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列子》“两小儿辩日”寓言有感

图片发自App

《两小儿辩日》原文: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翻译:孔子东游过程中,见到两个小娃娃在辩论争斗,觉得好奇,就过去问他们为什么争辩呢?)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翻译:一个小娃娃说:“我认为太阳刚从东方升起的时候离人最近,而中午时太阳离人最远”)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翻译:而另外一个娃娃则认为太阳初升时离人最远,而中午时候太阳离人最近)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翻译:第一个娃娃解释道:“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大的像一个车盖,而中午时太阳就小的像个盘子, 这不正好符合远时看起来小而近时看起来大的道理吗?”)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翻译: 第二个娃娃辩解道:“太阳刚出来时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正好符合离人近的时候热而离人远时候凉吗?”)


孔子不能决也。

(翻译:孔子听完了两个小娃娃的辩解,自己也无法判断这件事情谁说的对)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乎?”

(翻译: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是博闻多识呢? 连这个问题都无法判断” )

------------------------------------------------------------------------

附感慨:也许是因为自己学了理科又学文科的原因吧,往往会有一些奇怪的想法,但也好像更容易探究到事物的“死穴”(本源)。《两小儿辩日》是出自《列子》中的一个寓言故事,当然有道家调侃孔子的味道,不必当真。主要是这个寓言所反映的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中所存在的缺漏。这个寓言中两个小娃娃都是从表面上来认知所辩解的事物,而事物的表象往往容易误导人们的认知,从而得到一些相互矛盾的结论。很多问题往往不能深入思考,用网络流行语来说,就是“细思极恐”。不信我给你说个你认为的“常识”:


我们很多人都听说过“地心说”被“日心说”代替的科学发展历程,而且布鲁诺因此还被烧死了。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这个结论已经被现代科技观察充分肯定。但有意思的是,宇宙的形状是什么样子?宇宙的边界在哪里?目前人类还没有能力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在不知道宇宙形状的前提下能否断定宇宙的几何中心?如果不能断定,那么我们如何否定地球是宇宙几何中心这个观点。当然,这个只是个人的胡思乱想啦,因为本人对天文等科学知识了解很少,所以这种思考也许只是我个人孤陋寡闻的例证而已。也欢迎相关达人留言解答这个对我而言“细思极恐”的问题(*-*)

最后附诗一首

《察本源》

两个童子不一般,大小寒热理据全;

难倒过路孔夫子,挠头搔耳不能言。

世人论理两相难,只因皆在表象间;

跳脱浮华察本源,世事洞彻似神仙。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列子》“两小儿辩日”寓言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