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下而上》和《史记》

#桦·极简精读重生日记27#上周五,跟同学聊天,三个小时。谈职业规划,中年危机。七月以来,我已经进入有意识、有目的的、找比自己优秀的人定期聊天的阶段,听很多人的意见,分析他们的思维模型(心法原则),然后反思自己,建立原则。我发现同学的一些描述是自相矛盾的,我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开始有了判断力。

#桦·极简精读重生日记28#周六,妈妈又生气了。这次我没有被带入情绪,我已经理性分析过她的底层思维:我的一切情绪都是被你们逼的,被环境害的。所以她乐观一段时间,碰到问题就很容易情绪失控。看清楚这一点,我明白,她生气不是我的错,我只用时刻记得我们最初讨论的问题是什么,时刻把她拉回来,她情绪会渐渐平复,就好了,我可以不用跟她时刻共情。事实证明,是这样的。我有了可以让自己保持平静的能力,同时保持爱的能力。我为自己自豪。感谢李源老师。

#桦·极简精读重生日记29#很累。事情完全没有按照我的预期进行。但我很平静。我边收尾边打了个腹稿。我比较适合这样与人相处:1.一对一深入交流;2.下次送礼物,不买水果,尤其不能快递送水果。3.不要一下子给很多人送礼物。

#桦·极简精读重生日记30#史记精读班开班了。花了三个小时完成今天的课程。李源老师有几个核心观点让我认同、印象深刻且有感悟1.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信息随手可得,泛读一本书是没有意义的,要读就选择值得读的经典,精读。方法已经在《高效阅读课》中学过,需要不停实践、练习。感悟:一年死磕4本经典各十遍,不断练习精读法,成长的水平要比一年吃快餐似的读100本书高得多。2.汉武帝开创了皇权的新玩法,重新定义了黄帝。在权力的游戏中,能力是浮云。权力就是站在正义的反面的,不然他的权力不保;在这个太平盛世,李源老师更认可那些远离权力漩涡,给自己创造小而美生活的人。感悟:李源老师的底层思维当然还是理性乐观派,是严父思维模型,是推崇市场经济。他是可以在互联网知识付费的市场上大有作为的导师,让有志学习的任何人都可以听到博导级别的通识课。汉武帝的历史让我明白,原来权力游戏的鼻祖如此,他是如此作为的,可以为我的选择提供现实的判例。我想要职称提升证明自己的学术能力,也想要用职务的升迁证明自己值得被尊重,似乎是太贪婪了。飞将军李广做不到,爱国如李广利做不到,只要在权力游戏中,任何人臣都做不到。我就别理想主义认为自己可以做到了吧。那么,选定自己努力一下能达到的目标,选择自己最想投入热情的一个项目,投入热情,创造一方有自己特色的小天地吧。

#桦·极简精读重生日记31#7月17日,周二。学习自由泳下水练习踢腿第5天。已经可以不借助浮板连续踢腿行进25米了。开始学习之前我就根据自己的经验明确一点自己的原则:尽量不借助浮板,哪怕慢一点学会,也好过摘掉浮板秒变慌。然而第5天我没坚持住,教练让我左手扶板右手贴身练习换气,练了四个来回去掉浮板,就呛水了。1.根源不在板,在腿部力量弱。2.别急着手脚并用,板就好比李源老师给你总结的史记重点,如果没有李源老师的梳理和旁征博引的解释历史背景,单靠自己,你要几年才能看懂史记?so那么排斥浮板。借助浮板练好腿部基本功。再练换气。听教练的。别当杠精。杠精只能让你心绪不宁浪费时间。3.游泳只能在游泳中学会,读书能力只能在一遍遍读与思考中提高。泡进去。而且,要有功利性:我不只是玩玩而已。

#桦·极简精读重生日记32#7月18日,周三。李源老师用“远全中近特”的镜头语言视角解释史记(其实任何书都可这么分析)里背景、故事、人物关系、重点,让我一下子打消了对所有“大部头”书的畏惧,也进一步阐释了他“不存在泛读一说,只有精读”的观点:1.精读第一步先了解作者的五位一体。2.再对照目录和背景信息去除冗余,留下精华;3.根据作者的核心观点(史记的核心观点就在司马迁自己的本纪和一段段短小的“太史公曰”里)把目录文章分为N类,进一步拆分目标书籍,降低阅读压力。这第三步在第一遍读大部头时最好借助李源老师这样的牛人,降低阅读难度,提升阅读兴趣。但不能什么书都等人喂啊。目的是掌握方法,总要找一个自己熟悉的领域开始自己实践方法,自己锤炼自己的心法的。4.逐个击破。

#桦·极简精读重生日记33#今天一下游泳池,就恢复了“杠精本色”,对教练说:还是别用浮板了吧,依赖成习惯,我去掉浮板后一下水就怕水。

教练没直接回答。

教了摆臂动作要领后,默默把板放在我面前:先做一套完整的动作试试。

我照做了。

第二遍游起来时,教练在中途把板拿掉了,我竟然没发觉。停下时,他说:嗯,你果然不用板游得更好,游吧!

然后,然后,30分钟后,我独自用自由泳姿连贯游完了25米,又三个25米。我会自由泳了!

高兴之余,竟然想到了今天李源老师在课上提到的“二八法则”:一切行业中,总是前20%的企业或人获得了了80%的资源和收益;读书也一样,每个领域最有价值的作者只占20%,先找出他们来;每个作者一生写的书,只有20%集中体现了他的核心论点,找出来;一本书,最核心的精华往往只有全书的20%,找对,精读。

所以,难的是“找”,不是“读”。

所以,读史记,更高的境界是读史记之意不在史记,在“找人,找精华”的方法。

初步学会自游泳这个过程,我总共上了六节课,第一节,岸上踢腿;第二节,水中踢腿手臂伸直向前走;第三节,水中踢腿,注意提高频率,头再低两厘米;第四节,水中踢腿,尝试更自然换气;第五节,水中踢腿,右臂贴腿练习换气;第六节,练习摆臂,配合踢腿呼吸,前进!

我发现踢腿就是那20%的精华。当我的身体能记住这20%,就像我的头脑感觉不到却不由自主使用“寻找精华”的方法时一样,换气和摆臂就自然配合,经典之语便不用强记也能脱口而出了。啊哈哈。美好的一天。晚安

#桦·极简精读重生日记34#7月20日周五。戴上浮板,发现了自己的问题:腰不够放松,胳膊摆动不到位,踢腿频率乱。所以游25米就气喘吁吁。

原来浮板的作用不是给人成绩感,是帮人发现细节问题。

就如有人领读是指点迷津,让我明白原来这书应重点读这个。

更重要的是,他们却都代替不了自己一分一秒的苦功夫。

李源老师能将史记中的一些篇章句子信口背出,就如游泳教练可以轻松浮在水面,他们可以“随便怎么解读”,“随便怎么游”。而新入门者却不能天真地以为“不过如此”。

知道自己的细节问题了,接下来要做的不是继续胡乱扑腾,指望自然而然地“随便怎么游”了,指望能把屈原、贾生的故事“随便怎么解读”了。而是,不急,按照正确的方法苦苦练习。

如果一天只有一个小时的时间读书,那就要知道,一个小时只能读5页纸的内容。按照方法读,也是5页,不过是经选择后精华的5页。练习个一年半载,也许能精读好一本书了。要接受这个现实。读书是个苦差事,我只能通过学会一种方法享受更高级的苦。

从此,我是通过极简静读法看经典,进而给自己编教材的读书人。8月6日之前,我的经典书目素材就是:自下而上和史记。预计8月6日,完成我的两个自制“教材”[憨笑]

#桦·极简精读重生日记35#今天套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史记》。不急。按照方法,细细读精华,体会精读方法。今天李源老师课程留的任务是,分析晋文公重耳周游列国与孔子的不同之处。我根据自己有限的了解认为不同之处在于:1.初心不同。重耳是为了躲避国内纷争,去寻找自己认可的人。孔子是负气出走,去寻找认可自己的人。2.目的不同。重耳开始是没有目的的,一直在尝试跟各种人打交道,看到他们的好,“蓄力”。孔子目的明确:找一明君,推行仁政。却一直看到各种不仁不义。“散力”。3.停顿与对抗。重耳停顿的时候是在越来越坚定回去复国的念头,终被秦王帮助回去复国,最终对抗成功。似乎顺理成章。孔子在停顿时,却日渐失望,甚至开始怀疑人生,从对抗世界到对抗自己。其实原文并未读完,不敢肯定这个分析是否合适。权当今日思考记录日后再补充修正。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下而上》和《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