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早就想杀胡惟庸,为什么忍了七年才动手

胡惟庸,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宰相(丞相),明朝开国功臣。

洪武六年(1373年)七月,胡惟庸凭李善长推荐,任朱元璋一朝的右丞相;洪武十年(1377年),进左丞相,居百官之首;洪武十三年(1380年),因被疑叛乱,爆发了胡惟庸案,胡惟庸被朱元璋处死。

▲朱元璋画像

不但如此,胡惟庸案前后一共有3万人被诛杀。

其实,朱元璋在胡惟庸刚当上宰相之时,就已经视他为死人。到他最后被诛杀,朱元璋一共忍耐了七年时间。

朱元璋为什么要忍耐这么久?

▲胡惟庸(影视剧形象)

朱元璋,是一个对权力有极度控制欲望的人。自从他当上皇帝开始,就不容其他任何人有挑战皇权的行为。

明朝稳定后,挑战皇权的是相权;清朝稳定后,挑战皇权的是旗权。所以,朱元璋想废除丞相制度,清朝皇帝想限制旗主的权力,都是同样的道理。

胡惟庸,就是朱元璋用来废掉相权最好的棋子。

▲皇权制度的演变

朱元璋在刚建立明朝时,模仿元朝官制,设中书省,立左右丞相。下面再设六部等具体业务机构。

简单概括就是丞相归皇帝管,文官集团归丞相管。

如果放到今天,丞相相当于公司的总经理,皇帝相当于董事长。总经理统管公司大小具体事务,是有一定概率架空董事长的。这是朱元璋所不能容忍的,他要本人既当总经理,又当董事长。

▲废掉丞相后的明朝官制

当年,老将李善长在相位时,朱元璋就想摩擦掉这个岗位,顺便干掉李善长,但被刘伯温劝住了。

李善长功勋卓著,在军队中威望极高,如果强行拿掉这枚棋子,很可能将棋盘彻底打翻。

▲大明宝钞

后来,李善长罢相,朱元璋开始物色新的棋子。

选中的第一枚棋子是杨宪,但是他心胸狭隘,还没干到丞相的位置就被朱元璋干掉了。

然后朱元璋又选中了第二枚棋子汪广洋,但汪广洋是个明哲保身的主,绝不惹祸,这让朱元璋无可下手,只得将他贬了。

▲明孝陵平面图

于是,终于轮到胡惟庸了,在废相的大棋中,胡惟庸是第三枚棋子,也是一枚极为合适的棋子。

但丞相制度传承千百年,可不是说废就废的,会遭到文官集团的强烈反对。所以,朱元璋对于胡惟庸的布局,花了七年时间。高高捧起,捧到让人人不满的程度;再重重摔下,摔到万劫不复。

▲明初朱元璋分封自家人为藩王

果然,七年时间,胡惟庸作出了花。

他在朝中遍植朋党,打击异己,淮西朋党集团的势力直接威胁皇权。

朱元璋的亲信刘基,因为与胡惟庸关系不和,不但屡遭贬谪,甚至在刘基告老还乡之后,胡惟庸还派医生前去看望。但刘基服药后不久便一命归西,胡惟庸难辞其咎。

▲南京城

再加上胡惟庸为人独断专行,很多重大的生杀黜陟案件,他不向朱元璋请示,就敢擅自处理,颇受百官忌惮。

当朱元璋释放要拿下胡惟庸的讯号时,胡惟庸在家中私藏大量兵丁,并邀请朱元璋来其老宅参观“醴泉”,准备借机咔嚓了老朱。这段历史是否属实不好说,但胡惟庸造不造反不重要,说他造反才重要。

▲朱元璋《雪竹》

干掉他不缺理由,但需要时间布局,以防止文官体系的整体崩盘。所以,在表面上看朱元璋忍了胡惟庸七年,其实是朱元璋暗中操作了七年。

而且,在这七年时间里,朱元璋开始将自己一部分的贴身侍卫(拱卫司)转型,开始搜集大臣们不忠的证据。

▲锦衣卫(影视剧形象)

拱卫司为朱元璋拿下胡惟庸,贡献了重要的力量。并在胡惟庸被干掉的两年后,正式成为贯穿后来整个明朝的特务机构:锦衣卫。

以上。

参考资料:《明史》、《朱明王朝》、《逆臣录》。

你可能感兴趣的:(朱元璋早就想杀胡惟庸,为什么忍了七年才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