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曝光三角吗?

曝光在摄影中有多重要?可以简单的说没有曝光就没有摄影。对于每一位摄影师来说,了解曝光的目的和价值都是必须掌握的基础,特别是那些想要更好的控制自己的画面的初学者。

简单来说,所谓曝光指的就是你的相机里的感光元件,或者是胶片,或者是 CMOS,接受光线的多少,而不同像素点接受光线的样子决定了你所拍摄到的图像的样子。

想要正确的曝光,就必须要了解三件事,感光度,光圈以及快门,这三者决定了感光元件接受光线的能力、范围以及速度。

下面这张图可以直观的表达曝光三角的关系以及它们会对你所拍摄的画面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感光度

我们先说感光度,感光度所指的就是相机的感光元件感受光线能力的大小,用 ISO 表示,顾名思义,感光度越高,对光线的敏感度就越高,在单位时间(快门)单位孔径(光圈)内所能接受的光线就越多;而感光度越小,对光线的敏感度就越低,在单位时间(快门)单位孔径(光圈)内所能够接受的光线就越少。

但是感光度却不是越高越好,不管是胶片还是 CMOS 传感器,感光度越高,画面就越容易出现噪点,为画面带来杂质,当放大图片来看的时候就会特别明显,而相对来说,低感光度可以带来更加细腻,饱和度更好的图像。

感光度的级数是成倍数增长的,因此 100 的感光度加一档就是 200度,加两档就是 400度,加三档就是 800度,以此类推。

虽然感光度控制图像的细腻程度,但是所谓的细腻是相对的,在胶片时代可能在使用 ISO 800 的时候就出现不可控的颗粒了,但是在科技发展的今天,大部分相机的高感表现已经足够好,在不需要放大很多倍的情况下,在 ISO 3200 或者 6400 甚至更高的时候都能够拍出让我们满意的画面。因此在拍照之前你需要先熟悉自己的相机,看一看你能够接受的最高感光度是多少。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在 ISO 6400 下拍摄的。

光圈

光圈所指的就是镜头打开孔径的大小,光圈内部有数片光圈叶片用来遮挡镜头孔径,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光圈值来调整这些叶片达到遮挡孔径控制孔径大小的作用。

孔径开口越大,那么进入镜头内的光线就会越多,那么感光元件所能够感受的光线就会越多,反之就会越少。

光圈大小由光圈值表示,正常的 f-stop 即 f/** 为倒数,光圈值为分母,所以光圈值的数字越小,就表示数值越大。关于如何计算光圈值我在摄影基础里说过。而光圈的级数并不是单纯的倍数,而是逐级翻倍。

假设 f/1 为第二档,那么它的第二档就是 f/1.4,记住这两档就可以记住光圈档位了,逐级翻倍就可以了。

f/1.4 比 f/1 低一档,f/1*2 即 f/2 比 f/1.4 低一档,比 f/1 低两档,f/1.4*2 即 f/2.8 比 f/2 低一档,比 f/1.4 低两档,比 f/1 低三档。

因此传统光圈档位排序为:1 - 1.4 - 2 - 2.8 - 4 - 5.6 - 8 - 11 - 16 - 22。

除了控制孔径大小之外,光圈还控制景深,在同一个镜头同样的主体距离情况下,光圈越大,景深就越浅,就越容易拍出背景虚化的照片。但是景深的控制并非完全由光圈决定,镜头的焦段以及相机与主体之间的距离同样也能够控制景深。

就像下面两张照片,你觉得哪一张光圈更大?

第一张用的是 135mm 的镜头,f/4 光圈,第二张是 50mm 镜头,f/2 光圈,因为第一张镜头焦段长,而且相对距离主体近,所以即使使用比第二张小的光圈依然能拍出更浅的景深。

快门

当你听到你的相机发出清脆的咔擦声,就表示完成了一次快门。

快门可以简单理解为遮挡在镜头和感光元件之间的一个幕帘,这个幕帘打开让光线从镜头通过作用在感光元件上的时间就是快门速度。

快门时间长,光线进入的就越多,快门越快,光线进入的就越少。

快门的级数和感光度一样,是成倍数的。假设 1s 为一档的话,那么 1/2s 就比 1s 快门要低一档,1/4s 就比 1/2s 要低一档,比 1s 要低两档,以此类推。

在夜间弱光摄影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使用慢快门以保证光线能够充分的进入到你的感光元件中去,但是这就造成一个问题,就是不能记录移动中的物体,移动中的物体会根据你的快门打开关闭的时间在画面中拖出一道影子,或者干脆模糊掉。

像下面这张照片,就是晚上 25s 快门下拍出来的。

而下图虽然用的是 1/50s 的快门,但是依然无法捕捉汽车的速度,可以看到车头和车尾被模糊了。

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控制快门速度,来拍摄我们想要达到的效果。


而曝光三角之间的关系,也是相对的,提高一档快门,就要降低一档光圈或者感光度,降低一档光圈,就要提高一档快门或感光度,这样才能达到和之前等量的曝光。

而通过控制光圈和快门,我们可以控制景深和捕捉画面的速度从而达到控制画面的目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真的了解曝光三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