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6 教育006

理解現實的時候,場景在我看來最重要。因爲使用何種概念描述現實,那個概念是來自場景的。而如何理解場景,不少時候是基於志向和信念,這是超越事實與邏輯的。因此事實與邏輯的應用,是有局限的。在內省時,經常要掙脫事實與邏輯的束縛。在應接外物時,事實與邏輯是必不可少的接口。

总结人们认知事物的过程

理想与信念——事实逻辑——场景(条件)——抽象思维出概念——个体认为的现实

根据这个过程,不管我们认识理解现实 还是 自我反思,都要从最底层开始,理想与信念的建立是最原始 也是最重要,更是最难改变的。

所以说 个体有了自己的信念之后,要想再改变个体理解事实的方式,就需要从场景出发了。



以下是摘抄自评论

我在中学时期得到的学校的教育就是疯狂的做题,就如虞超先生所说的,老师每个步骤都讲明白,我自己感觉似乎会了,合上书自己从头再来,还是一片茫然。对于这个困惑,学校是用题海战术来解决的,就是通过大量的练习,将每个步骤的解题套路都深入人心,做题时的切入点和方法步骤几乎成为条件反射。所以说很多人说中国学生是死读书、读死书,缺乏对事物的思考,其实是缺少如虞超先生所说的实体、场景和他们之间的关系的思考。一旦题目做出某些改变和调整,死读书的学生并不能相应做出改变,解决的办法就是将这种题型又加入题海中,又做反复训练。所以我高考的时候只会做已知题,就是所谓基础题,还好高考绝大多数也就是这种基础题,少量拉差距的题老师是不让我们做的,告诉我们连思考都不要思考,把时间留下来检查前面的基础题。

就我个人的学习经历来说,初中我读的私立学校,初三因为各位原因转学到公立中学,高中直升本校。我个人是感觉我所读的私立学校教育水平是高于公立学校的。私立学校的老师除了传统的应试教育外还加入了一些素质教育的内容,虽然有限,但是也留下了让你思考的空间,锻炼了一些思考的能力。但是公立学校完全是把学生当机器培养,老师第一节课就告诉你他就是权威,一切都要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做,不要对老师有任何质疑,一切都是为了高考。没错,这就是我高中班主任的原话。

所以高考结束后了我并没有感觉如释负重,反而是茫茫然不知所措,没有了题海我的人生价值在哪?在题海中早已养成了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的惯性思维方式,所有的题就是只有一种特定的定义和套路,面对多元复杂的世界,我更感觉到莫名的恐惧,曾经被奉为圭臬的思考方法和思维方式在之后大学的2年中经常让我陷入自我矛盾中,给我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困扰。

直到我在看了一场围棋比赛的解说之后才逐渐转变,我曾经也学过围棋,和应试教育一样,我的思维方式停留在我这个步棋应该怎么走,我父亲是围棋高手,我请教他时,他会告诉我应该走这或者应该走那,但是我自己独立下的时候依然不知所措,我试着用题海战术的思考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没错,我失败了,围棋的变化太多了,无穷无尽,甚至于电脑都没办法用穷举法来算清所有变化,我又怎么可能背完所有定式掌握所有变化呢,所以我棋力一直无法提高。直到看了那场围棋比赛的解说,那场比赛我依然记忆犹新,是王元老师解说,由孙翔宇7段vs李昌镐9段。名不见经传的孙翔宇在面对名满天下的大高手李昌镐的时候,走出了很多在当时职业棋手认为不好的新颖招法,虽然最后输给了李昌镐,但这些招法背后隐含的思维却得到了解说王元老师的大力称赞,王元老师说围棋是自由天地,大多数事情不要轻易下结论。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开启了我学着自主思考、自主决定的大门。围棋的每一步体现的是棋手的思想,是棋手对于围棋甚至整个世界的理解;人生每一步也是需要自己思考后产生指导思想,由指导思想指导自己的行为和决定,而不一定是由什么伟大人物的思想来指引,可以保持一致,但要是自愿的,一定不能是被强加的。在学习中也是如此,重点学习的是思维方式,提升学习能力,是先掌握工具再来啃硬骨头,而不是老师把硬骨头都嚼碎了再喂给学生吃。一昧的题海战术带来的恶果是思考的松懈,老师总说要举一反三,学生也想举一反三,但是怎么举一反三?老师没说,很多老师自己也说不出来。


我们现在的教育是 摧残教育,如果家长认识到这点,那么要明白 孩子最大的成就不是在学校学到了什么,而是在学校教育后,还保留了什么?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尽量保留。因为学校学的东西,以后还会学到,而孩子失去的东西,今后再也学不到了。比如下面这个流传很广的思考方法就是我们家长应该教孩子的学习 背景!!

思維與現實的映射,以及加減運算對現實的抽象。舉例說明:

有三個人到旅館住宿,服務生說要30元,所以他們一人出10元來付住宿費。剛好今天旅館特價優惠,住宿費減價,只要25元,於是老闆叫服務生把5塊錢找還給三位旅客。可是這個服務生卻私吞了2元,只還3元給他們。

那麼:

三人各出10元 – 服務生還給他們一人1元 = 三人各出9元。

9元 X 3人 + 服務生私吞的2元 = 27 + 2 =29

怎麼不是30元呢?還有1塊錢去哪了呢?

———————————

每一個數,對應現實中的一個實體;每一次加減,對應現實中的一個動作。

首先我們要定義,以誰爲對象研究;其次我們要定義,針對這個對象,加、減運算,分別針對現實中的什麼動作。

我們的研究對象可以是 1. 老板 2. 服務生 3. 三名旅客。我們定義,得到錢是加,付出錢是減。

對於老板,得到30元,付出5元,因此,30-5=25(元)

對於服務生,得到5元,付出3元,因此,5-3=2(元)

對於三名旅客,付出30元,得到3元,因此,-30+3=-27(元)負號表示支出,因此,是支出27元。

對於原題的問題:“怎麼不是30元呢?還有1塊錢去哪了呢?”

我的回答:

1. 你以誰爲研究對象?

2. 你如何定義加減運算?——27+2,“加”這個運算的抽象,沒有現實中對應的動作,故此不成立。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1-16 教育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