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3

西周风雨谁评说(四)

周成王姬诵:前1043~1021年在位,周武王姬发之子,在位期间,西周发生了很多事情,“三监之乱”、“二次分封”“周公辅政”、“营建东都”“桐叶封弟”“肃慎朝周”等。总的来说,期间,挟立国之威,国力蒸蒸日上。

01.  周武王临终安排,真的是在提防着周公旦吗?

成王姬诵即位时,年仅13岁,哪个年代,更何况刚刚克殷建周,稍有不慎,轻则失位,重则失国。好在,武王临终前就进行了详尽的安排,以周公旦和召公奭为辅政大臣,并且以周公旦为摄政,代行天子之位,待成王成人后,再交还王权。

可以想象,武王姬发在做如此安排之时,是何等的感叹人生苦短,若再有数年,即可将周王朝根基扎牢,将太子姬诵教导长大。但是,现实就是如此残酷,他只有将宝押在了四弟周公旦的能力和人品上,押在了召公奭对周公旦的制约上,但历史证明,周武王姬发赌对了。

我们还可以妄加猜度一下,“三监”,就是周武王为了防备万一而设置的,除了监督王子禄父之外,主要在于威慑周公旦。周公旦和管叔鲜,蔡叔度本就不睦,若周公旦真有异心,那么三监是不会答应的,并且分管镐京以西的召公奭凭借其强大的人脉和号召力,也是能够对周公旦形成强大的压力。

综上,周武王坚定地认为:周公旦有能力应对复杂的局面,也有人品能够保证权力的顺序交接,即便有了些想法,看看周围的“三监”和召公奭,也会打消其冒险念头的。

帝王之心,真是非常人可测啊!

2.  “三监之乱”是真的吗?

成王时期的事情,为什么首先要讲一下“三监之乱”呢?

因为这是成王执政后,周王室发生的最大一件事情,也是最早的一件事情,后继的一系列动作,都是在平定了其叛乱的基础上顺序推进的。

《史记·周本纪》记载:"成王少,周初定天下,周公恐诸侯畔周,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与武庚作乱叛周。"

也就是说:武王灭商后,第三年就病逝了,周成王姬诵即位,四叔周公旦辅政天下。对此,管叔鲜(三叔)不悦了,认为周公意欲篡位自立,则唆使五弟蔡叔度、八弟霍叔处共同反对,一时间,刚刚立国的周王室人心浮动,危机四伏。见此情景,王子禄父,也就是武庚,伺机而动,带领商民,勾结东夷,及淮夷的奄国、徐国、蒲姑国等趁机叛乱,周王室一时间风雨飘摇。

周公旦在周成王的信任和支持下,在威望崇高的召公奭的协助下,快速东征平叛,声势达于江南。结果是,管叔、武庚被杀,蔡叔流放,霍叔被贬。《史记》记载:“遂诛管叔、杀武庚。”

平叛行动快捷威猛,让蠢蠢欲动者猝不及防。

《史记》对“三监之乱”的记载很少,相较于其他的重大事件动辄以青铜铭文传世,太过于含糊简略,这是不正常的,应该是历史上对此次的“三监之乱”进行了刻意的隐瞒,我们可以有两个疑惑:

第一、管叔鲜和蔡叔度,是如何作乱的,是周公旦因为管叔、蔡叔疑惑自己的摄政之位,而对其主动镇压,还是管叔、蔡叔果真引兵西进镐京“清君侧”,周公旦不得已出兵平叛。没有说,看来,应该是主动镇压。

第二、管叔鲜和蔡叔度,有可能和王子禄父合作吗? 我认为,根本不可能,因为双方的立场有着根本性的不同,至多是王子禄父看到“公乃摄行政当国。管叔、蔡叔群弟疑周公”,而配合着煽风点火,以待天下变化罢了。但周公干脆趁势将其一并收拾了,而后换上了纣王的庶长兄微子。

看来,“三监之乱”的水很深的!

3.  二次分封的历史意义

经过东征,及平定“王子禄父动乱”,周王室在王畿东部地区的直辖区域更是扩大了,为能够对王室进行有效的拱卫,周成王责成周公旦又进行了第二次分封:

插上一句:据出土的周时期的铭文记载,“三监之乱”中叛乱的王子禄父及追随的殷商遗民,在周王师的打击下,节节败退,带着原商王室国宝鼎尊,一路辗转到了辽东一带,据考证应该是今辽阳东一带。在召公奭的燕国以北,临近原商之方国孤竹国东侧区域驻扎下来,以期能够择机复国。但斗转星移,大势已定,凭其地偏势微,人丁稀落,复国之想只能渐渐淹没在漫漫的岁月中。

再说分封之事:

“三监之乱”后,周王室将殷地一分为二,一部封给了纣王的庶长兄微子启,令其于商的故地治理遗民,奉商祀,为宋国(今商丘),尊封为公爵,微是原殷商时启的封地(今山东省微山湖一带),故称之为微子启。

微子是听话的,在周武王伐纣之前,就因为和纣王政见不合而逃奔岐周。

孔子:"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殷有三仁焉"

司马迁史记》:"微子故能仁贤,乃代武庚,故殷之余民甚戴爱之"

毛泽东:"……微子最坏,是个汉奸。他派两个人作代表到周朝请兵。武王头一次到孟津观兵回去了。然后又搞了两年,他说可以打了,因为有内应了。纣王把比干杀了,把箕子关起来了,但是对微子没有防备,只晓得他是个反对派,不晓得他里通外国"

瞧瞧,只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周王室将殷地的另一部封给了武王九弟康叔,治理殷商遗民七族,为卫国(原商都淇县),封侯爵。

另外,周王室又以此次东征平叛中灭掉的东夷奄国旧地赐封给鲁国,同时被赐以殷民六族。

实际上,是把殷商核心地盘分成了两部分,将殷商之民分成了三部分。

从上述对殷人的二次分封,即可看出为何“周礼”在中华大地影响至深了吧!

——其表达的意思为:我周族也系出名门,上溯到远古时期,出自“帝喾”的次子后稷。而商的先祖,也是出自“帝喾”的三子契,本来就是亲兄弟两个。虽然作为兄弟的商族失德而失去天下,周族顺应天意,拥有了天下,但周族不是靠孔武暴虐,而是以德行政,以独特的“周礼”赢得了天下的爱戴。

你瞧,商亡国后,周族奉行“灭国不继绝”,“以殷治殷”,以纣王之子禄父继续统领殷商遗民,奉商祭祀,仁义到位;即便在“王子禄父叛乱”逃离之后,周族也没有大开杀戮,而是继续分封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令其于商的故地治理遗民,奉商祀,为宋国(今商丘),并且尊封为最高爵位“公爵”。

经过周成王的二次分封,周王室受封国达到71,其中姬姓诸侯为53,被封的姬姓诸侯,大都是文王、武王和周公的后人:

文王的弟弟辈分崇高,被封在东虢、西虢,为公爵;

文王的儿子们被封在管、蔡、郕、霍、鲁、卫、毛、聃、郜、雍、曹、滕、毕、原、酆、郇等地;

武王的儿子被封在邘、晋、应、韩;

周公的儿子被封在凡、蒋、茅、祭。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