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忠玲:传统的教案需要作出怎样的改变,才可以和新课标匹配呢?

新课标的施行,正在倒逼着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升级迭代。

如果一所学校完全沿用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来拥抱新课标,其违和感可想而知。若是不变脸教案,拿着“老剧本”去演绎“新剧情”,可以想象会出现怎样怪诞的场景。

那么,传统的教案需要作出怎样的改变,才可以和新课标匹配呢?

01

改名称:从“教案”到“助学案”

顾名思义,“教案”是关于教师如何“教”的方案,“助学案”是关于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的方案。

可以看出,教案与助学案是两种不同立场的操作方案。

教案的服务对象是教师、教学管理者,主要是为了迎合领导检查的;助学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是关于学生如何学习的“任务单”和“施工图”。

沿袭多年的教案(备课笔记),基本是以复习导入、创设情境、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归纳小结、布置作业来架构教学过程的。

这样的教案设计,无论每一个教学环节考虑得多么周详,只要是站在“以教为主”的立场上架构起来的,都不会成为新课标落地的理想”脚本“。

之所以传统的教案匹配不了新课标背景下的新课堂,是因为新课堂是素养导向的课堂,学习的内容不再过多逗留于信息的摄取,重在通过创设真实的学习任务,引领学生在解决复杂的情境中,形成高阶思维和人性能力,即形成可普遍迁移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一个基本的判断:再高明的讲授者,都讲不出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时名字决定命运,名字体现立场。改名称的背后,其实是在提示设计者,别在迷恋于做“主教”的设计,而是要潜心于“助学”的设计。

02


改主体:从“教师主体”到“学生主体”


助学活动中,学生是当然主角,教师充当的是“学习教练”。


作为教练,千万别喧宾夺主、越俎代庖,而应该扮演好学习资源提供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活动的推进者、学生学习的倾听者等角色。


围绕主角的喜怒哀乐而展开的剧本才是好剧本,同样围绕学生的学习活动而进行的设计才算得上是助学案。因此,助学案文本的表述方式、叙事主语应该是学生而不是老师。


无论是学习目标的呈现,还是学习任务的设计、课后作业的布置,都应该是描述主角的行为动作。


比如关于学习目标的表述,教师主语的表述是这样写的:“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这样的表述,是教师在前、学生在后的教学场景,学生的学习活动完全受制于教者的操控。


学生主语的表述是这样写的:“欣赏钱塘江大潮的视频,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形成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如果说在学习目标表述上的转换还显得有些牵强的话,那么学习任务表述方式的转换,就特别能看出不同的主体会引发不同的学习方式。


比如在预习《与朱元思书》一文时,有位老师布置这样的预习任务:课前准备,识记以下生字:缥(piǎo)、湍(tuān)、 轩(xuān)、邈(miǎo)、 泠(líng)、 嘤(yīng)、鸢(yuān)、窥(kuī)、柯(kē)。


这个预习任务,是站在教师立场预设的。其实,初一年级学生对其中不少生字已经了然于胸,老师将其已经掌握的东西拎出来学习,显然是无价值的。


同样对生字的预习,有位老师是这样设计的:通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词划出来(10个左右),通过工具学会拼读,并圈出你认为最需要学习的重点词语3-5个,在课堂上进行交流。显然,这个预习任务完成的主体就是学生,且关注到了学生的差异性。

03


改内容:从“小问题”到“大任务”


这些年,纯粹灌输式的课堂已经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以讲授为主的课堂。有不少人认为,“我问你答”的课堂就是启发式学习。于是,课堂出现了“问题层出不穷、追问步步紧逼”的热闹场面。我们需要反思:用问题串联起来、问个不停的课,有多少思维含量?


翻阅一些老师的教案发现,问号成为了高频符号。据统计,最多的课问号能达到300个!这种快问快答的学习方式,我们称之为课堂“快闪”。


如果一个问题提出来,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回答,那肯定是无思维的发问;如果一个问题提出来,学生不需要看文本,也不需要与同伴交流就能有答案,那基本属于初级认知的问题。


碎问的本质是“小”格局。崔允漷教授对这种肢解式小任务学习说过这样一段话:把一只狗分解,先学狗头再学狗身、狗腿,最后学狗尾巴。狗头考了解,狗身考理解,狗尾巴考简单应用。学完了、考完了,但考100分还是不知道什么是狗。

为此,新课标特别强调新课堂设计和课堂实践要回到大单元、大概念、大任务、大项目、大活动、大背景,以“大”格局建构整体学习。


在进行分课时学习设计时,如果回到大单元、大概念进行整体思考,就如同黑夜中头顶上悬挂了一盏明灯,一下子会变得通透。离开了大单元、大概念的设计,很容易“盲人摸象”。


有方向感的助学案设计,特别提倡在每个单元模块开启时,安排一节单元开启课,对单元学习内容进行初步触摸,找到单元对应的大概念,以及基本的学习方法。


分课时的助学设计,主要着力点是找到落实大概念的“大任务”,以形成支撑课堂的“四梁八柱”。


“大任务”一般具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与学科大概念紧密关联。可以说,“大任务”是为落实大概念而生的。二是“大任务”贵在少而精。一般以3-5个为宜,有时很可能一节课只有一个大任务。道家哲学认为,少即多。三是“大任务”具有思维进阶性。由3-5个任务构成的课时任务群,在认知结构上应当先基础性任务再冲刺挑战性任务,实现先初级认知再高级认知的攀升过程。四是“大任务”不纠缠于枝叶性的学习内容,而是要力求整体建构。


一个完整的“大任务”一般由以下三个要件构成:任务内容,即学什么;任务完成方式,即怎么学;完成任务的时间,即学多久。


如,《雁》一文其中的一个“大任务”是这样的:以自己的步调反复、轻声品读文本,标记自然段,对文本的重点内容进行圈画和批注,并给小说加一个结尾,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找到尽可能多的依据,写好学习单后,自觉与同伴交流,并尽可能说服同伴。(时间12分钟)


其中的“标记自然段”“给小说加一个结尾”“找到尽可能多的依据”,这是任务的内容;“自己的步调反复、轻声”“重点内容进行圈画和批注”“自觉与同伴交流,并尽可说服同伴”,这是完成任务的方法提示;“12分钟”,这是时间设定。这样的任务清晰、明了,哪怕老师不在学习的现场,学生也可以照着任务提示去完成。

04


改学法:从“我问你答”到“互学群学”


能够设计出一节课的大任务,只是提供了“以学为主”的课堂基本框架,如果完成任务的方法不改变,仍然沿用老师讲的思维模式,学生仍然脱离不了被动学习的窠臼。


何为学习?《学习的本质》一书中提出:学习就是实践操作,学习就是自我发问,学习就是和现实对质,学习就是与他人对质,学习就是自我表达,学习就是论辩,学习就是建立网络……


在众多关于学习的表述中,“对话”与“实践”是两个重要表征。在传统的教案设计中,一些老师也安排了对话的环节,但对话方式往往表现为师与生之间的线性对话关系,即““师:×××××× 生:××××××  ”的对话预设,这是少数学生参与的对话体验,而多数学生则是他人对话的听众。学习金字塔理论认为,“听讲”模式下信息留存率仅有5%,而“教授给他人”和“立即应用”信息留存率可以达到90%。


我们应该看到,每个学生的深度学习离不开积极的表达。有研究认为:素养是对应于语言表达背后的深层语言规则体系和产生机制。然而,在标准班额甚至大班额的背景下,再高明的老师都无法在一节课上,与所有孩子实现有质量的一对一的对话,通常有超过半数的学生丧失了直接对话的权利。因此,完成任务的方式需要从单一的师生对话,转变为生生、组组、师生等多重对话。


学习活动中的对话,一般分为与客观世界(文本)对话、与同伴对话、与自我对话。如果我们把“与客观世界对话”和“与自我对话”看作是内对话的话,那么“与同伴对话”则是外对话,也就是能听到声音的表达。这里的同伴可能是身边的同学,也可能是作为学习陪伴者的老师。


不难看出,与同伴对话方式最能让每个孩子都获得平等对话的机会,但在传统的教学设计中,“同学”往往被“独学”所替代。因此,我们在预设任务完成方式时,应当把“回到同伴”作为最基本的学习策略,通过“给同伴讲一讲”“在小组内做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展示”等方式,让每个学生都卷入到表达中去。

当然,从“听讲”的舒服模式,切换到“互学群学”的烧脑模式,需要教师在起步阶段进行必要的合作文化培育。比如,如何向同伴发问、如何应答、如何倾听、如何点评、如何总结等,都应该建立相应的规则,那样才可能保障互学群学有礼有序有理地展开。

05


改结构:从“单一结构”到“多维结构”


有人说,结构决定存在方式。助学的结构形式决定着新课标落地的方式。


我认为,一份理想的助学设计应该由“一案三单”构成。”一案“就是助学案,使用对象为教师,主要是教师对一节课或一个学习内容所做的流程设计。“三单”指的是课前预学单、课中共学单和课后续学单,使用对象为学生,是关于三个时间段的学习任务群。


在传统的教案中,很少就预学内容做系统的设计。纵使安排了预习,也只是“把课文读两遍、圈划出生字新词”之类的粗放型预习。预学单的设计,侧重于基础性问题的解决,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学习内容,都尽可能安排在预学单中。当然,预学单宜把提出疑问作为固定的板块,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中共学单就是上述关于课堂“大任务”的清单,重在进行有高阶思维的学习活动,是学生走向深度学习的“支架”,也是呈现学习结果的载体。


一份有良好用户体验的共学单,在任务呈现方式上应尽可能实现多样化,如填写表格式任务、画思维导图式任务、文字概括式任务等;在任务提示激励上尽可能充满人性关怀,如在任务开启时写上“这个任务有点难,你敢挑战不简单”、在任务结束时插入点赞、笑脸标志等,让学生感受到激励的力量。

05


改结构:从“单一结构”到“多维结构”


有人说,结构决定存在方式。助学的结构形式决定着新课标落地的方式。


我认为,一份理想的助学设计应该由“一案三单”构成。”一案“就是助学案,使用对象为教师,主要是教师对一节课或一个学习内容所做的流程设计。“三单”指的是课前预学单、课中共学单和课后续学单,使用对象为学生,是关于三个时间段的学习任务群。


在传统的教案中,很少就预学内容做系统的设计。纵使安排了预习,也只是“把课文读两遍、圈划出生字新词”之类的粗放型预习。预学单的设计,侧重于基础性问题的解决,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完成的学习内容,都尽可能安排在预学单中。当然,预学单宜把提出疑问作为固定的板块,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中共学单就是上述关于课堂“大任务”的清单,重在进行有高阶思维的学习活动,是学生走向深度学习的“支架”,也是呈现学习结果的载体。


一份有良好用户体验的共学单,在任务呈现方式上应尽可能实现多样化,如填写表格式任务、画思维导图式任务、文字概括式任务等;在任务提示激励上尽可能充满人性关怀,如在任务开启时写上“这个任务有点难,你敢挑战不简单”、在任务结束时插入点赞、笑脸标志等,让学生感受到激励的力量。


课后续学单功能相当于传统的作业,但更应注重凸显“用知识”的功能。续学单一般由“基础达标”和“素养提升”两块构成,设立必做题和选做题,实现“分层作业”的理念。在“素养提升”板块,特别强调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经历真实实践,产生个人理解。杜威曾说:“一两经验胜过一吨理论。”


当然,“一案三单”是理想化的学习结构设计,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有很多老师并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研发、印制“三单”。如果没有团队合作力量的加持,难免会出现不可持续的尴尬局面。这就需要学校或一个区域、合作组织一起共创共享。

经常有老师问,有没有一种新模板可以替代原有的课时教案模板?在我的心中,一个理想的课时学习模板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


核心概念——指单元大概念,如《恐龙的灭绝》一文的大概念是“关系”;核心问题——指本节课最值得解决的一个问题,如“恐龙的演化与人类、自然有怎样的关系”;学科概念——指本学习内容可能涉及的到学习关键词,如“说明文、表达方法、说明方法”;学习目标——含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养目标等;学习资源——指学习过程中可能关联到的视频、图表、阅读材料等;探究任务——写清每个任务的内容、完成方式和完成时长;课堂反思——指实施任务学习过程中的成败得失。


需要特别提及是的,在这个模板中,每个探究任务除了要明示任务的三个要素外,还应当将实现这个任务过程中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以及“设计意图”完整地梳理出来。


“教师活动”主要描述学习活动中如何呈现学习情境、提出驱动性问题、设定学习任务类型,是不是在学生出现迷思之处出场纠错、引领,以及恰当运用评价方式与工具持续评价促进学习;


“学生活动”主要描述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开展学习活动的动作行为;


“设计意图”主要说明学习环节、学习情境、学习活动等组织与实施的意图,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障碍,说明环节或活动对目标达成的意义和学生发展的意义,关注课堂互动的层次与深度,揭示学习设计的底层逻辑。

你可能感兴趣的:(林忠玲:传统的教案需要作出怎样的改变,才可以和新课标匹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