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于历史中——“西安易俗社探秘”

初夏的五月天,行走在西安城墙内,去探寻哪些无声的建筑留下来的记忆。

今天我们不登城墙不上钟楼,走入西安钟楼旁一条不起眼的小路,这条路叫西一路,往进走四五百米,有一座民国时期遗留的建筑,它就是在中国戏曲界大名鼎鼎的“易俗社”。

西安易俗社原名“陕西伶学社”,是著名的秦腔科班。创始人孙仁玉。易俗社与莫斯科大剧院、英国皇家剧院并称为世界艺坛三大古老剧社。

巨大的牌匾下记录着历史的轨迹,不光是“秦腔”戏曲的发展史,更是“西安事变”的第二战场。

易俗往事之西安事变

在秦腔的发展史上,易俗社剧场功不可没,而在中国的革命历史中,易俗社剧场也扮演着举足轻重的重要角色。

在方寸舞台间导演的滔天巨变

1936年12月12日,轰动全国的西安事变发生了。在这场事变中,易俗社剧场成为张学良、杨虎城进行西安事变的重要场所,很好的配合扣押蒋介石的军事行动,扮演了历史赋予它的角色,以秦腔的大气磅礴之态,吟唱出西安事变中机智悠远的声韵。

张学良  杨虎城

12月9日晚,距西安事变3天

台上才子佳人,台下瞬息万变

1936年12月9日晚,西安最著名的秦腔剧场易俗社剧场中灯火通明。西北军将领杨虎城正陪同南京政府要员观看名角王天民主演的《柜中缘》。杨虎城的亲信王菊人先生回忆道:“(宋:杨虎城的特务营长宋文梅;孙:张学良的卫队营长孙铭九;张:张学良;杨:杨虎城。)据宋判断,孙是去扣蒋,这问题重大紧迫,得立即决定。可这时张、杨正在请蒋系高级将领在易俗社看戏,并都在那里作陪。汇报后,杨决定马上配合东北军行动。他为不使蒋方人员看出破绽,下令后又去易俗社陪蒋系将领看戏。当夜卫士队两连,包围易俗社并担任扣押蒋系高级将领的任务,同时担任新城至易俗社禁戒,各街口均布双岗。十时后仍无消息,杨从易俗社急回总部问了情况,决定请陕西几位绅士再点几段戏,以延长蒋系将领看戏时间,等待临潼方面消息。他仍回易俗社陪蒋系将领看戏……事后,张、杨决定扣蒋时间不能再拖。十日准备,十一日晚上行动。”戏台上,才子佳人依然在方寸天地中演绎着悲欢离合,浑然不知台下早已暗流汹涌,一场决定国家生死大事的计划差点因为小小误会而夭折。

十二月九日,杨虎城的指挥位置实际是设在易俗社剧场,他三进三出剧场。正可说明他是坐镇在此,遥控着西安城内的军事行动。


12月11日晚,西安事变前夜

千钧一发之机上演兵不厌诈

西安事变前一天,即1936年12月11日,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宴请随蒋介石来西安的军政大员,宴会后在城内易俗社剧场看戏,准备一网打尽。

南京的“贵客”不远千里而来,杨虎城是陕西人又作本省官,尽地主之谊的办法,就是在盛宴之后,请他们尽情领略一下秦腔的风采。在这样一个久负盛名的易俗社剧场来款待南京的权贵,当是名贵的艺术欣赏。

当日的情形,据当年是蒋介石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的曾扩情先生、蒋介石的侍从秘书汪日章、当年的陕西省主席邵力子先生都曾在回忆录中感叹西安事变的“突然”。三人当时均系蒋介石身边的要员,某种程度上讲,他们当时也是西安事变中要“一网打尽”的对象,可是事变前他们毫无觉察。易俗社剧场内两天八小时的盛大演出晚会,真正起到了“掩人耳目”的迷惑作用。

当时形势,只有用易俗社的艺术魔力,才能把这些南京要员“请进”易俗社剧场。一旦入座,他们的生命前程,便在张、杨的掌握之中。因为十二日未到,新的任命未颁,他们仍是客位。客听主便是官场惯例。张、杨是真正的强者,其军事行动的计划,就是在易俗社剧场“画地为牢”,用秦腔的杀伐之声,先将南京要员征服,使他们乐而忘返。然后出其不意,一声令下,先扣蒋介石,再将他们一网打尽。用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巨变,令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爱国主张。

易俗往事之古调独弹

鲁迅在西安易俗社的秦腔缘

《鲁迅日记》:“晚晴。赴西车站晚餐,餐毕登汽车向西安,通行十余人,王捷三招待。”1924年7月7日,新文化运动的领军者——鲁迅坐上了去往西安的汽车,开始了他为期近一个月的西行讲学之旅,并在日记中记录了这次旅途。然而让鲁迅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西安之行不仅结识了众多文坛友人,也使自己与秦腔结下了不解之缘。


连续三天在易俗社看戏

鲁迅多年任教、讲学,并在当时国民政府的教育部、社会教育司里做过担任过职务。而在当时,戏剧本就属于这个部门管辖。因为职务的需要和兴趣的原因,鲁迅对中国戏曲情有独钟。秦腔是中国多种戏曲的鼻祖,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活化石”。鲁迅来到西安,怎能错过这个欣赏“秦风秦韵”的大好时机。

7月14日,鲁迅到达西安,起初还并未对秦腔在意。在开始的三天里,他在讲学之余,游碑林、购古董,饶有兴趣地开始了自己的古都探索之旅。

7月16日,鲁迅受邀来到西安易俗社剧场看戏。对于这位文坛巨匠的到来,易俗社拿出了自己的看家好戏《双锦衣》,演出了全本的上半部分。该戏是著名秦腔编剧吕南仲根据《宋史纪事本末》创作而成,并于1920年在西安易俗社剧场首演。剧中秦腔角色齐全,生、旦、净、丑一一亮相。鲁迅先生观后意犹未尽,第二天又来到这里观看了下半部分。

自此,鲁迅先生便喜欢上了这种流传了上千年的古老艺术,并于第三天,也就是7月18日,第三次来到了易俗社观看了《大孝传》。过足戏瘾的他在当夜的日记里满怀高兴地写下了“月甚朗”,以表达自己的心情。一周之后的7月26日,在他的学生王捷三陪同下,鲁迅又一次来到了易俗社剧场,观看了《人月圆》。据当时陪同鲁迅一同看戏的学生,也是当时被称为“副刊大王”的孙伏园回忆说:“鲁迅先生过去就喜欢戏剧,有欣赏戏曲的能力,因此对易俗社演出的这些节目很感满意。他每次看完演出后,总是给予好评,他感到西安地处偏远,交通不便,而能有这样一个立意提倡社会教育为宗旨的剧社,起移风易俗的作用,实属难能可贵。”


赠匾题字“古调独弹”

1924年8月3日,也是离开西安的前一天,鲁迅在收到讲课费200圆后,本就不富裕的他慷慨地拿出50圆捐给了易俗社,以帮助解决易俗社的戏曲学校和戏院的经费困难。晚上,时任陕西省长的刘镇华在易俗社剧场为鲁迅一行人设宴饯行,这也是鲁迅最后一次来到易俗社观看秦腔。孙伏园回忆说:“那期间,适逢易俗社成立的十二周年,鲁迅先生为了对易俗社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亲笔题‘古调独弹’四字,制成匾额一块赠给易俗社,匾额上除鲁迅先生以周树人的名字署名外,还有我们同行的其他学者多人。今日看来,此匾乃是很有纪念意义的实物了。”

鲁迅先生在社教司工作时,对于外地编演的好剧本,总是要派人去看戏或者要剧团把剧本送到教育部审阅,以便介绍推广。他在易俗社看到了1920年教育部通俗教育研究会奖给易俗社的金色褒状。这个褒状的奖给是和鲁迅自己在教育部门任职时重视戏剧改革有关的。

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鲁迅五次在易俗社剧场观看秦腔,结下了非一般的情缘。时至今日,“古调独弹”匾额依然悬挂在易俗社剧场前厅,成为那段时光的唯一纪念。1996年,文化部组织的“纪念徽班进京二百周年”活动中, “古调独弹”的题词出现在北京吉祥剧院的那一刻,现场如雷的掌声再一次印证了鲁迅先生不但对易俗社、对秦腔情有独钟,更折射出了易俗社精神内涵与新文化运动思想的紧密结合。

回忆那段光辉的秦腔往事

秦腔是中国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千年来承载着多少先辈的艺术之魂。时光流逝,秦腔的那些光辉往事已经逐渐不被人们所熟知,但这依然是历史中重要的一页。1912年,同盟会会员李桐轩、孙仁玉等以“改良社会、启迪民智”为己任,用戏曲为手段,在“移风易俗”的宗旨下,创办了易俗社。秦腔自此不再是一门单纯的艺术,更是起到了辅助社会教育的作用,在历史的岁月中闪亮着它的光芒,并被誉为“世界三大古老的剧社之一”。

西安易俗社剧场,经历了百年的蹉跎岁月,它是跨越了一个世纪的经典,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苍苍古槐与朱门,一个时代的精神就在我们身边,让我们触摸让我们传承。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走于历史中——“西安易俗社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