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策略探究

——观《走向深度的合作学习》视频课程有感

合作学习在小学中高年级是个大热的趋势,几乎成为公开课标准配置,某些常规课堂里也经常出现它的各种变式。去年实习时,我在三年级听过公开课《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老师运用得恰如其分,但因孩子年纪小,因此只是粗浅涉猎;后来,我参与了两次课堂合作学习的执教,分别是四年级上册的《女娲补天》和《繁星》,但也只是作为我的导师所在班级的“合作学习初探”,且感觉效果一般;去翻阅了相关论文,大多是比较空泛的道理——提高趣味性、营造和谐交流氛围等——很少有具体的指导。如何真正让学习有效,我依旧不太明晰。

寒假期间,我利用完整的时间组块听完了《走向深度的合作学习》这个课程,也做了相关笔记。它从前期准备(合作学习的意义、小组组建与建设)、课堂实施(策略方法)、课堂管理、学习评价四个大方面入手,辅以具体的例子,详尽地阐述有关合作学习的理论体系。我在思考如何从这稳固的框架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解决上面的疑惑。经过一番筛选,结合自己的实践经历,我将几点心得记录如下:

1、 牢记开展目的:训练,不是表演

学会合作是个体社会化所必需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无数的例子证明,要想学得更好,必须学会合作。合作学习的设置,旨在训练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比独立学习更愉悦的学习体验,兼顾了提高学习兴趣与获得持续学习动力两个方面。运用得当,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日常增加乐趣与挑战。

但从实际的教学观摩情况看,小组合作容易沦为形式。

部分老师倾向于邀请综合能力强的学生总结本组讨论结果,以求更快扣紧上课主题,顺利把课程推进下去。我在实习时听过一个教研课例《麻雀》,那位老师也采用合作学习。课堂一开始让小组自由阅读课文,派代表说一说得到了什么信息。第一位同学流利地把课文的中心思想说了出来,教师遂引出教学重点。其实如果大部分学生都能在一开始就如此准确地读出主旨,这节课倒不是非得按照计划上下去。

这里的细节有两个启示:一,不要为了用上讨论而讨论,适合安静思考的问题还是应该回归独立学习,讨论用得多容易疲倦;二,同学为了满足老师的高期待,可能会提前对相关材料进行预习,甚至看过教材解析。结论易得,体会结论过程的成就感却降低了。久而久之,可能会出现急功近利的其他表现。课堂是顺利推行下去了,但总体来看,效果还是打了些折扣。

更恰当的做法是,只选一两个值得讨论的问题,学生可以七嘴八舌地讨论出五花八门的答案。教师从中提取概括,正反两面入手讲解,学生会有更深的印象。如果给出的问题太过复杂,还是要再斟酌拆解,不要让小组中的优等生充当了参考答案的角色。

很早之前《学记》就说过:“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2、 关注开展效果:以人为本,关注过程

热闹的课堂容易让教师产生错觉:每位学生都在热切地投入着,学习收到了不错的效果,这个知识点可以过了。但如果没有有效的反馈机制,其实很容易被蒙蔽。课程提醒教师要关注环境创设,从座椅摆放开始,多元呈现任务要求,确保每位同学都明白接下来要干什么。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帮助同学规范良好的习惯,包括学会倾听与表达、能控制讨论音量、看懂共同手势语,以求真正做到人人投入。

不合作的学生也会有,教师如何对待这些学生,决定了课堂讨论氛围和谐与否,也是小组合作能否成功的关键。视频中提到6类不合作的学生,包括拒绝合作者、被孤立者、羞怯者、霸权者、游离者、蓄意破坏者,原因策略各不相同,但万变不离其宗的是,教师要给予足够的课下关注,帮助引导和过渡。正面管教心理学说到,行为反常的背后通常躲着一个受伤的孩子。尝试了解和共情,然后一起想办法攻克,这样的师生情谊会比单纯的“恨铁不成钢”稳固且真挚,更有利于推进后续教学。

今年我执教的班级里有一位比较特殊的小孩,用其他老师的话说是“完美主义者”。如果要把他归类,应该属于第一种,拒绝合作者。他的综合能力很强,但很难容错——考试没有得满分会气愤得撕试卷。英语口语课有小组合作,几乎是每节课下课,我都会收到一些班级纠纷的消息,80%来自于他:上课拒不合作;下课打了同组的同学,因为对方没表现好,等等。

我和他沟通,他有自己的理由:希望同组同学也做好,这样就能一起得小红旗。我很理解他的上进心,并没有批评他,而是和他解释了不同做法的不同后果,让他自己判断。谈话的过程有点类似视频中的【冲突协议】的内容,即,你和谁起了冲突?为什么起冲突?你的感受如何?别人的感受如何?如果这类冲突再发生,你应该做什么?你想对起冲突的同学说什么?每一次谈话最后,他都能明白自己的做法太过偏激,会伤害同学之间的感情,只是控制不住。我知道,一次就完全改正很难,但希望他能对这个不恰当的行为及时做点弥补,比如和被打的同学道歉,以及写一写自己的心情和反思,交由我保管。在接下来的几次冲突中,我同样给了足够的耐心去处理。后来有一次我问他:今天的英语课,你们小组没得红旗,还会很生气吗?他说:不会啊,我觉得还行。

量变终于引起质变了,我也觉得行。

3、注意策略迁移:合作为本,创新学习

小组合作还可以有很多变式,不单指课堂上的小组讨论,课下的学习结盟也可一并纳为此类。

在上学期的复习月里,我在班里创建了“一对一学习进步小组”。找了20位成绩优异且稳定的同学充当小老师,每人配对一位需要帮助的同学,利用课间相互听读或听写。那时为了让同学们有光荣上任的新鲜感,还郑重其事地用精美的卡纸制作聘书,给每一位小老师颁发并合影留念。刚开始的一个星期里,下课氛围很和谐,没有人追跑,没有人爬栏杆,大家都想着快点做完今天的任务。我也乐得自在,不会有很多同学围着我聊天了,多了很多个别谈心的时间。

但到了第二个星期,孩子们逐渐懈怠。有些同学甚至躲着不肯听写,惹得小老师哇哇大哭,这场景是又好气又好笑。我想,外在动力在逐渐消退,可能需要改变下监督和反馈机制了。从监督机制入手,我把原来的结对分为四个大组,每个组加入大组长,也有后备人员。如果今天有小老师没空(缺勤、需要参加活动,或者只是单纯想休息一下),可以礼貌地请大组长或后备人员帮忙(本学期口语交际学到的“请求”可以用到)。这样一来,孩子们有了选择的自由,也有更多交际的机会,效果好了一些。后面顾着复习和考试,也就没再细想如何再改进反馈机制。

视频的最后一部分给了一些评价量表,包括评价维度(合作态度、合作技能)、评价形式等,很详尽具体。我注意到了里面的【出门通行证】及【小组进步分】,想要在新学期试用一下。

【出门通行证】大概的规则是,在学完一个知识点后,留出时间要学生以思维导图的方式呈现学习内容,过关了再离开教室。这需要做很多前期工作,二年级的孩子不会画思维导图,我需要从头教起,而且需要筛选适合画导图的知识点。但它对于巩固知识非常有用,我能及时得到反馈,同时也能减轻小老师的任务量——小同学都是带着90%的知识去接受检验的,这能不比一知半解要易教很多吗?

【小组进步分】的规则是小老师和小同学都要在测验中符合教师制定的进步分数(进步5分以上,或者均达到80以上),全组才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上学期末出现了一种情况,小同学进步到95分左右,小老师还稳定在94分。虽然在创组之初我就和同学及家长们强调了“教是更好的学”,罗马的哲学家塞内加也说:“当你教别人的时候,你就相当于又学了一遍”,这一点的损失倒也不大,但如果有个机制可以同时约束着双方,会是更明显的“双赢”结果。很明显,“小组进步分”可以起到一点作用。

当然,这些只是一个大致的设想,下一步的操作需要再细化。也许又要费一番折腾,还不一定见效多大。但不确定的结果并不能消解它的意义。北方有一句谚语:“不知道哪一片云彩会下雨。”只要云层不断地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总会孕育出甘霖雨露。我们所做的种种教育活动都是播种的过程,每一个都不是“瞎折腾”。说不定哪一招就对哪些学生起了作用,让他爱上学习了呢。

合作学习是个值得一直研究的大话题,它在常规状态下是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及反馈评价全过程的缩影,创新看待后又有不一样的生命力,越细究越丰富。这篇心得也只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更完善的方法仍待探索。

你可能感兴趣的:(合作学习策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