邶风·二子乘舟:悲莫悲兮生别离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

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图片源自网络,图文无关

送别诗是中国诗歌史上不容忽视的存在,追源溯流,可从《诗经》中略窥一二,《二子乘舟》便是其中一首。其情之深,窃以为千古无人出其右。

之所以这么认为,和这首诗复杂的宫廷斗争背景有关。时过境迁,真相早已不可考,权当是分享个故事:

两千年前,卫国都城,宣姜寝宫。

房深风冷,宣姜原本淡漠的容颜满是惊惧。那年的新台之上,她被原是自己公公的国君强占,生活绝望如一潭死水。儿子姬寿和姬朔,成了她活下去的理由。

所以,当姬朔跪在她面前哭诉,说太子从未忘记过夺妻之辱,发誓将来要杀他们灭口之后,宣姜慌了。她无所谓生死,却不能让孩子们无辜丧命。慌乱的她赶忙带着儿子去找宣公求救,却没发现姬朔那一闪而过的笑容。

历史上对宣公的评价很不好,他先是和自己父亲的妾室夷姜有了私情,诞下了后来的太子姬伋,又色欲熏心地霸占了姬伋的未婚妻,也就是自己的儿媳妇宣姜,日日沉溺于色欲,搞得国家乌烟瘴气。

对于长期浸淫在权力斗争中的宣公来说,宣姜始终是他和太子姬伋之间的一根刺,哪怕双方都在回避,还是时时刻刻扎着他的心。面对爱妻声泪俱下的求救,这根刺又深了几分,到了不得不拔的地步。

所以,听完姬朔告的阴状,宣公已顾不得查明真相,他已经老了,保不齐会死在盛年的长子手里。色令智昏,恐惧让人心狠。他气愤地把夷姜喊来,痛骂她教子无方。

姬伋的生母夷姜,就在这天夜里,自缢了。

为免后患,宣公决定要斩草除根。他假派姬伋出使齐国,并让其使用一面特别的旌旗:四马白旌尾。以此为标志,派杀手在路上准备暗杀。

宣姜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是被儿子利用,她只想保护自己的孩子,根本不愿意伤及无辜。得到暗杀的消息后,她连忙让另一个温厚的儿子姬寿去给姬伋送信,希望太子能免此灾祸。 二子乘舟也由此而来:

你俩乘船走了,船儿飘飘远去。

多么思念你呵,心中眷念难除。

你俩乘船走了,船影渐远渐没。

多么思念你呵,切莫遭遇灾祸!

可以想象当时的宣姜是抱着怎样的心情送别。已成为政治牺牲品的她,一心希望孩子们不要被政治所迫害,却最终却成了迫害他们的推手。

故事的最后,姬寿追上了姬伋,奈何姬伋认为这是君命,坚持要出发。面对仁厚的兄长,姬寿决心为弟弟赎罪。送行宴上,他将姬伋灌醉,自己代替他出发,惨遭杀害。姬伋醒来,终于明白事实真相,连忙去追赶弟弟。

他赶到的时候,姬寿已经倒在血泊里。他痛斥:“父亲要杀的是我,与姬寿有什么关系!”杀手一不作二不休,把他也乱刀砍死……

这段历史,《毛诗序》有所记载:“《二子乘舟》,思伋、寿也。卫宣公之二子,争相为死,国人伤而思之,作是诗也。”毛传云:“宣公为伋取于齐女而美,公夺之,生寿及朔。朔与其母诉伋于公,公令伋使齐,使贼先待于隘而杀之。寿知之,以告伋,使去之。伋曰:‘君命也,不可以逃。’寿窃其节而先往,贼杀之。伋至,曰:‘君命杀我,寿有何罪?’又杀之。”


故事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弱点和苦衷,为自己、为他人、为国家,我们无法评判对错,真相和个中煎熬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明白。作为局外人,只希望今生遭受动荡的受难者,来世能获得平和与安宁。

【注释】

⑴二子:卫宣公的两个异母子。

⑵景:通憬,远行貌。泛泛:飘荡貌。景:闻一多《诗经通义》“景读为‘迥’,言漂流渐远也”。

⑶愿:思念貌。

⑷养(yáng羊)养:心中烦躁不安。

⑸瑕:训“胡”,通“无”。“不瑕”,犹言“不无”,疑惑、揣测之词。

微信公众号:古诗文精选,欢迎关注。

你可能感兴趣的:(邶风·二子乘舟:悲莫悲兮生别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