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心事:写稿这天我正在去上海出差的路上,当天往返挺累的,但再忙也不能欠稿。
高考以后,我在那一年的暑假因为无忧无虑、该吃吃该睡睡一下胖了10斤,后来这体重在大学一直没减下来过,只增不减。大学那4年,算是工作以前最后一段总体来说比较轻松的生活状态吧,神奇的是,我居然不是很想家。
32 大学
大一那一年,所有大学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新鲜的。
报道、分宿舍、军训、素质拓展、选课、上体育选修课、社团活动、交水电费、迎新晚会、阳光杯比赛(篮球、炫舞、啦啦操)等等,都让我印象深刻。
在大学,经历了很多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参加迎新晚会表演,第一次进行舞蹈排练,第一次参加啦啦操比赛;
第一次参加学院内的篮球比赛,第一次学会“三步上篮”,第一次当篮球主力;
第一次当“班干部”,被选上了班级的团支书,结识了后来关系一直不错的班长同学,一起做了一些事,也有一些事情没做好;
不是第一次当寝室长,却经历了第一次寝室的卧谈会,第一次在寝室使用违规电器,第一次集体参加最优寝室评选,第一次在宿舍偷偷用电饭锅炒菜……
这些很多的第一次,让我在4年的大学时光里慢慢发掘出了我的兴趣,比如看书、跑步、跳舞、台球、篮球,更让我结识到了很多很多的朋友。
33 篮球
我在大学以前没怎么打过篮球,只是我爸会有一两次带我在公司配的篮球场打一打。我爸是篮球高手,经常和同事一起代表公司去县城打比赛,除了篮球,他还擅长乒乓球、台球、游泳、羽毛球。在他擅长的运动项目里,除了乒乓球,我是真的打不好,其他的都会一些。
其中,台球、篮球就是在大学期间学会的。大一时,由于我选的是文科,班上女生较多,但运动细胞强的女生并不多。筹备一支篮球队要10个人以上,由于人数不够,文娱委员就把我的名字填上了。
当时我连运球都不会,就伙同玩得好的朋友,去篮球班蹭免费的篮球课。蹭课时,那位体育老师对我们的蹭课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除了在蹭课时学会了怎么运球、怎么投篮,同班的男同学会教我们怎么打篮球。在准备学院篮球比赛时,来自海南的一位男同学成了我们专属的“何教练”,他教会了我们什么是“三步上篮”,什么是团队配合。我记得在第一场篮球比赛上,我因为学会了三步上篮,为班级拿下了8分,高兴坏了。
那时候,每次班上只要有篮球比赛,都会有很多同学驻场观看,给场上的篮球队员加油打气。想来,那一年,也是大学班级团结的力量最足的一年。后来几年,由于各有各的事情,考试,实习,找工作,面试,慢慢地,大家也聚不太齐了。
34 打工
上了大学,我回家的日子更少了。
大一、大二那年暑假,我都在肯德基之类的地方打暑假工,原因就是想给自己赚点零花钱。
不知道为什么,上大学期间,我老觉得妈妈给的零花钱不够,有时是800元一个月,有时最多会给到1500元一个月(可能交的费用比较多吧),但还是不够,也不知道钱花到哪里去了。所以就和同学约着暑假一起打工。
我记得刚开始打工那会,肯德基的工作是按8小时的时薪算,节假日会有3倍工资。由于笑容满分、表现良好,每到节假日,总会有我的排班,好的话一天能领240块钱,可把我开心坏了,觉得这就是“高薪”了。
到了大三,我从暑假开始到市里实习,在电视台当实习记者,跟着去一些地方出差、跑一些新闻,写写东西,帮着领导做一些办公室相关的文件整理工作,工作强度并不大。当时,我跟着跑跑行政新闻,去过广东江门等地方出差。2个月时间过去了,我觉得这一类工作不符合我内心对未来工作的期待,就婉拒了我妈继续托人给我介绍电视台相关工作的想法。
我知道我妈是想让我留在离家更近的地方,但我不想随着她的想法走,不想“被安排”。后来,等我找到工作后,她也不再念叨我找工作的事了,开始念叨的事是离家太远、回家太少。
大四那年的暑假,我和同学在外面租房子,找了一份暑期的培训学校兼职的工作,每个人跟着一位正式老师,协助她们批改作业,给孩子们打电话,充当孩子们的班主任,活跃课堂气氛等等。这是我在正式就业前的最后一份实习工作,持续的时间大概是半年。当时挣了多少钱,自己已经不太记得了,只记得那会的钱用得快,基本上都没怎么存下来。
想来,大学期间完全不懂理财、不懂储蓄,只知道花钱、旅游、玩耍,真是可惜。
35 回家
每年寒假,那是必定都要回家的。但因为我没有选择在从小长大的本省上学,而是回了老家湖南上大学,回家的距离就远了。从大一到大二,署假打工,寒假则回家玩,一年算下来,我回家的天数估计只有20天左右。
现在回忆起来,大学期间,我平均每年回家看家人的时间估计也就十多天到二十多天左右,和现在工作几年后比起来,居然没多多少。
结束了在培训机构的工作以后,我在大四的下学期找到了一份新工作。因为这份工作,我从从小长大的城镇来到了深圳,待了半年,后来又去北京坚持了4年左右,但很快就要跟它正式告别。
回想从上大学开始到毕业4年多的现在,我就像是一个固执的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和学习的离家的孩子。除了每个月给家里寄一笔钱,我回家的时长并没有增加,每年大概只有我妈生日、国庆、过年,可以回家几次。但是,我对家的想念与牵挂却一直在增多。
这大概就是人越长大,越念旧、越念家的表现之一吧。我曾经以为,毕业后自己就长大了。直到毕业以后,我发现自己总在某些特殊时刻变得越来越想家,越来越想陪在家人身边,我才知道,其实自己内心深处并没有真正地长大。家,始终是我最温暖的港湾,母亲,就是营造这个港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