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被批评和被鼓励的孩子,到底有什么不同?

不久前,在江西南昌的街头,一位父亲当街殴打自己的女儿,引来了很多人的围观。

当时,这位父亲非常愤怒,对着女儿拳打脚踢,丝毫不顾及女儿是否受伤。

路人纷纷谴责这位父亲“不该对女儿这么狠”。

他却情绪激动地说:“她离家出走一个月都没有回来。”

一边说一边抹眼泪。

原来,一个多月以前,女儿产生了厌学情绪,怎么劝她都不肯去上学。

愤怒之下,父亲骂了她几句,她一气之下就离家出走了。

那天之后,女儿没去过一次学校,也没回过一次家,家人不停地寻找她的下落,始终无果。

直到一个月后,才在大街上碰到了她。

当时父亲也是气急了,才想好好教育她一顿。

也许父亲的方式太极端,但是他爱女儿的心一点也不少。

但没想到,女儿却丝毫不领情,还暴怒地吼道:“我没有家,不用你管我。”

这样的场景,像极了生活中的我们。

父母掏心掏肺地对孩子好,却迎来了孩子的叛逆,亲子关系岌岌可危。

李玫瑾教授在一次演讲中提到:

孩子的问题,往往是成年人造就的,孩子的每种行为和心理,一定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

孩子的所有性格密码和人格转变,早就藏在了父母的教育当中。

尤其是父母的这三个习惯,真的会把孩子越“逼”越叛逆。

01

过分的唠叨

让孩子想要逃离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青春期的孩子,最受不了父母什么?

在众多回答里,出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唠叨”:

长篇大论的教训,能从6点钟说到凌晨2点,比起唠叨,我更希望他揍我一顿;

最受不了父母的指责、抱怨、挖苦、冷嘲热讽和各种大道理,让我想要逃离;

强制的“不允许这,不允许那”,从来没有尊重过我…

很多亲子关系的“通病”都在于“父母说的太多,孩子听的太少”。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超限效应”:当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过久,就会引起不耐烦和逆反的心理。

父母喋喋不休的唠叨,和趾高气昂的命令,最容易把孩子逼向叛逆。

在《超级育儿师》中,13岁的李卓卿就是一个非常叛逆的女孩。

妈妈说什么都对着干。

妈妈要检查她的作业,她会一脸不情愿地说“不给你看”;

看电视,明明说好十分钟,她却从不遵守约定;

不想写作业时,只要妈妈多说两句,她就撕作业本,还会大吵大闹。

李卓卿说之所以如此逆反,是因为妈妈非常喜欢唠叨她。

她学习累了,想要放松时,妈妈就开始讲大道理:

“你可以放松,但不可以放纵,不要忘了自己该干什么。”

妈妈逼她写了一份保证书,每次她不听话时,都要她把保证书念出来。

妈妈还经常用情感绑架她:

“妈妈对你这么好,你为什么不好好读书?”

“我叫你做作业有错吗?你天天这样有意思吗?”

面对越来越唠叨的妈妈,李卓卿显得非常不耐烦,情绪变得越来越失控:

疯狂撕卷子、摔东西,甚至殴打人…

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

要想成为一名成功的母亲,一定要谨记两个字“闭嘴”。

妈妈一旦停止了对孩子的反复“唠叨”,孩子的问题就少了50%。

一句话说的越多,它所传达的价值感就越低,孩子的抵触情绪就会越多。

让孩子把父母的话听进耳朵的秘诀不是唠叨。

“少说多听,双向沟通”,才能拉进亲子关系,达到心灵上的高度契合。

高层次的父母,从不唠叨孩子。

02

被否定的孩子

内心藏着深深的叛逆

《人物》杂志曾经发起过关于“不好好说话”的征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方式是:

“正话反说”式的教导,常常带着讽刺和挖苦;

习惯性的打击和否定,不给孩子表现的机会。

一位读者回忆了与母亲的对话场景,至今都像钉子一样顽固地留存在记忆中。

她说:“我的母亲喜欢用否定设问句提问。”

“你考了双百分了吗?没考到是吧。”

“你做的到吗?做不到吧。”

“这题你会吗?我看你不会。”

这样的否定式提问,毁掉了她的自信,让她对学习丧失了兴趣,也对自己丧失了期待。

频繁否定一个孩子,是最不恰当的沟通方式,孩子仿佛被父母推到了门外,会委屈甚至愤怒。

它带给孩子的可能是“自我否定,自卑、敏感、情绪暴躁、叛逆”。

《以家人之名》中齐明月一直是别人眼中的优秀孩子。

从小成绩就好,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但妈妈始终都不满意。

考试考了第二名,被妈妈痛骂一顿问“为什么没考第一名”;

去餐厅吃饭,她点完菜,妈妈就会嫌她“点菜只会老三样”;

去商场买衣服时,齐明月选了妈妈喜欢的衣服,又说她“没有主见”。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一直被否定,可能表面上会表现乖顺,但他的叛逆往往是藏在最深处的。

齐明月暗暗地与妈妈较劲。

高考时,她故意少填一张答题卡,结果导致高考失利。

当了记者之后,为了躲避妈妈的负能量轰炸,她搬到外面和朋友合租。

在她提出要去北京闯荡,妈妈又否定了她,这一次齐明月彻底反抗了:

“我从小到大成绩没掉过前五名,单位评选样样都是优,我究竟差哪儿了。”

“我一定要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我要去摔跟头,我一定要吃苦,我要看看自己到底能奔成什么样。”

长期的否定和谴责,让齐明月只想逃离父母,越远越好。

每一个被否定的孩子,内心都存在与父母对抗的心思。

《超级演说家》中有一段关于“父与子的战争”的演讲:

我爸对我深深的不认同,从小带给我深深的挫败感,这种挫败感会转化成深深的逆反。

父母给孩子的负面评价,只会把孩子积极的心态转变为消极的心理。

人性最本质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对孩子来说,他的自我认同感、自信心都来源于父母的肯定,它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心理营养”。

父母的“认可与欣赏”才是让孩子不断进步、成就自我的“垫脚石”。

03

比较式教育

是激起孩子对抗的“导火索”

在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发布的《青少年蓝皮书》中显示:

“你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这句话被选入“未成年人最不喜欢父母的五句话”的榜首。

很多父母错把这句话当激励。

殊不知,它不仅伤害着孩子的自尊心,同时也在摧残孩子的心灵。

如果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太多,或不满足感太重”,它会让孩子因为长时间累积的坏情绪而形成“恶性反弹”。

可能会带给孩子两种结果:

一种是:“我再努力也不如别人”,因此对父母的话产生反感和排斥;

另一种是:与父母对着干,“你说我不行,那我就证明给你看”,孩子通常会采用一些极端的方式证明自己。

电影《阳光普照》“坏孩子”阿和,从小就被父母拿来和哥哥比较。

哥哥成绩优秀,又乖巧懂事,而他生性调皮,总是惹是生非。

父母经常含沙射影地拿他与哥哥比较。

于是阿和非常讨厌哥哥,因为父母总是关注哥哥而忽略他,他就用极端的行为寻求存在感。

刚开始,他不断的逃学,后来演变成了打架斗殴。

他经常狠狠地把别人揍一顿,当别人露出恐惧的表情时,他的内心才有了充实的感觉——“我终于赢了哥哥”。

最终,在父母的比较声中,他走向犯罪的道路。

“比较式教育”不是教育,而是比体罚更冰冷的惩罚。

因为,没有一个孩子愿意承认自己比别人差。

“别人家的孩子”就像是给孩子的隐形“魔咒”,会让孩子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绪中,严重时还会患上心理疾病,导致许多极端行为。

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

当父母爱他们的孩子时,他们不会拿其他的孩子作比较。

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孩子的性格和魅力也不尽相同。

孩子需要鼓励,就像植物需要水一样重要。

与其用“比较”去打击孩子,不如用“鼓励”去引导孩子,给孩子树立一种“你并不比别人差”的信念。

被鼓励的孩子,才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

04

心理学家曾奇峰说:

没有叛逆的孩子,只有叛逆的父母。

父母的言行就是“亲子关系的镜像”,它会影响孩子,让孩子在成长中不断复刻和模仿。

孩子最后所呈现的性格和行为方式,都有父母的影子。

所以,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孩子的努力学习,也需要父母的主动改变。

好的父母,都在这样做:

“闭上嘴”,用行动代替语言,无形之中用道理征服孩子;

少说“你不行”,用夸奖的方式,给孩子勇往直前的自信;

给孩子“多一点期待”,还原孩子本来的样子。

父母,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大的助力。

图文来源:妈妈抱团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你可能感兴趣的:(长期被批评和被鼓励的孩子,到底有什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