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杨倩夺冠:进入国家队被保送进名校,普通家庭可培养吗?

大家好,我是酸奶妈妈。

最近00后杨倩夺冠的事上了热搜,有人在网上扒出来她走的是从“清华附中-清华大学”这条升学路线。

保研、金牌通通收入囊中,在为孩子苦苦提升10分挤上高考千军万马的独木桥而发愁时,似乎这一条绕开高考直接以特长生保研上名牌大学的捷径出来了!

然而事实会如我们所想那般简单吗?

我也抱着兴趣去查了一点这方面的资料,看完之后只感觉:难如登天。

 

01/

培养国家级运动员有多难

 

天赋第一,努力第二

爱迪生的那句“成功是99%的汗水加上1%的天才”实际上还有后半句话,后半句为“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99%的汗水还要重要”

但在中国只是广为流传前半句,可能是相信人定胜天和事在人为,努力就会有收获。

确实有很多人因为机遇因为超出常人的努力而取得成功,但在大家都很努力需要拼天赋的时候,才会知道拥有天赋才能成为“万里挑一”的那个人。

大家都知道国民闺女福原爱吧,这个边打球边哭的小可爱,3岁时就已经展露出她的天赋,5岁便拿了全国冠军

前几天,震惊射击圈的男子10米气手枪冠军福鲁吉,是设计项目最年长的参赛者,41岁的他上了15年的夜班男护士,接触专业射击项目才几年时间,一面当护士照顾病人,一面自己练。

结果野路子出身的他各种射击冠军拿到手软,就算去年得了新冠没怎么练习,可还是拿到今年东京奥运会冠军。

这样的天赋,并不是我们平常夸孩子伶俐会说话,或者念几遍就能相比的,除非你过目不忘或过耳则记。


具备一颗强心脏

不是说身体素质好的那种强心脏,而是面对不理解和苛责声音的强心脏。

也太难了!

其实在我们看来,能进国家队就很了不起了,还能代表国家出战更是了不起。

明明在生活中看到别家孩子展露些天赋,我们就开始夸这孩子未来肯定有出息,羡慕这孩子这么有天赋;

但是一放到奥运会比赛上,只要没拿到金牌就各种骂,更别说那种决赛都没进的运动员了。

从小小孩子开始培养起,别人想的在学校运动会上跑个第一就可以了,但是国家级运动员都是省市级选拔出来最优秀的天赋苗子,还不敢松懈的每天练习,最后还要每天刻苦训练,这样的路子走出来的孩子,代表国家去参加比赛,拿到不好的名次我们不安慰还要去骂,是我我都想不通,更何况这些才20出头的孩子呢?

真想不通死了,就算是你孩子愿意,作为大人也不想看孩子背负这样大的压力吧!

更何况之前还爆出来说退役之后运动员连自己的生活保障也成了问题,到时候身体、心理双重打击,这样做真值得吗?

就从上面两个条件来说,普通家庭想要进国家队来进名校的路线真的太难了。

 

02/

学专业进名校的路线呢

 

这就是我想说的重点,我们知道各省有各省的加分政策。

比如,我小时候住的地方,有一块的人都姓翦,甚至有的孩子的父亲不姓翦,妈妈姓翦都要求孩子跟妈姓。

为啥?因为这个地方姓翦的属于少数民族,可以加分。

虽然不多,但是10分20分的不也拦住一大批人了吗?

还有初中时,就有班上同学去陆续开始学起了各种专业。

比如美术、声乐、体育、编导等等,以前还有说参加XX奥数考试也有,现在很多这样的政策取消了。

酸奶妈妈在这并不是鼓励大家去钻加分空子,而是正视这些加分项,毕竟在之前听到这些的时候有些家长还觉得这是歪路子,或是骗局。

平时跟着班级一起上文化课,对文化课的要求也比较低,可能平常学习要考个三四百分勉强有个大专三本上,好学校无缘;

但是如果作为专业生你的文化课成绩大概就三百来分,专业课成绩考个两百来分也能上个好一点的本科学校了!

但是作为专业生,也确实需要家里经济的支持。

比如体训生就要在大家复习的时间抽出一个月来去训练,看起来好像住外面宾馆去市里面训练多好多好,实际上我们私底下聊起来发现,每天很早起来热身,接着开始跑,如果女运动员来大姨妈还要吃药或者打针给弄回去,等训练过了/考试过了才能恢复正常的姨妈期,我们都知道这样子比较伤身体。

这些专业上课费用、训练费用、装备费用、日常生活额外开销,都是需要家里支持的。

总的来说一句话,可以学专业进名校,钱要准备好。

这还不说以后专业学校的费用花销,毕竟我刷抖音也看到美术生的白颜料老贵了!

 

酸奶妈咪有话说: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升学路真是无比操心,不过酸奶妈妈还是那句话,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方法,比一味的看重成绩要好很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00后杨倩夺冠:进入国家队被保送进名校,普通家庭可培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