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大战是东方羌人部落与西亚外来部落的对决?

华夏民族称以炎黄子孙,以炎帝和黄帝为共同祖先。炎黄的故事以神话的形式散落在各个古史材料中,不成体系又互相矛盾,想要理出所以然来颇为费劲,或者已为不可能。

这样就留下了很大的解释空间,各家各抒己见,言之凿凿,但都难以确证。有人认为炎黄是亲兄弟,黄帝是哥哥,炎帝是弟弟,正符合一民族源头之和谐与纯净的主管愿望。这样的观点依据的是下面《国语》中的记述。

《国语·晋语》:“昔少典娶于有蟜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

但按照后世史家研究,这种说法按历史时间对不上,按神话逻辑对不上。按历史的解释来说,目前基本公认的应该是炎黄对战反映的是两个氏族间的战争,最终信奉黄帝的氏族打败了信奉炎帝的氏族,最终两个氏族融合成为华夏族的祖先。

而从神话的角度来说,炎黄也各自形成了互相对立的神的体系,比如炎帝体系的神包括了蚩尤、祝融、共工、后土、夸父、刑天等。黄帝蚩尤大战、颛顼共工大战、祝融诛杀鯀,鯀的儿子大禹伐共工等,都是反映了两族之间的对抗。

朱大可先生的《华夏上古神系》对此有非常独到的见解。

炎帝是东亚史上最著名的火神,人身牛头,是东亚农耕价值的主要引领者。信奉炎神的氏族姓“姜”,酋邦叫做“烈山氏”,是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羌人,势力范围遍及河北、山西一带,向东达到渤海之滨,控制盐的制作和流通,炎神应被称为盐神。第一代烈山氏首领叫神农,后来与炎神混淆,成了一个神,炎帝神农。

在另一边,信奉黄神的部落们在西亚贵族的率领下,组成了新的部落联盟,叫“有熊氏”,熊应该是能,三足鳖。有熊氏与烈山氏有通婚关系,和谐共处,但后来有熊氏率先背弃两国的盟约,大举侵入烈山氏领土。

第一次炎黄大战,烈山氏败,帮主投降,有部分部落则重新组建烈山氏,保存血脉;

第二次炎黄大战,由榆罔领导,试图一雪前耻,对阵有熊氏首领公孙氏,公孙氏后来迁至姬水,改姓姬。榆罔即是蚩尤,神农和蚩尤其实是炎帝的不同面。蚩尤兵败被杀,头被砍下来,肉被剁成碎片,掺到苦酱菜,给民众食用。通常在鼎上刻的饕餮纹有人认为就是蚩尤的头。蚩尤带血的木枷碎片化成了枫树。原来美丽的枫叶是用蚩尤的血染红的。

作为真正的农耕民族的烈山氏被来自西方的游牧民族有熊氏打败,被迫大举逃迁,其中北方一支融入通古斯族群,南方一支与蛮族融合,成为“三苗”、“九黎”。苗族至今过“蚩尤节”,跳牛首舞,他们认为蚩尤是牛首人身的战神。

读起来倒是有趣,但对于黄帝部族源于西亚一说,很多人恐怕要颇有微词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炎黄大战是东方羌人部落与西亚外来部落的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