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茶

      居家过日子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被放在生活必备品之中,烟酒糖茶唯茶入选,可见其受重视程度(尤其是以食肉为主的人群)。

        茶按《说文解字》讲“从草、从木”。茶在古蜀人方言中称“苦荼”,《尔雅.释木.槚》:槚,苦荼。郭璞注: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茶,晚取者为茗,或名荈,蜀人名之苦荼。

      郭璞说的茶树是常见的小灌木类,其实茶树也有十几米高的乔木。

      荼是茶的假借字和古体字。清.郝懿行《尔雅义疏》:诸书说茶处,其字仍作荼,至唐.陆羽作《茶经》始减一画作茶。清.顾炎武《唐韵正》:荼荈之荼与苦茶之茶本一字。古时未分麻韵,荼荈字只读徒,梁以下始有今音,又妄减一画为茶字。

      陆羽《茶经.七之事》引华佗《食论》:苦荼久食益。

      茶苦而寒,阴中乏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之根,火降则上清矣。少壮胃健之人心、肺、脾、胃之火多盛,故与茶相宜。老弱者慎茶。

        现今多有附庸风雅者把饮茶当做抬高身价之举,其实对茶所知了了。茶文化在中国被过去的文人墨客搞的繁杂无比,平民百姓很难搞清。其实为解渴补水,用大搪瓷缸子或罐头瓶子泡好,晾凉后一通牛饮,和用那牛眼盅慢慢品,茶的效用还是一样的。

      我对茶的认识和对宗教的理解是相同的,不喜欢不相信,但我们要了解它,因为它被闲人们搞成了一种文化。

      茶的老家是中国蜀地,秦朝统一蜀地后,茶作为一种饮品开始漫延全国。为茶叶贸易流通形成了独特的茶马古道,开始的茶马古道只是针对蒙藏的食肉人群,后来延伸到西亚及俄罗斯。

      近代那些欧洲吃肉的家伙发现茶有助于消化,就竭尽全力引进茶叶。东印度公司从1780年尝试种植茶叶,至1834年方成功。茶叶开始在欧洲人的各殖民地繁殖,今已有60余国出产茶叶。

      现在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尼、土耳其、越南六国的茶叶产量占世界产量的92%。

        茶原产地:中国古蜀地。

        中国茶主产区:西南产区、东南产区、江南产区、江北产区。古黄河以北只有日照、崂山产茶。

        茶的加工方法不外乎: 杀青(炒、蒸)、揉捻、干燥(炒、烘、晒)

        茶按品种和采制方法分六大类:

        一、绿茶(完全不发酵)

        二、黄茶(不发酵但闷黄3天)

        三、白茶(微发酵)

        四、青茶(半发酵)

        五、红茶(全发酵80%)

        六、黑茶(后发酵)

        产量红茶占75%、绿茶占22%、其它占3%。

        国人南方喜绿茶;北方喜红茶、花茶(属再加工茶,基茶多采用绿、青、红茶,加入有香味的花和香料);蒙藏喜红、黑茶。近年南北皆喜青茶。

        茶:据陆羽的《茶经》讲: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

        茶也有很多别称美称,下面列举一二看看古人是怎么忽悠的。

      简单的别称、美称、拟人称:

玉芽、甘草、金叶、甘露、冷面草、嘉木;苦口师、森伯、晚甘侯。……

      拟形的如:茶枪、茶旗、雀舌。

      因古人吟诵而得名者如:

      云华:茶生于山巅云雾处为佳,故称。唐.皮日休《寒日书斋即事》:深夜数瓯唯柏叶,清晨一器是云华。

      云膄:茶生于山间云雾处,故称。宋.黄庭坚《双井茶送子瞻》:我家江南摘云膄,落硙霏霏云不知。

      不夜侯:因茶可提神,后晋.胡峤《饮茶》:沾牙旧姓余甘氏,破睡当封不夜侯。

      余甘氏:茶甘甜,余味无穷,故称。故事出自宋.李郛的《纬文琐语》:世称橄榄为余甘子,亦称茶为余甘子,因易一字,改称茶为余甘氏,免含混故也。

      仙芽:清.胡怀琛《春日寄家兄闽中》:海扇占春信,仙芽问武夷。

      玉爪:茶泡开如鳥爪,故称。宋.杨万里《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

      鳥嘴:因茶状似鳥嘴,故称。唐.郑谷《峽中尝茶》:吴僧漫说鸦山好,蜀叟休夸鳥嘴香。

      先春:早春时茶已吐微嫩芽。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仁风暗结珠琲瓃,先春抽出黄金芽。

      阳芽:宋.周必大《茶》:还向溪边寻活水,闲于竹里试阳芽。

      乳茗:刚冒出幼芽的茶。清.姚鼐《同秦澹初等游洪恩寺》:明朝相忆皆千里,哪易僧窗啜乳茗。

      茗饮:唐.杜甫《进艇》:茗饮蔗浆携所有,瓷瓮无谢玉为缸。

      香茗:唐.白居易《晚起》:融雪煎香茗,调酥煮乳糜。

      涤烦子:唐.施肩吾:茶为涤烦子,酒是忘忧君。

      瑞草魁:唐.杜牧《题茶山》: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

      碧霞:元.耶律楚材《西域从王君王乞茶因其韵七首》:红炉石鼎烹团月,一碗和香吸碧霞。

      …………


      中国茶分六种:绿黄白,青红黑。外国怎么分不知道,估计这东西得和中国接轨,因为我国是茶的老祖宗!

      茶的种类多如繁星,数不胜数,下面按种类简单了解一下。

      一、绿茶:

      分为1、炒青;2、烘青;3、晒青;4、蒸青。

      1、龙井、眉茶、珠茶、细嫩炒青、大方、碧螺春、雨花茶、甘露、松针等。

      2、普通烘青、细嫩烘青。

      3、川青、滇青、陕青。

      4、煎茶、玉露等。

      二、黄茶:

      分为1、黄芽茶;2、黄小茶;3、黄大茶。

      1、蒙顶黄芽、君山银针。

      2、北港毛尖、沩山毛尖、温州黄汤。

      3、霍山黄大茶、广东大叶青。

      三、白茶:

      分为1、白芽茶、2、白叶茶。

      1、主要指银针。

      2、主要指白牡丹、贡眉。

      四、青茶(乌龙):

      分为1、闽北乌龙;2、闽南乌龙;3、广东乌龙;4、台湾乌龙。

      1、武夷山岩茶:大红袍、水仙、肉桂、半山腰、奇兰、八仙;建瓯、建阳等地产矮脚乌龙。

      2、铁观音、奇兰、水仙、黄金桂。

      3、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岭头单枞。

      4、冻顶乌龙、包种、阿里山青心、阿里山金萱茶。

      五、红茶:

      分为1、小种红茶;2、功夫红茶;3、红碎茶。

      1、正山小种、烟小种。

      2、川红(金甘露、红甘露)、祁红、滇红、闽红(金骏眉)。

      3、叶茶、碎茶、片茶、沫茶。

      六、黑茶:

      分为湖南黑茶(安化黑茶)、湖北黑茶(蒲圻老青茶)、四川边茶(南路边茶和西路边茶)、滇桂黑茶(六堡茶、普洱茶)、陕西黑茶(泾渭茯茶)。

      茶的命名多以地域区分,同一种茶,产地不同,也会口味各异。

      为了解茶的家族有多么庞大,只看看绿茶的名贵品种就可见一斑。

      绿茶名贵品种:

      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庐山云雾、六安瓜片、蒙顶茶、太平猴魁、君山银针、顾渚紫笋、信阳毛尖、平水珠茶、西山茶、雁荡毛峰、华顶云雾、涌溪火青、敬亭绿雪、峨眉峨蕊、都匀毛尖、恩施玉露、婺源茗眉、雨花茶、莫干黄芽、五山盖米、普陀佛茶……

      茶的采制頗多讲究,采摘时间上有明前(清明之前)、雨前(谷雨之前)之分。而且采摘要“一早、二嫩、三勤”。茶叶采摘多为少女,没见老爷们儿采摘茶叶,可能因为女人是水做的,与茶有缘。茶农讲:茶叶是个时辰草,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变成草。茶树一般每年可采摘30次。

      茶叶炒制有十大手法:抛、抖、搭、煽、搨、甩、抓、推、扣和压磨。看高手制茶如同看戏法。

      狮峰山上的群体种西湖龙井可谓万茶之首,其盛誉始自乾隆六首龙井御诗和亲封的十八棵御茶树。时过境迁御茶树不知在否?胡公庙前御茶树是真是假?龙井御诗也如同其它万余首乾隆爷的御诗一样无人记得。

      西湖龙井有:狮、龙、雲、虎、梅五个品类,分为特级和一至五级六个品级。

      实际上真正原产地高品级名茶,如:狮峰山龙井、武夷山大红袍等,平民百姓是见不到、喝不得的。

      茶叶生产出来其贮存要千万小心避免霉变和吸附异味,否则就废了!喝过的乏茶晾干后做枕芯,即取其吸味功效。

        有了茶叶想喝到嘴里按讲究人的标准,还要大费周章。用什么水冲茶?用什么茶具?

      古人讲:“天水”最优,“地水”次之,“活水”更下。

      “天水”指的是露水、雪和雨水;“地水”指的是泉水和井水;“活水”指的是江河之水。那时古人还不知道各种水都是由H和O原子组成的,只不过所含杂质不同罢了。但古人也知道泡茶之水要“清、活、輕”,清是杂质少;活是非久贮之水;輕是少含矿物质的軟水。温泉水大多含硫,水质发硬,不可泡茶,所有适宜泡茶的泉水都是冷泉。

      陆羽曾品鉴排定适宜泡茶的十大名泉:

      1、谷帘泉(庐山大汉阳峰南康王谷);

      2、惠山石泉(无锡);

      3、兰溪石下水(湖北浠水县兰溪口);

      4、陆羽泉(江西上饶广教寺,现一中);

      5、扬州大明寺泉;

      6、招隐泉(庐山观音桥);

      7、白乳泉(蚌埠荆山北坡);

      8、洪崖瀑布(南昌洪崖丹井处);

      9、淮水源(河南桐柏县);

      10、龙池水(安徽六安)。


      茶具也多有讲究,泡绿茶宜用玻璃和瓷器皿;泡青茶和部分红茶宜用紫砂和陶器,有利透气;红、黑茶还是宜用铁锅、铜壶煮来大碗喝更显豪气。

      茶中极品现在让那些“专家”们鼓捣到几万元一两!好一点的名茶也要几千到几万一斤。最典型的是把思茅改成普洱,黑茶砖就由几十元暴涨到几万,可惜好景不长,背离价值的价格是维持不住的,普洱茶也如多年前的君子兰一样昙花一现,已成过眼烟云。不知思茅人是否想改回具有历史传承的原名。

      其它的奢饰品也是一样的命运,别看那驴包、狗包的现在卖几万一个,当人们认识到钱装在驴包里也不会变多时,驴包就会回归它的价值。

      其实饮茶这件事是让那些闲的蛋疼的文人给搞复杂了,茶叶本是解渴、助消化、明眼利目、降火的一种饮品,现在要让它陶冶人的情操,纯属扯蛋!饮茶能陶冶情操,吃肉、吃蛋、吃大米饭、吃馒头更能陶冶情操!

      我的经验用木碗、椰子壳泡茶也能喝出龙井、大红袍的味道。

      谨记古人言:茶有百损,独利一目。老弱者慎用茶。


    原上草.庚子初夏于并州

     

     


     

你可能感兴趣的:(说说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