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人谈吃第二集

    甘肃一个神奇的地域,为数不多的山地、高原、平川、河谷交错分布的地方。甘肃武威——我生在这里长在这里,也同样爱着这里。一谈到西北人的吃食,多数人便联想到切的很宽,拉的很长的面条。但这只是一面,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吃的很细腻很讲究。特殊的凉皮便是一种。用当地方言来讲实则为“面皮子”。之所以用特殊的凉皮来称呼它,便是因为他们有相似的地方可却也大相径庭。

面皮子

    小时候,一碗刚切好盛在碗里的面皮子,便足以填补我单一贫乏的童年时光。面皮子因为做法费时费力,现在很少会有自己亲自在家动手做的人,而另一方面的原因也是因为消费水平的提高,随便在一个小餐馆吃一碗标价六元的面皮子已经是习以为常的事了。尽管不是自己动手,但在这些开满大街小巷的面皮子餐馆中,随便进去一个都不会让你失望。在我小一些的时候,也曾动手参与过这一美食的制作,一大团揉好的面团是必备,接着便是出力气在一大盆清水中反复揉搓。在这个时候母亲通常会把这一最简单的活放心的交给我,在夏日里炎热的下午家里人陆陆续续午休了,我便一个人在厨房,听着外面的蝉鸣与鸟叫声饶有兴趣地想把那一团面洗到再也无法使清水有颜色的变化。经过这一步骤紧接着便是把所有洗出来的水进行沉淀,沉淀好以后将上层水倒掉,留下下层沉淀物。我小时候常常会告诉母亲与其这样麻烦,还不如省掉这些步骤直接将面粉用一定比例的水调和得到的也是一样的东西,母亲尽管无法反驳我,但她相信用传统的方法得出来的会更美味,事实确实也是如此。接下来便是考验面皮好吃与否的关键了,点石灰水,点的多了,做出来的面皮会苦,点少了又会使蒸出来的面皮不成形还不筋道。因此一般都是母亲亲自动手,值得欣慰的是,母亲从来没有失过手,每次都是刚刚好的状态。一切准备完成以后便是上锅蒸了,这个地方也是体现与“凉皮”不一样的地方,一般的凉皮都比较清透轻薄,而面皮则是较厚的棕黄色的外表。蒸出来以后切条切块都可以,我习惯切块,而后浇上调好的汤汁最后来一勺红红的辣椒油。这汤汁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面皮的味道,通常的做法是用淀粉勾芡。现在的餐馆都会配有胡萝卜丝、包菜丝这样的小菜,而我小时候吃的并没有。

云边有个小卖部

    有时候乡愁就是一种味道,到最后一切都可以在你的印象里模糊,可味道却又能再一次将一切唤醒,就像我到现在都忘不了自己四五岁时在姥姥家闻到的用冬麦做的馒头的独有的香甜的味道。偶尔在街上闻到相似的味道,便把我立刻拉回了那时的那些日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西北人谈吃第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