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辉东《论语史鉴》15.5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第5章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治:水出东莱曲城阳丘山,南入海。从水、台声。意为:治的原义是水名,后延伸指治水;整治;修治等义。

    如《孟子》:“禹之治水,水之道也,是故禹以四海为壑。”

    也有一说:治从水从台,台是胎的初文,水台结合意为胚胎被子宫的羊水管理,治的原义就是管理。

      如《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治引申指“惩办”。如:治罪。处治。又引申指“医疗”。如:治病、治疗、医治。如《史记》:“君有疾在腠(còu)里,不治恐将深。”

      治也指“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如:治蝗。治蚜虫。又引申指“从事研究”。如:治学、治史。

      治也引申指“安定”。如:治世、治安(社会的秩序)。如天下大治,又如《论语》:“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

      治又引申指“地方政府所在地”。如:府治、治所。

      治也是一中华姓氏。读chí,源于职业,掌管攻金之工,主要负责兵器的制作。

      无为而治意为:国家的统治者不必有所作为便可以治理国家了。

    最早提出“无为而治”的人是孔子的朋友、子贡的外公——蘧伯玉,他提出的“弗治之治”就是“无为而治”的意思。

    蘧伯玉生于公元前585年,终于公元前484年,孔子周游列国时,住在蘧伯玉家两次共9年时间。蘧伯玉对孔子思想的影响非常大。

    老子年轻蘧伯玉10岁,老子的思想也深受蘧伯玉的影响。

    无为、弗治不是不为,是不过分为,政府不过多参与、干预百姓的生产和生活,只需引导百姓。

舜:传说中中国古代帝王。号有虞氏,史称虞舜,舜传位夏禹。

    舜是中国的“首孝”,是“二十四孝”中的第一孝“孝感动天”的主人公。《孟子·离娄上》有“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夫:代词,他。

恭己正南面:饬(chì)身克己;以恭敬自持,无为而天下治。也简称为“恭己”,如《资治通鉴·汉纪》:“时政在曹氏,天子恭己。”

全文理解为:

      孔子说:“能够无所作为而治理天下的人,大概只有舜吧?他做了些什么呢?只是饬身克己,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的王位上罢了。”

      “饬身克己”的无为而治是儒家所提倡的治国方略,儒家提倡的是先“克己复礼”的有为之治,然后再“无为”。

      孔子的弟子子夏曾说:“学而优则仕”,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宰我“昼寝”,被孔子骂“朽木不可雕也”,樊迟“请学稼”,被孔子骂“小人也”。由此可见孔子的思想是入世的,积极的。

        本文中,孔子也赞赏无为而治并以舜为例加以说明,这表明,主张积极进取的儒家十分留恋三代的法度礼治,但他认为“无为而治”并不适合当时的现实情况。

      但是,“无为而治”是孔子追求的终极追求目标!现在的“有为”就是为了未来的“无为”,“有为”不过是权宜之计。

      有一次,孔子让各位弟子谈谈各自的志向,每个人都各不相同:子路是率兵勇猛作战;冉有是使人民富足;公西华做小礼官;曾点的志向则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曾点描述的是无忧无虑地游玩的情景,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只有曾点得到了孔子的认同。

      真正优秀的统治者,目标就是天下大治,人民安居乐业,没有繁重的赋税徭役,人民轻松快乐,不焦虑不烦恼。先有为,然后无为。这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不同于道家的“无为而治”。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无为而治”思想以虚无,清静为基础,既反对道德修养,又反对举贤使能。人们回到最原始的状态。

道家提倡的“无为而治”

      历史上,经历了大动荡、大变革之后,统治者都会施行与民修养生息的“无为而治”的社会制度,比如汉初和唐初。

      一提到“无为而治”,很多人马上就联想到“黄老”,其实错了,历朝历代的“无为而治”都是姓“儒”的。

      儒家的“无为而治”包含了如下两层意思:一,强调领导者“为政以德”。从修养自身入手来治理国家和天下,如《吕氏春秋·先己篇》所说:“昔者先圣王,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

      又如《中庸》里面所说: “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君子笃恭”也就是孔子在这里所说的 “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孔子所说的无为而治还有一层意思:作 为领导者,切忌事必躬亲,而应该举贤授能,群臣分职,也就是《论语-子路》篇所说的“先有司,举贤才”。

    《大戴礼记·主言》曾说: “昔者舜左禹而右皋陶,不下席而天下治。”《新序·杂事三》也说: “舜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

      所以,儒家所说的无为而治实质上是一个领导艺术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积极有为的态度。

    道家主张的“无为而治”指虚无清静,顺其自然。如《庄子.天地》:“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

    领导就像一个象征性的“标杆”,老百姓像野鹿一样,民风淳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

    道家还反对道德标榜,《道德经》有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不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不为。”

    意为:“上德之人不德其德,故正真有德。下德之人追求德,故实际上达不到德。上德之人顺其自然而无心作为。下德之人强调作为而无以能为。”

    最高级的“德”就是不需要“德”,因为,如果一个人如果需要强调要有“德”的时候,他可能已经“无德”了。

      《道德经》中还提到:“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意为: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会盛行;家庭出现不和了,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庄子·外篇》有云:“夫谷虚而川竭,丘夷而渊实。圣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意为:溪水干涸山谷显得格外空旷,山丘夷平深潭显得格外充实。圣人死了,那么大盗也就不会再兴起,天下就太平而没有变故了。圣人不死,大盗也就不会中止。

      庄子认为所谓的孝、悌、仁、义、忠、信、贞、廉等等,都是人道毁弃,而人为标榜出来的东西。

      人皆循道而生,天下井然,何来大盗,何须圣人。以孝而论,乌鸦生反哺,无需彰显孝道,而尽反哺本职。以专注彰显孝为宗旨的赡养,攀比成风,最终有人无法满足所谓孝道,而放弃了赡养,于是就有了孝和不孝,何若行赡养之本职,人人赡养,不胜出个别所谓的孝子。

      道家认为贫富差距产生贪,没有贫就没有富;等级差距产生歧视,没有贵就没有贱,矛盾是差异以及相互的不理解造成的。同理没有圣人,就没有大盗,当你抢占道德制高点的时候,也制造了那些有“道德缺陷”的人。

      也就是说:不要用自己的道德标准去胁迫别人,这种胁迫制造不和谐。

      在《道德经》里,老子是这样表述的:“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意为没有差异就不存在圣人和大盗。

      庄子还反对法治,他认为法律是虚伪和不合理的。

      《庄子·胠箧》有云:“彼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诸侯之门,而仁义存焉。”

      意为:那些小偷小摸的人被逮到了一定会按律治罪,罪行严重的甚至还要判死刑。但是那些偷窃整个国家的人不但不会被治罪,而且还能成为诸侯称霸一方,受世人景仰。

      《列子》记载了道家贵己派杨朱的一段话:“伯成子高不以一毫利物,舍国而隐耕,大禹不以一身自利,一体偏枯,古之人不损一毫而利天下不与也,惜天下奉一生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孟子·尽心上》中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杨朱认为,只要人人治内贵己,互不侵犯,人人重视自己的生命,且尊重他人的生命,这样既没有尧舜,也没有桀纣,天下就可以得到治理。

你可能感兴趣的:(赖辉东《论语史鉴》15.5圣人不死,大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