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复盘分享

4-90/Day26/有效学习,从每日复盘分享开始


【2021.11•12/个人成长篇】《论语·里仁篇》


【一】精读复学内容

原  句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原 句 译 文
孔子说:“父母有错时,你要好言相劝,如果他们听不进去,那也要尊重他们,并且任劳任怨。”
原  句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原 句 译 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时,不要走远。如果必须要出远门,那一定要让他们清楚地知道你去了哪里。”
原  句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原 句 译 文
孔子说:“三年内不改变父亲的规矩习惯,可以算是孝了。”
原  句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原 句 译 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你不能不知道。一可因长寿而喜,一则因年高而惧,并且要提前准备好他们的后事。”
原  句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原 句 译 文
孔子说:“古人不轻易说话,是因为怕自己说到做不到。”

【二】收获新知

一、劳而不怨:孝顺最难是“色难”

  前面我们曾经学过“色难”,即最难做到的孝顺不是让父母衣食无忧,而是总能保持和颜悦色。尤其是当父母的生活习惯与自己差异过大,甚至还会因此让你惹上麻烦,我们是不是仍能有耐心帮父母处理问题,劳而不怨呢?如果能做到,那可真是孔子心目中的孝子了。

【三】新旧迭代/自我收获

一、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孝顺”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放在如今时代的我们每个人身上真是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说法。结合学习孔子的“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我觉得我们自己既为人子女,也为人父母,有时候身为子女的我们真正对待父母和颜悦色真是太难了。因为很多人越是亲近的人越喜欢把自己的情绪发泄给对方,当然包括父母,在很多人看来父母本来就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发泄自己愤怒或者生气的情绪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我觉得“孝顺”从这个层面来讲也是我们每个人人生路上的必修课:做到任何情境下都应该事父母和颜悦色,也是我们对自己保持成长型心态的一种自我精进的修心、修性、修行方法。
二、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身处互联网信息时代的我们,其实随时随地都可以让父母了解和知晓我们的现状。只是我们习惯了互联网时代带给我们便利的这种通讯、交流沟通方式,却忽略了人与人之间需要在空间上的互动安全感和幸福感,所以说对待我们年迈的父母,我们更需要体验和照顾到他们的“老来孤独”的深度需求,尤其是与父母身处异地定居城市的我们,更应该学会“常回家看看”,哪怕只是陪父母吃一顿饭,对于父母来讲也是一种心灵的安慰。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那个时候让自己有所遗憾才是。
三、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孔子这句话“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如果父母在世的时候,我们听从父母的教导,和父母的志向一致,看起来很孝顺,可父母一旦去世,就把父母的教导甩到一边,该干啥干啥去了,这明显就是不孝呀!而在这里的“父之道”表示正道,也就是积极、乐观、正确、正向的事情。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当然做父母的,难免事事都对,那么我们做子女的也要懂得择善而从之,择不善者而改之,这才是真正的孝顺。
四、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作为子女,我们一定要知道父母的年龄,知道他们的年龄,我们既要开心,同时也要害怕和保持警惕。开心是因为父母又长寿和陪伴了我们一年,害怕是因为父母年高而随时都有可能离开我们,我们要理性看待父母年高离开这件事情,甚至提前为他们做好后事准备。所以对待父母年龄这件事情如同我们对待人生无常一样,我们应该学会且行且珍惜。
五、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一个人不可以轻易许诺,是因为轻诺的人往往对事情没有进行细致的考虑,而轻率地把事情看得很容易做到,这样在实际去做事的时候,势必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那么困难多了,难以克服、事情办不到,就容易失信于人。所以做不到就不要轻易许诺。




你可能感兴趣的:(每日复盘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