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写音乐的祖师爷—高适《塞上听吹笛》

歪解诗词100/052

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今天这首诗写音乐,我觉得是把音乐写到了极致。后世再有写音乐的,无论是构思还是写法都或多或少重复了高适的路。

这首诗是怎么写音乐的呢?

首先,作者先营造了一个意境,这个意境安全、静谧、开阔,“雪净胡天”四个字首先为开阔奠定了基础,冰雪消融,牧马的士兵赶着马群回来了。这说明什么呢?说明此刻边关战事应该有所缓和了,士兵才能放心大胆地牧马,而且很大程度上是我方有所胜利的局面。“月明”二字继续描绘这个意境是夜晚静谧之时,以往严密戒备的戍楼之处有人在吹羌笛,进一步说明了这环境的安全和轻松。

前两句把意境和基调布置妥当了,作者才开始着笔写音乐,但是并不直接写音乐,因为音乐看不见,只能听见,而且音乐有情绪,直接说明情绪的话还会失掉音乐本身的韵味。所以作者的高明之处就在这里,他先将曲名巧妙地融进一个问句,这个曲名今人可能不了解,但在作者那个时代应该是人尽皆知的,这曲子就叫《梅花落》,是一首表述离情别绪的曲子,这是士兵们家乡的曲子,“梅花”“落”之类的字眼一出,人们自然就懂得了诗中羌笛所奏音乐的情感了,根本不用特意直白说明。此为第一层含义,此句还有一层含义是:把音乐实体化为“梅花”的花瓣,让人随之对乐曲的美有了具象化的感受。作者再把这两层含义蕴含在一个问句中,就完全吸引住了读者的心绪,然后顺势回答“风吹一夜满关山”,让读者随着作者的笔触展开想象,不仅继续保持了上文营造的开阔意境,更为这意境赋予了一层唯美,风将梅花的花瓣吹起来,在漫山遍野飘飘洒洒,这柔美和轻盈像是回到了江南的春天。

这首诗写景前两句,写的是实景,营造的意境也是基于现实而来的,后两句写景,写的是虚景,营造的意境也是基于想象,虚实相生,唯美隽永,令人回味无穷。

总之,营造一个意境,加入一些想象是高适这首诗写音乐的主要特点,下次如果你看到一篇写音乐的文章,可以分析一下它是如何着笔的,看是否有高适的影子呢?

你学废了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这是写音乐的祖师爷—高适《塞上听吹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