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之省|“懂事”的人就该懂事吗?

忽然一个想法呼之欲出,

驱动着灵魂与身体,

深夜开始码字……




01 “懂事”的标签


很多中国青年人都有着一个明显的标签,那就是“懂事”,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是这个标签?因为这是中国家庭给每一个孩子上的一堂必修课,至少在很多人还是孩子的时候,都会有这样一句话深深印在心底,“以后要听妈妈/爸爸的话,做个懂事的孩子”,如果你做错了事,一定还会听到一句“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方式的标签就这样被贴在了每一代人的身上。






02 何为“懂事”?


相信很多人都在自己漫长的人生中诠释着什么是“懂事”,但是“懂事”到底是什么意思?或许每个人扪心自问后的答案都会略有不同。词典中的官方解释是:“了解别人的意图或明白一般事理”或“指孩子能理解父母长辈的心”。典型的中国式的中庸解释,但是到底怎么做算做到了这个标准,没有人能给一个定论,这就变成了中国人典型的中性词,需要通过人情世故的表达来展现,相信这也是很多并不喜欢这词的原因。


现实中,其实这是个非常难评判的标准,如果你和你的朋友面前只有一颗糖,忽然你脑海中想起爸妈从小教诲说要学会跟别人分享,你让给了你的朋友,他接受了,那到底是送糖的你懂事?还是收糖的你的朋友懂事呢?我相信这会让很多人难以评判,或者说对于一些来说这就是一道送“命”题。



 


03 现实中的“懂事”


上面这个例子只是说了生活中“懂事”的一个缩影,你身边的例子应该也数不胜数,懂事这个事情不但难判断,也很难理解。你经常会在工作中遇到这样的一些场景:


场景一:

妈妈在家做家务,心里特别希望你能帮她,但就是不说,你天生不会察言观色,就是懒在那里不帮忙,最后落下一句“你这不懂事的孩子也不知道帮帮忙”;


场景二:

陪着领导出去办事,经常领导会不经意间向你投来眼色,让你见机行事,理解对了还好,理解错了就是“一点事都不懂,这都办不好”;


场景三:

你已经人到中年,老板想提拔的年轻人,而他正好是你的下属,你让了,可能以后待遇一落千丈,想着上有老下有小,你不想让,同事说你不懂事,占着地方不让年轻人发展;


场景四:

你跟一帮朋友一起上山去采摘,你没少出力,也采的比较多,但是到了分配的时候,别人说要平均分或给你分的少点,你同意就是“懂事”,自己心里不舒服,不同意就是“不懂事”,别人看你不舒服。


这种例子在生活中数不胜数,但是真的你做了一个懂事的人,心里就得到认同了吗?这种大众化的认知绑架,虽然可能让其他人心里舒服,但最后到头来受苦的还是自己。看完这一个个的事例,“懂事”的孩子最后变成了接受了心理负能量的“受害者”,他们的“懂事”,并不能等同于“歉让”,更多的是迁就,也不是“明白事理”而是被社会规则所左右,说到这时,你还觉得自己应该做一个懂事的孩子吗?想想都难。所以,对于“懂事”很多时候不能采取容忍或不知所措的态度,应该明确的表明自己的想法,并且努力说服其他人理解你,而不是去默默的承受,做一个“懂事”的人。



 



04 做一个不那么“懂事”的人


至此,你或许想怼天怼地怼空气的放纵一下自己,在这种紧绷的人际关系中松口气,但是天道有轮回,“懂事”放过谁?在一个社会大环境的认知下,任何一个个体都无法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公众认知,只有希望身边人都能慢慢觉醒,做一个不那么懂事,却又能对得起自己的人,不再让“懂事”的人有说不出的心里苦。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你可能感兴趣的:(黑之省|“懂事”的人就该懂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