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外之山,人外之人——跟着杜保瑞教授学《庄子》

近日学习了《庄子》外三篇:《骈拇》、《马蹄》、《胠箧》,它们属于外杂篇中的“无君派”,即直接抨击现实,追求人性自然的彻底解放。从而批评儒家,觉天下大乱皆因儒家的道德仁义而起。故幻想去仁义、无君王,把文明都去掉,圣智仁义皆屏除。作者认为,礼乐是因人性被曲折,才产生的;而仁义是有意者刻意标榜爱而展露出的虚伪,认为所有后天创造的事物皆是破坏自然的,皆是对自然的伤害。从而产生了一系列的评判与抨击,在此中引发我反思。


一:如果真摒弃仁义,社会真的会变好吗? 不然。人性中含有善恶多面因素而构成一复杂整体,后天因周围环境渲染影响更容易改变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且人人并不相同。而道德礼法的存在,是为了立一个标杆,把心灵成长的外在表达形成了作者所认为的世俗虚伪,其实是心灵到某一种境界时不自觉的外在显露。比如说,真心尊敬一个人,就会向他表示自己的真诚,所以礼也是因为关心。


而仁义更是,是在人心动荡不停时立一个根基,从而让纵驰与红尘中人有了心中所向往的方向,所以决不是约束。而认为其是约束之人,是因其心中并无对天地人生的真实恭敬,如就此类人而言,废除仁义与礼法,每个人随心所欲顺着其人性本然而并无规矩,那岂不是因一块肉而头破血流,因一时之忿伤害己身与他人?让人们返归纯朴并不容易,应该说有些人,终其一生做的工夫无非就是返璞归真。


在面对不确定性之强的人之本性面前,作者提出这样的理论,看似让人悦乐,其实是对社会并无真切关心的。作者认为有了仁义与圣人,就促使了小人去窃夺,但其实就算是没有圣人与仁义,小人未必成君子,坏人未必从良。只是又体现在了不同方面而已。 所以君王失去权位,并不是仁义的问题,而是君权的问题;小人窃夺国家是因人而异的,面对巨大利益之时,有几人能恪守原则?因人心皆存有欲望,能承得住诱惑,便远祸而全身,而若在利益前失了本心,也只是因自己未能守住底线。所以君王失权,小人窃位,皆是因人而异。因在根上见问题病源之所在,而不是在结果枝叶上究其得失。


作者通篇所做比喻皆不是论证,故无法成立其说,。而庄学立场,多以一人为先,对于国家人民之责任承担颇少,而仁义之初心是对人民百姓生活之关怀,若真废除仁义还需在人人返璞归真的前提上,在精神境界,庄学神仙境界中体现,才可有些许切实的研究,更何况在社会之中呢?


二:治国只仅仅凭借一种学派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中国自古传下来的儒释道法,决不是片面性的,而是每一家都有每一家的针对问题,每一家都在解决每一家所面对的历史任务。面对人民百姓生活,立时代民族之根基无非儒;面对生死之大解脱,佛教更为透彻;而治国上,法是必然,必立规则,道学也有极大可取之处。所以治国必是全面性的、多方位的,仅凭仁义是不够的。而历史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学派的完善是具有必然性的,是具有极大历史意义与价值的。


综上所述,庄学打开了人们的现实关怀而对体制提出了更多想法与心意,其初心与原意也是为了社会可以更好,但心中向往纯朴又见世之乱,居山林之中逍遥,其对世之真切意义并不比儒,但在精神上脱离普遍俗世之见却有极大启发。而现世学经典之辈,应见各家不同,见山外之山,人外之人,在多种不同角度深入,以为今之用。


听杜保瑞教授国学经典私塾硕博班《论语》心得——青育

你可能感兴趣的:(山外之山,人外之人——跟着杜保瑞教授学《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