孔子举轻若重,表现得极为恭敬谨慎,故曰“鞠躬如也,如不胜”。孔子执圭时手与心齐,上不过高如拱手行礼,下不过低如授人以物,以示不卑不亢之意。因执圭过高则自辱,执圭过低是不敬。

另有解说认为,“上如揖,下如授”,是指将玉圭奉上他国国君时,动作敬如拱手行礼。授玉完毕退下时,仍保持着双手授予的姿势。此说亦可取。

在典礼过程中,孔子始终保持庄重敬畏之色,行走时也甚为小心谨慎。因“享礼”事属国礼,必须郑重庄严,故曰“有容色”。至私下觐见时,因属于非官方场合,双方都比较轻松自在,气氛自然也比较和悦,故曰“愉愉如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善读「论语」10.5:执玉圭举轻若重,为使者不亢不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