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自己的不完美》是一本有关心理自助方面的书籍。此书让我了解了我们自身的完美与不完美,不是对与错,是与非的问题,我们没必要去克制或压抑和消除我们人性中的"恶",而是要转化这样的"恶"为一种"善"的动力和哲学。
一、坏习惯不是我们的敌人
"本来,昨天安排好了今天的工作。但突然间不想干了,于是放纵自己,整天什么正事都不想做,只是晃着,玩着手机刷着屏,到了晚上,虽然也没有人指责自己 ,但是自己却很憎恶自己的无所事事。"
亲爱的,你是不是曾经也有这样的经历感受呢?其实坏习惯,只是我们一个人人格的一部分。它也代表着我们内心的需要。所以我们不要和恶习较劲,我们只有和它做朋友,理解它,并接受它,才能够得到更有效的改造。
二、悲伤是完结悲剧的力量
悲伤也是我们常有的情绪之一。如果我们压制它,不接受它,不让它通过心理的途径来表达,那么它就会通过身体的途径来表达。(身体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疾病。)所以当悲伤的情绪来临了。我们别抑制悲伤,当我们尽情悲伤完后,我们会得到释放和升华。因为每一次磨难都是生命的财富。我们需要催化剂来激活和开启我们自身因为种种原因而关闭的部分。打破原生家庭的循环从自己开始,不要想着去改变别人,因为只有自己改变了,周围的一切才会跟着改变。也不要试图通过忘记过去,来寻求解脱,要明白忘记越多,我们失去的也越多。悲伤的事也是我们自己一部分,我们只有接受它,理解它,重做自己的父母,和内在的小孩沟通,才能化解童年留下的磨难。对抗痛苦才是痛苦的主源,痛苦是一个信号,也是一个人人性成长的契机。潜意识的特点是:越想控制它,越控制不了。一个人的潜力无限,但一个人的意识能直接控制范围却很有限。痛苦来了,不要对抗,要接受它体验它,别让消除痛苦的痛苦大于痛苦本身。所以每次挫折事件都是一次机遇,因为它暴露了我们自己的缺点和弱点,而进行自我归因的人会借此完善自己。这样一来,挫折就成了人生的一种财富。
三、愤怒是对愤怒者的保护
我们惧怕愤怒,因为愤怒看上去容易伤害关系,让我们与别人疏远,所以我们常常压抑愤怒。但愤怒是必需的,因为我们既需要亲密关系,也需要保持独立空间,从而保持住自己的个性和判断力,而愤怒是保护独立空间的最有力武器,甚至是唯一的武器。愤怒是对入侵的直接反映。假如你接受自己的愤怒,那么当有人试图与你建立坏的关系时,无论他的借口多漂亮,他都难以得逞,因为愤怒告诉你,他这样做不对。你的愤怒释放后会令他知难而退,而你则捍卫了自己的空间,通过愤怒,你拒绝了一次坏的关系,或者拒绝了一个关系向坏的方向发展。与关系有好坏之分一样,愤怒也有好的愤怒和坏的愤怒。好的愤怒,针对的必须是导致你愤怒的那个人。你对这个人愤怒,你才能捍卫自己的空间。并且愤怒地表达,才会有效果。如果这个人惹了你,你不敢对他愤怒,却把愤怒都发到其他人身上。那么你发泄的再厉害都没有用,因为对象选错了,愤怒也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四、不要内疚,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清白
我们的周围有这样的一类人,他们非常热衷于付出,过分的付出。可是他们却从不索求回报,甚至拒绝别人的任何给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是无私的表现,堪称"圣人"。然而这样的人,最后容易落得别人拒绝与之交往的结局。比如有的妻子,工作出色,在家勤快贤惠,对老公的所有亲戚、朋友都好的没有话说,而且她还不要求老公付出,而是自己一个人里外操持,按说这种妻子应该是大家心目中的好妻子。然而她的丈夫往往还要与她离婚,这在现实生活和影视作品中都有例子。究其原因,这样的妻子只想付出,不愿接受,她的心底其实是害怕一种内疚感,所以她总把一切做得尽善尽美,她自己站在一个高高在上的道德制高点,把内疚感完全留给了她的丈夫,而且就算婚姻失败了,她也可以说:"我已经做得尽善尽美了,一切都是你的问题,都是你不知好歹!
同样,朋友之间也是如此。如果有的朋友老是过多付出而不愿意接受,那么她也同样是将她自己不愿意体会的内疚感完全转嫁给了她的朋友,她会觉得自己仁至义尽,如果以后朋友疏远她,她就会站在高高的位置,谴责朋友,忘恩负义等等。而事实上,谁愿意交一个高高在上的不对等的朋友呢?
不管是夫妻之间还是朋友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需要一种平衡。单纯的让一方只是付出,占领清白感,另一方只接受,承担内疚感。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关系必然不能长久,只有那种乐于付出但也不拒绝接受的关系,才是平等的关系,才是平衡的关系,才能亲密长久。
海林格称,最好的关系是彼此慷慨的付出和坦然的接受,通过这种交换,双方的接受和付出达成的一种平衡,且彼此都感到自己在这个关系中富有价值。
五、恐惧告诉你什么对你更重要
恐惧也是我们情绪之一。不要尝试去克服恐惧,我们越恐惧一件事,那件事背后隐藏的信息越重要。直面内心的恐惧,不要急着去对它做一些改变。聆听内心的声音,就会自动找到更好的答案。而好的改变,也会自然而然的随之发生,会心甘情愿的去做那些正确的事情。
接受自己的命运,承认自己自卑,那么就会变得宽容,对自卑不再敏感,对优秀也不再执着。
不管是身体疾病还是心理疾病。我们都无需恐惧,只需要一些耐心,慢慢来,不能像用激素治疗发烧和安眠药治疗失眠一样,治标不治本。至少,心灵的事,要慢慢来。
恐惧具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因为很多时候,只有恐惧才能强有力的提醒你,什么是最重要的。我们无需去战胜恐惧,恐惧其实是一种力量,引领我们前行。借助恐惧的力量,勇敢的去行动,往往会出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遇。
六、只有在人群中,才能认识自己。
任何一个你在乎的关系,其实都是一面心灵的镜子。可以照出你内心的秘密来。抓住机会,审视自己,理解自己并引导自己走向更好的转变。聆听内心的声音,说不出但又模模糊糊扑收到的信息,跟随自己的声音。内心的声音就是我们的感觉。我们要学会聆听它,并尊重它。如果听不到这种声音,你和潜意识就会出现形形色色的分离。而且一个人只有在与别人相处中才能体现他的存在,所以在与别人相处中我们不仅要遵循自己的内心,而且还要有同理心。这样我们才能越来越幸福,关系也越来越和谐。
七、说出"我接受"让心灵回归自由
所谓接受,就是直面我们人生中的所有真相,深深地懂得,任何事情一旦发生,就不可更改。而且不管多么亲密的人,我们都不能指望他们为自己而改变。没有学会接受之前,我们都会把注意力放在别人身上,期望别人为自己改变一下,那么自己就得救了。但任何一个独立的人都不会按照我们的要求去改变的。所以,这种情况注定会失败。学会接受之后,我们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懂得自己才是自己问题的答案。由此我们开始努力改变自己,并最终获得更大的自由。
亲爱的,抱抱我们自己,让我们坦然接受过去、接受当下、接受悲伤、接受愤怒、接受内疚、接受恐惧、接受关系,宽容自己,才能宽以待人,让我们的身心重归流动。越懂黑暗,越相信光明。
亲爱的,一次生命,是心灵不断成长的过程。只是,对于心灵的转变,我们常处于混沌状态,不知自己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人生阶段。这时我们就需要一个仪式来提醒自己,甚至引导我们自己的转变。仪式能帮我们直面人生,在生活中,我们的人生不断的发生转变。每次转变,我们都需要一些仪式来提醒自己。仪式只是为了告别,而不是为了忘却。简单的仪式让我们和尘世的喧嚣暂时保持一段距离,它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出现不可思议的成长。同时又保证我们不与现实脱节。
亲爱的,抱抱我们自己,给自己一个仪式,开始一段新的征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