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年前,于洋到我们包头石拐拍电影


1983年的一天,突然,一个消息一下震惊了我们包头石拐全矿区。

拍电影的来我们石拐矿山上来拍电影来了!

《戴手铐的旅客》电影里那个于洋也来了。

那时,我在包头矿务局长汉沟矿山上班当采煤工。

那个年代,身处深山矿区的人们极度缺乏育教娱乐,外面的世界全凭看电影,电影就是个神奇的事,能看见电影里的真人来到身边,在我们矿上所有的人心中都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

于洋带队到我们石拐取景拍的电影名叫《骑士的荣誉》,主要拍摄地在闻名全国的五当召。

这部电影是北京电影制片厂制作:于洋, 德勒格尔玛导演,崔岱、赵尔康、苏雅拉达来等主演。

影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伪军里的一批不甘忍受法西斯统治的蒙古族士兵奋起反戈的故事。

电影完成制作后,于1984年上映,在我们石拐各大电影院免费放映了至少两年。

那天,我第一个看见了于洋,于洋长的方头大脑,身材魁梧,一个大活人他在我们矿山办公大楼广场上溜达!

认识于洋,我是从《带手铐的旅客》电影上,一个硬汉不屈的形象,今天他活活生生就在我面前!

那时还不兴追星,看见明星来了一拥而上大喊大叫求签名什么之类!别人不知道是不是去围着明星转了,反正我是没有去,但我却等在剧团们住的矿招待所门口,心里想着看到所有的演员一饱眼福。

那天,于洋终于从招待所出来了,我只是多看了于洋几眼,好像于洋也看了我几眼。

而后,我是高抬着头而去。

于洋原名于延江,1930年出生于山东黄县,因家乡受灾,在两岁时就被父母带着“闯关东”。不幸的是家还没安顿好,父亲就死于一场霍乱,后被母亲带着一路流浪,投靠到在吉林做小生意的外祖父家生活。

1947年11月,于洋来到黑龙江兴山的东北电影制片厂,在解放区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饰演我军连长,正式开始了电影生涯。

第二天上班,我又碰上了电影《归心似箭》里的男主角赵尔康。

赵尔康个子不高,和电影里的一模一样,瘦瘦的身材,穿了一身八路军的戏装,他到矿井车棚边上一个烟摊上买烟抽,他要的是一盒2毛钱的内蒙古的名牌烟“青城"牌香烟,赵尔康神情严肃,无一丝笑意挂在脸上,烟拿在手上,他打开抽出一根,放在嘴上,从口袋里摸出一盒火柴点燃了香烟,我看到烟在他鼻孔里冒着烟,他很享受的模样。

赵尔康,1941年5月26日出生于辽宁海城一个铁路工人家庭。少年时代他就喜欢看电影,里面的英雄、硬汉让他崇拜。50年代初因看了《董存瑞》《保尔柯察金》《青年近卫军》等电影后,向往着自己也能当一名电影演员,去塑造英雄。

1961年,高中毕业后的赵尔康考取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要知道,当年表演系计划招收25名学生,但本着宁缺毋滥原则,最后只招了15名学员,赵尔康就是其中幸运的一员。

《骑士的荣誉》这部电影里有好多蒙古族演员,蒙古族演员他们个个长的威武彪悍,他们非常大方,见了路过的人,他们都愿意打一声招呼,因为他们喜喜哈哈很随意,我还追上他们,跟他们进了矿上工人班中餐看他们吃饭。

蒙古族人豪爽洒脱,他们端着大碗在喝酒,左一碗右一碗似乎在喝水没有醉的样子。

我一直想看到剧中的女电影演员,我想:只有见到女明星才叫幸福。

我从矿井下出来下了班,我不回家,很晚了,我就蹲在招待所门口。

终于有一个女演员出来了,她长的苗条漂亮,但我没在电影里见过她的形象。

这时,一个男演员追出来对女演员说:“你想吃什么,你说出来我去买……"

“我想吃个苹果罐头吗……"

听到他们的对话就好像在电影里一样好听,我当时醉了。

《骑士的荣誉》邀请了我们矿上一个群众演员,这个群众演员还因此在矿山上出了大名!

摄制组走后,好多人整天围着他,男的、女的,他焉然就是个电影名星了,

有一个女电影迷围着这个群众演员,向他求爱,只可惜他已结婚,但在最后,这个群众演员没有把持住,一下搞出了新闻,轰动了整个矿山。

你可能感兴趣的:(37年前,于洋到我们包头石拐拍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