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之网络层

OSI协议(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网络七层中各个层的功能如下:

  1. 物理层:这一层的功能主要是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物理层的主要协议包括集线器/中继器、网桥/交换机等,可靠性一般通过设备自身和传输介质来保障。电压信号的传输
  2. 数据链路层:负责建立和管理节点间的链路。主要功能包括建立链路、管理链路、终止链路以及差错控制等。数据链路层的主要协议包括PPP(点对点协议)、ARP(地址解析协议)等,可靠性一般通过数据链路控制协议(如HDLC、PPP等)来保障。
  3. 网络层:主要功能是负责为报文或分组选择最适当的路径。主要协议包括IP(网际协议)、ICMP(互联网控制消息协议)、IGM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等,可靠性一般通过路由协议和路由选择算法来保障。
  4. 传输层:这一层的功能主要是提供端对端的接口,为上层应用提供服务。主要协议包括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可靠性一般通过TCP的确认机制和重传机制来保障。 要求精准传输的都是TCP协议
  5. 会话层:负责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进程。主要协议包括RPC(远程过程调用)等,可靠性一般通过会话协议的超时重连机制来保障。
  6. 表示层:对上层信息进行变换,保证一个主机应用层信息被另一个主机的应用程序理解。主要协议包括SSL(安全套接字层)、TLS(传输层安全协议)等,可靠性一般通过数据加密和完整性校验来保障。
  7. 应用层:为特定应用程序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常见的主要协议包括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都是基于TCP等,可靠性一般通过应用层协议的错误处理和重试机制来保障。

网络五层协议是OSI(开放系统互联)模型中的层次结构,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逐层递进

  1. 物理层:这一层负责在物理媒体上传输原始比特流,实现电子设备之间数据的传输。它涉及到电压、电缆规范、集线器、中继器等硬件设备的细节。 中继器、集线器
  2. 数据链路层:这一层负责在两个网络设备之间建立和维护通信链路。它提供诸如错误检测和流量控制等功能,以确保数据能够可靠地在链路上传输。 网桥、交换机。
  3. 网络层:这一层负责为数据包选择最佳路径,以确保数据能够从源节点传输到目标节点。它通过IP地址和路由协议来寻址和路由数据包。 路由器。
  4. 传输层:这一层负责在源节点和目标节点之间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它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例如通过TCP协议的确认机制和重传机制。
  5. 应用层:这一层提供各种应用程序使用的协议,以支持电子邮件、文件传输、Web浏览等应用。常见的协议包括HTTP(用于Web浏览器和服务器的通信)、SMTP(用于电子邮件传输)和FTP(用于文件传输)。

物理层进行比特流传输就是电压传输,到数据链路层建立数据通信的链路,到传输层决定选择数据传输的最佳路径,再到传输层进行数据传输,到应用层将传输的数据通过协议解析成大白话

TCP/IP协议(四层,真实使用):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网路数据传输:01比特流给网卡,网卡通过网卡驱动转成操作系统内核的方法,该方法将比特流转成数组交给socket套接字,socket进行协议解析成要数据。socket工具将传输数据的数据部分根据协议部分的协议解码成原来需要传输的数据,实现设备间的通信

首先,在物理层,数据被转换为比特流的形式,并通过物理介质传输到目标设备。在这个过程中,数据保持原始的二进制形式,不进行任何修改。

接下来,在数据链路层,比特流被封装成帧的形式,并添加了帧头和帧尾。帧头包含了目标设备的地址和源设备的地址,而帧尾用于检测数据传输的错误。在这个层次,数据被转换成帧的形式进行传输,增加了地址信息和校验信息。

到达网络层后,数据被进一步封装成IP数据报的形式,并添加了更多的信息,如源IP地址、目标IP地址、数据报序号等。这些信息将帮助数据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正确传输。

传输层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封装和处理。在TCP协议中,数据被分成更小的数据段,并添加了端口号、序号、确认号等信息。这些信息将有助于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最后,在应用层,数据被封装成特定的应用协议格式,如HTTP、FTP等。这些协议定义了数据如何在应用程序之间传输和交换,例如HTTP协议用于Web浏览器和服务器的通信。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