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疗学习笔记(二):何谓精油

精油(Essential oil)是从植物(尤其是芳香类植物)的叶片、花朵、根茎、果皮、种子或树脂等部位,通过蒸馏、压榨或萃取等方法得到的芳香类、挥发性精质。精油是浓缩的植物精质,它是一种有气味的、可挥发的物质。所谓的“精质”,是植物的分泌细胞经过光合作用后,借由各种酶转化而来的多样化芳香分子。简而言之,精油的主要成分是单萜烯、醇、酯、酮、醚等多元的芳香分子,它们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次级代谢物。

植物为什么会产生精油?20世纪的科学研究发现,植物经过几亿年的演化,发展出精油这样类似人类血液的物质,其实并不是为人类所用,而是为了让自己更好地生存在地球上。只不过这些精油在帮助植物产生一定的生理功效时,同时也能带给人类相似的作用。对于植物而言,精油具有这些作用:促进植物的生长与代谢,调节激素,对抗细菌、真菌和病毒,抵御紫外线和盐碱伤害,帮助植株受损部位愈合等。这些功能都是植物数亿年来的演化结晶,而人类也可以善用精油,帮助我们的身心恢复到平衡状态。精油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

精油从何而来?从化学的角度来看,植物产生精油的途径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莽草酸途径、多聚酮途径及甲羟戊酸途径。通过光合作用,植物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释放出氧气和能量(葡萄糖)。葡萄糖经过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丙酮酸,并分解成乙酸和莽草酸分子,最终在酶的作用下形成芳香化学分子的两个基本族群:莽草酸途径、多聚酮路径形成了芳香族类化合物,甲羟戊酸途径则形成了萜烯类化合物。这两类化合物便是精油的芳香分子中最基本的族群。虽然精油是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次级代谢物,但它拥有强大的生物化学疗效。

植物产生精油后,会依据植物本身特性的不同,把精油储存在以下六种不同的部位:1、表皮腺毛,即植物叶、茎或花的表面,有许多细小的“分泌毛”,专门分泌与储存芳香精质,当人的手轻轻触碰,分泌毛上的油曩就会破裂,释放出芳香分子,如唇形科精油,就是从植物的表皮腺毛中萃取而来的。代表精油有真实薰衣草、胡椒薄荷等。2、离生腺囊,即植物的油囊藏在叶片中,所谓“离生”是指油囊与油囊中被组织分隔开来,因此,拿到这类植物的叶片时,必须撕揉开来才能闻到精油气味,萃取难度比表皮腺毛型高一些,桃金娘科的植物多属于这类。代表精油有澳洲尤加利、绿花白千层等。3、离破生腺囊,这在柑橘果皮类精油中很常见,植物果皮中的好几个油囊会打破界线融合在一起,在橙皮表面肉眼可见的无数个大圈,当我们稍微挤压就可以获取精质。芸香科柑橘属果皮精油皆属于此类,是最容易取得精油的植物(价格当然香),代表精油有甜橙、柠檬、葡萄柚等。4、油细胞,有些植物的精油是存储在植物体的油细胞中的,如很多禾本科、胡椒科、樟科植物,代表精油有柠檬香茅、岩兰草、黑胡椒、芳樟、罗文莎叶等。5、离生腺道,即这类植物的精油,是通过体内的油管来输送的,可是这个管状结构外围非常坚固,萃油难度很高,因此需要较长的时间及高气压才能将精油萃取出来。松科、柏科、橄榄科多属此类,代表精油如大西洋雪松、丝柏等。6、表皮细胞,是花朵类精油的主要存储部位,在花瓣表面有一层非常稀薄的油,其实就是从表皮细胞中渗透出来的。但由于太过稀薄,所以萃取困难度极高,所以花香类精油价格都很昂贵。代表精油如大马士革玫瑰等。

关于精油的种类、特性与颜色:全世界植物有几十万种,而有气味的植物只占十分之一。目前能进入商业化种植及萃取精油的香料植物,约有千种。但大多数芳疗师使用到的,不过100-200种左右。不同的精油,粘稠度不同。大部分花草类、叶片类、果皮类精油多如水一样稀薄,流出来非常快,例如甜橙、薰衣草、玫瑰等精油;部分根茎类精油很粘稠,滴出来缓慢,例如岩兰草、穗甘松等精油。另外,同一种植物,不同的萃取方式,也会影响精油的黏度。例如水蒸馏法萃取的姜精油流动性较好,而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的姜精油,由于保留了姜辣素等成分,质地则比蒸馏姜精油更粘稠。

精油的颜色主要受到其芳香分子及植物天然色素的影响,有无色透明、淡黄、橙黄、淡绿、蓝色及褐色等颜色状态。大部分精油的颜色为无色透明,常见的柑橘类果皮类(例如甜橙、红橘),则显现明亮的橙黄色,很多叶片、花朵类精油则从透明、浅绿、浅黄到深黄不等。著名的“四大蓝天王精油”(摩洛哥蓝艾菊、德国洋甘菊、南木蒿、西洋蓍草),它们的花朵是鲜艳的白色和黄色,并不是蓝色,但其精油呈现出独特的深蓝色。这是因为它们经过长时间的蒸馏,其独特的成分母菊天蓝烃被萃取出来,使精油拥有深蓝色的色泽。也有精油在储存过程中,芳香分子产生变化,颜色也跟着改变。没药精油在开启时是无色透明,放置一段时间之后瓶口会凝结成棕红色;广藿香精油刚蒸馏出来是淡黄色,放置的时间越久,会变红,直至暗琥珀色,才算真正熟成。精油的色泽也是辨别精油品质的重要途径之一。

毫无疑问,精油都具有浓烈的气息,但香不香就是另一回事了。更何况,大自然成长的植物并非为了取悦人类感官而存在。很多药用植物,疗愈能力相当强的精油,味道恰恰非常强烈,并不讨好,甚至“臭”。比如茶树、尤加利和缬草等都不好闻,依兰、茉莉等浓度越淡越好闻,浓度稍稍高了,气味就难以接受。所以,我们并不能用“香”来定义精油,但是精油的气味的确是分辨其品质的重要途径,它的气味和人工合成的香精气味有明显区别,只要对比嗅闻一下,便可以分出真伪。

植物精油和合成香精有什么不同?合成香精是一种由人工调配出来的含有数种乃至数十种香料的混合物,且具有某种香气、香型或一定的用途。人们利用色谱和光谱技术,将天然香料的芳香成分分离,并鉴定其结构,再用相应的化学方法生产出具有相同结构的化合物,称之为“天然等同物”,例如玫瑰醚、玫瑰呋喃、突厥酮等。但是,有许多天然化合物的结构过于复杂,合成代价过高,则以结构完全不同而香气基本相似的化合物替代,例如合成麝香、洋茉莉醛等。由于天然香料容易受到品种、产地、产能和气候的影响,成本高,产量和质量不稳定,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因此促进了人工合成香料的繁荣发展,因其品种多,成本低,成为目前日化、食品行业的主流。

那么,植物精油和合成香精有什么不同呢?一方面,植物精油的香气来源于天然植物,完整反映植物本身复杂的气味组成,但合成香精则比较单一,没有天然香料那么圆融、有层次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植物气味大部分都不是真正的植物气味。另一方面,由于芳疗是一种自然疗法,精油成分复杂,其作用机理跟中药一样还未完全明晰。合成香精不具有完整的成分或采用了替代物,疗愈作用无法保证。一些品质低劣的香精还可能对人体有害,容易引发眩晕、恶心、过敏等反应,更是不能直接拿来使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芳疗学习笔记(二):何谓精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