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独特“浪漫”

李白的诗与画,是中国文化的两大瑰宝。李白就是诗仙、诗人,他追求卓越完美的人格魅力,把诗歌写进了他的精神世界!他有诗为证:“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在这一天,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踏上了漫漫长夜……”李白一生虽漂泊于外,但他始终把“道”作为生命中最高之境界与追求。

一、诗仙李白是一个浪漫、豪放之人

李白浪漫主义诗人,是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杜甫并称为“诗仙”,在诗歌创作上,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在文学艺术上,李白与杜甫齐名,被称为“李杜”,同时又与韩愈并列为“李杜”。被后人誉为“诗仙”《望庐山瀑布》和“诗史”《蜀道难》是其代表作。在中国古代文学思想中一直都有着浪漫主义色彩:李白就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杜甫是浪漫主义诗人;而李贺是一个浪漫主义诗人。

1、李白的诗歌中,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

李白的诗歌,是一种以浪漫主义为基调,抒发自己对自然山水和政治、人生的看法的诗体,其浪漫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他的诗作中,其诗歌是一种浪漫主义精神在诗歌中大量运用的结果。他的诗歌中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是因为他对政治生活有着极大的热情和向往,并有一定的现实需求和政治目的,他积极地追求着现实生活状态与理想抱负并试图实现二者结合。正是因为这种强烈的现实需求和理想抱负使他创作出一批优美、壮丽、抒情性强、充满浪漫色彩和浓厚时代气息的作品。因此,在唐诗中经常出现李白的“仙风道骨”。例如:“五步登楼观万里云”、“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著名诗歌。

2、李白的爱情观中,有着浪漫主义情怀

在我国古代的文化思想中,人们都追求着爱情,并且渴望爱情的到来,就像孔子所说的“女子无才便是德”,那么李白就在这一点上有着自己深刻地理解与感悟,他认为爱情就是一种享受、一种快乐。而且在《金瓶梅》中有一段话形容女子只要能遇见这样的男子就是人生最大的幸运。在李白看来天下女子都是一样。虽然他和妻子金氏一直没有孩子,但在李白心中都有着对未来的憧憬,有着不同的期望,正是因为这种不同的期望导致了李白对自己的爱情观有着与众不同的看法与追求与想象。

3、李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中,有着强烈的现实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怀

李白曾说:“我今欲游天姥山,暂居天姥山上。会稽徐陵,天姥连天向天舒,势拔五岳摧城拔寨,势凌九霄外,烟霞与孤帆远影里”。在这首《天姥吟留别》中,也可以看出他对大自然无比憧憬与热爱。所以在李白的思想中既有对现实生活、政治的思考和向往,又有对国家命运、民族兴衰和自身命运、时代命运的深刻体认和积极乐观的态度。因此也表现出他对国家民族兴亡有着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历史使命感。《蜀道难》这首诗中也充分体现出了李白对祖国统一大业无比热爱和向往之情。

4、李白的文学思想与文学理想中的生活态度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理想而奋斗

李白的诗歌以浪漫的想象和高超的艺术想象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是一种以想象与意象来表现社会现实和情感的诗歌。从《望庐山瀑布》到《蜀道难》、《再别白帝城》,从《行路难》到《望庐山瀑布》、《行路难》到《行路难四十七首》都可以看出李白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决心以及他心中所希望自己成为一个隐士的决心和梦想。在人生经历上,李白虽是一位浪漫主义诗人,但同时他也有属于自己的独特之处,可以说是一个性格独特的浪漫主义诗人。在诗歌创作上以追求自由为宗旨、以豪放放纵为性格特征、以飘逸潇洒为艺术特色。他在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由洒脱和豪放放纵在当时十分流行,并且这种独特的个性化风格在后来诗人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李白为人情味十足

他一生爱情浓厚,为自己的政治生涯、事业与生活,均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与精力,从“寄兴”中可以看出他对友人之情。“寄兴”就是一种表达他感情世界的方式:既要抒发他内心情感,又要表达自己的政治理想。李白的感情极其丰富复杂,他写过不少情怀诗,其中《送元二使安西》最为著名:“安西近长安,望断天涯路。”《送别二首》(其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送元二使安西》(其二):“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送元二使安西》(其三):“白发蓬头鬓已斑!”《送元二使安西》(其四):“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送元二使安西》:“问君能有几多愁?”“天公应似碧云天!”还有《送元二使安西》是他晚年思乡之作:“故乡地老天荒!”等等。这些情真意切的诗篇皆充满了人情味,反映出李白对人民生活的关切与热爱之情。李白的感情世界就像诗一样奔放无拘无束,自由而又浪漫多变――豪放时洒脱豪迈,深沉时沉郁顿挫;他笔下的人物总是那么迷人动人——热情似火;他那飘逸自如、高歌长啸的形象也总是让人无限神往……然而到了晚年李白生命中的那份悲壮而又凄婉的情感却渐渐消逝了!

1、爱酒

李白喜欢饮酒,他常把喝酒与饮酒结合起来。早在他开始学习剑术的时候,就曾在酒桌上“长歌短吟”;在《与裴中丞书》中曾写到:“李太白者,豪放者也;与裴中丞书云:‘今无酒意!’”由此可见,他对饮酒极其重视。在《早秋忆旧》一诗中写道:“今夕何夕饮?江州司马青池剑。”这是对李白豪饮之举的一种褒奖。在《与裴中丞书》中记载:“酒令诗兴大作,大醉而归……”可见喝醉酒的人是多么“爱酒”!

2、饮酒以求解脱

李白晚年对饮酒非常厌恶,他常与人饮酒作诗。他有个友人叫卢照邻。李白为诗喜欢饮酒,卢曾向他求诗说:“李白爱饮酒,无钱求我书于酒瓮中而已。”而李白曾有个好友叫刘禹锡:“李白为人豪爽有骨气,好饮酒。”这些朋友为诗所倾倒、为诗所感动。诗仙的好友刘禹锡对李白十分仰慕其才华和为人,对李白提出请求并表示愿意帮助。但是当时李白的处境十分困苦和艰苦,为了生活和生存,李白不得不以喝酒来摆脱困境。而此时酒和诗还有着很多的关系。

3、对政治的热忱

李白晚年生活潦倒,政治上受安禄山的排挤,加上自身也有几次被贬。因此李白对政治更加热爱,也更加愿意去实现自己的抱负。李白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他所钟爱的国家和民族,以至于晚年时有“安史之乱”这样一个重大事件,让他产生了不屈不挠的精神。所以当安禄山与唐玄宗一起进攻蜀地时,他也不顾自身安危前去与敌作战。但是李白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安禄山大破天宝,我大踏步走向长安……”晚年的李白虽受贬谪,但他毕竟在思想上还是很清醒的,这也给他以后作品里面出现诸多与社会现实不相符之处创造了条件。

三、李白的浪漫与对“物我两忘”

李白在自己的诗作中也经常对自己精神世界进行自我否定。他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就在一年的前一年,他在与友人聚会时曾这样说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他不是贬低人,而是告诉人们不要对自己过于高估,而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他说:“我在此山中时,一见黄河之水,便心下顿释,于是便有了《将进酒》五言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故以此心行之者少矣!”也就是要淡泊名利,超然物外,这是他在被贬之时所表现出来的态度。

1、与“忘我”有关的浪漫

李白一生最大的成就,就是被唐玄宗李隆基重用,最后在安史之乱中惨遭杀身。在这件事发生之后,李白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他后来写下了许多诗歌来抚慰自己的心灵,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是《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可以说是描写最成功的作品之一。全诗以一种悲凄苦涩的心境结尾,“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从而暗示了自己内心深处对死亡的恐惧和对前途命运的无奈与仿徨。“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归隐山林、飘然于江湖之上。这种情绪在杜甫的诗歌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2、清静无为而“物我两忘”与人生苦闷

李白之所以喜欢清静无为、“物我两忘”的人生态度与他当时的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他在唐玄宗开元年间与白居易、张籍等人共同生活,在诗文创作方面,他与白居易、张籍都有深厚的友谊,同时还与友人们一起开创了“诗仙”的事业。正如白居易在《酬张籍》中所说:“我生在乱世,长于游侠,于文人之间多有结怨。然则见此情形,或不为一诗之讥;或不为一言之失,遂生孤愤。”正是由于社会动荡原因,使他们聚散得不到寄托。而杜甫就更加注意自己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物我两忘”的人生态度。为此他在《蜀道难》一诗中表达了自己“身为七仙女之一”,“我自飘零去不归”的人生感慨。

你可能感兴趣的:(李白的独特“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