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10清华《大学》

昨天又是被大姨妈支配的一天,浑身难受,午饭结束我便决定躺床上,直接睡是不可能的,我翻找着有什么好看的电影可以当背景音乐或者分散我的注意力。

大数据使我的主页上分为两大阵营,一个是需要静下心来好好欣赏的佳片,多数都是外文片,而且还是悬疑推理的居多,当时的我无法集中精力,在看了一部片子的开头后我便打算放弃,英语完全听不进去,还要理解,费神伤脑;另外一部分是简单轻松的,多数是国语片,我平时便是当做打发时间看的,比如一边健身一边看,昨天推送的这类片子不是我看过的就是完全不感兴趣的。最后无奈之下我选择了纪录片《大学》。


本就是不报任何期待,过分点说是当做“陪伴”的片子。

我一开始不知道是清华的纪录片,以为会像《高考》一样的记录不同人的大学生活,看了半个小时才知道是我高攀了。我在放片尾曲的时候终于睡着了(姨妈疼期间只要睡着了就代表缓过来了,只怕疼的睡不着),所以即使脑袋昏昏沉沉、时不时伴着疼痛,我还是全看完了。


看完的当下我是受鼓舞的,保持学习钻研的心,这点我深有体会。这是片子的第一层意思,我也只想读到这里,其他的为国为人民的奉献等更高层次的就暂缓吧。

这几天谷爱凌的热搜不断,妈妈的教育方式也受到热议,多睡觉,多运动,多学习,不求高门学府,只求保持学习的习惯。

而我前几天整理行业相关信息的时候也发现,以前一直很功利,什么有用用什么,当下缺什么补什么,从没系统的整理过这些基础的信息知识点,这些内容其实并不需要花费多少的时间,我原先对错过、遗忘过、混淆过一些信息而懊恼焦急,等整理完后发现都被我放在了贴好标签的某个格子里,逃不掉了,也为此更有安全感。


再其次的一点感受就是一个更深蒂固的遗憾,我没有好好享受利用大学,以及没有考上一个好大学。

其中有一段清华新生凌晨的20km冒雨的拉练,我作为一个时间和空间上的旁观者是羡慕的,这是很难得的一种经历,是往后可以常常回想而会心一笑的经历。再细想,我以前大学时候也有类似的经历,不过是每天早上的晨练打卡,距离很短,而且只需要你在固规定时间内在规定地点刷卡就行,所以它渐渐变为一个早起打卡,只是当时只有抱怨,甚至会上升到不顾实际及学生的生理状况,以此来成为一个反抗无良权威的武器(以前常常会喜欢挑战固有的规则以显示自己新生代的能力)。

大学骑自行车的景象常常在片子里出现,从影像美学角度看,在郁郁葱葱的校园里相得益彰。我上学的时候合买过一辆二手自行车,似乎没骑过几次,因为我号称不会骑(当时的我不知道我原来会骑)。我的大学里很少有人骑自行车,或者说有,但不多,骑起来的场景也不好看,因为我的大学像一个工厂,没有郁郁葱葱、没有林荫小道。

总而言之,我对我大学的印象不好

纪录片其中一位主人公面临毕业择业的问题,有老师辅导谈心。我毕业期间,说暂时不想找工作时,我辅导员焦急责备的语气至今记忆犹新,“随便找个地方敲个章就可以”,不在6月份找到工作会影响她的工作评价。


依然是在看完之后习惯性的找一些影评看看。

我的感受类似,站在高处歌功颂德+洋洋得意。多数影评人是无缘清华的愤青,这个时代还可以用文字说话的我都认为是愤青。

影片选用了4个人物来代表不同的角度,通过额外领军人物加分的大一新生、一心想去服务基层的博士毕业生、留美10年想回国发展天文的新老师、80多岁还在教的院士钱易(钱穆的女儿似乎更合适)。

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所代表的清华精神风貌,但都有些特殊了,在我看来像是“边缘人物”,看不到普通清华学子的一天,普通清华教师的一天,也可能这本是清华人自己拍的,他们便觉得那些不重要或者不值得记录。

“最刻意”的人物是钱易院士,离不开两个主题,年纪和她的父亲,直接的证据就是她的演讲部分,从初次准备到拜访到正式演讲,出现的片段都围绕着和她父亲的关系。我的学科和环境工程有一定关系,影片中有两个她上课的片段,讲到了《寂静的春天》和资源再生,我看完之后感受“就这?”。当然也和受众群有关系,故意选择了这些,毕竟我在看天文老师那部分的时候,云里雾里。


整体是主旋律为主的一部片子,可能他是清华,而我们不是,所以总觉得他不接地气,但可能对于他们来说,这就是他们的地气。

纪录片一直是个神奇的存在,很少会败兴而归,因为他的非主流以及叙述方式,自开始便是放低了期望的,偶尔出现一个闪光点就会带动你的兴奋,当你看完之后又会想到这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内心的各种感想再次自动结合、裂变,发生更多的化学反应。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2-10清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