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第一》(2):仁本于孝悌

【原文】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翻译】有子说:一个人,如果在家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但却好以下犯上,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不好以下犯上,却好以下作乱,更是未曾有过。所以,君子务求根本,根本稳固,道亦生之。孝与悌这两种品行,不就是仁德的根本道德吗?

【我的理解】

有子,孔子晚年的学生,因酷似孔子,且所说所言,亦酷似孔子的思维。所以在孔子去世后,许多弟子推举有子,假扮老师。此事被曾子否定,而未能行。

此章,讲的是极平易的道理。简单言之,有子是在说,一个人在家有规有矩,在外却好顶撞上司,这种情况少之又少。至于居心叵测,犯上作乱,更是闻所未闻。

君子,在孔子那个年代,并非指有道德的人,本义为国君之子。泛指有爵位有官职,要治理一方的人。

一个君子,自小就要培养,因为将来要子承父业,管理一方。个人德行就尤为重要。

德行之本,依儒家观点,在孝悌之道。

我们须知,道德是群居的产物,是保证秩序的根本因素。道德的产生,最少要有两个人在一起才有意义。所以,儒家治世的立点,与道家自然天成的独活者不同。举例来说,独自抽烟,虽然有害自身的健康,但无关道德。若有他人在场,让别人吸二手烟,则有关社会公德问题。

我们要明白这一点,才能正确看待“道德”。

既然道德是群居的产物,最少要两个人才能生效。故道德的起点,在于夫妻。

然不是每个人都一定有配偶,所以夫妻间的“爱”,并不足以衍生出适合全社会的道德。但每个人必定有父母。且古时候,基本一家生几胎,所以每个人也必定有兄弟姊妹。

对父母讲道德,是为孝。对兄弟姊妹讲道德,是为悌。故家庭的孝悌乃是社会道德的根本。

而孝悌两者,是人之常情,是人本有的内在驱动力。所有孔子才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每个出生之时大体差不多,只是后天的教育和环境,使得人的差距越来越到。

所以,儒家才特别重视教育,重视礼乐,其旨皆在将人固有的道德种子,浇灌施肥,使其扩充。若不扩充,原有的天性,也并无多大意义。

有子所言,君子的修身之本,将来治国处事的根本,皆从家庭始。有子之言,并非叫君子教人要孝悌,而是自己要讲求孝悌。家庭与家族,实则是一个人成长的练习场所。

在家知孝悌,在外,对长者,对同龄人自然有自己的一套相处习惯。这是从家庭衍生的,即为“礼”。

在家知爱,在外知“仁”。有仁心而后有仁政。仁,二人也。即是两人相处,多人相处的最高守则。

君子不可外求,一方面要自省其身,另一方面也要从自家萧墙内,实时操作。

如此,则本固,本固则道立是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学而第一》(2):仁本于孝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