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要,我不给(倾听练习感受)

在生活中,当倾诉一方遇到瓶颈和困难,找朋友倾诉时,我们好像很习惯给建议,很想救对方与水火之中。但在倾听过程,不能这么做。

练习倾听不容易,总是需要打破自然聊天的固有模式。今天和伙伴约好,在视屏会议里碰面练习倾听。有三个伙伴,我做观察员,另两个伙伴开始倾诉倾听起来,大概听了十分钟左右,就进行不下去了,是因为倾听师陷入了对方的问题之中了,而忽略了倾诉者本身的状态和感受。这个时候,我打开声音和视屏继续接着倾听。我的关注点锁定了倾诉者身上,去感受她的感受,并反馈给她,感觉她被同理到了。

我倾听了一会,她好像还是不知如何面对遇到的挑战,我跟随我的感受,给了她一个看问题的视角,其实也叫建议,她反馈说,一团乱麻的情况,好像清晰了。

但是到了最后,对方还是反馈说,我给的建议即使是正确的,她还是有些不舒服。

其实她并没有问我怎么办?而我还是有些着急了,有种想拉她的感觉,我给建议就好像接纳不了她此时此刻的现状,所以才想救她。

在倾听中,如果对方没有问,我该怎么办呢?是不建议给建议的,即使对方在明确的要问一个答案,倾听师也不直接给建议,而是陪伴她一起重新理一下思路,如果这样选择,会产生什么的情况,如果那么选择又要面对什么样的后果,那么对于这些后果,有什么感受,能否承担住,然后权衡利弊,让倾诉者平衡选择。

一切的主动权在对方手里,倾听师就是陪伴、跟随和共情,也许这样说,倾听师做不了什么,其实不是,这种陪伴非常重要,尤其在倾诉者带着巨大情绪来诉说一段困难的事情的时候,释放被压抑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人在高浓度情绪的时候,理智脑只有很少的处理事情的能力,当情绪释放时候,处理问题的能力才会大大增加。

通过这次练习,我明白,紧紧跟随倾诉者,陪伴她,她要去哪里就去哪里,只是温柔的陪伴跟随就好,不必多做,稳稳的立在这里,对倾诉者,也许就是一种疗愈。

多多练习,多反思,增加倾听的能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不要,我不给(倾听练习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