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轶君:向世界的好教育要方法(创新教育)

“成功学”流行多年以后,现在大家都爱谈“失败教育”,认为我们的孩子,过于养尊处优,遇到失败不知如何是好。日常面对困难、挑战的时候表现暴躁、情绪低落:下棋输了,把整个棋盘丢在地上、哇哇大哭,数学题不会做没有耐心,撕掉作业本……到了青少年群体,抑郁症成了时髦病,新闻报道中也会看到,十几岁的孩子起了轻生的念头,甚至个别案例中,一言不合就真的走向绝路。

现在的孩子是不是真的不够坚强?怎样才能让他们更加皮实,压力之下心灵更加强大,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做个积极、乐观的人?

首先,父母得理解孩子为什么在失败面前表现脆弱。

有时候并不是孩子真的不抗打。学龄前的孩子,面对挫折时情绪失控,大哭大闹、躲起来,很可能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限制。他们的情绪无法清楚表达,所以只能用最原始的本能哭和闹来引起注意。语言表达不足,才会转化成为情绪上的风暴,父母不用过分焦虑,应该理解小小孩“有苦说不出”,透过引导和对话帮他们找到问题的核心。

对大一点的孩子,也要在每一次遇到挫折的时候,建立起由情绪转为理性对话的步骤,否则会停留在小时候,因为语言表达限制而造成的情感表达限制,以及与父母沟通的限制。这个步骤我们稍后详细讲。

第二个原因,孩子失败了,表现非常痛苦,也很可能因为他们习惯了即刻获得满足。“我要马上穿进裤子,穿不进去所以崩溃”。“我要我的朋友马上给我玩具,不给就崩溃”。

应对这一点,我们需要训练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大家可能都听过著名的“棉花糖测试”。实验让一个小孩坐在房间里,研究人员把棉花糖放在他面前的盘子上。孩子被告知他将独自留在房间里10到15分钟。如果他在研究员回来之前不吃掉眼前的棉花糖,会得到一共两个棉花糖作为奖励;如果他在那之前吃掉了面前的棉花糖,他将不会得到任何奖励或处罚。这是关于孩子自控能力的测试。长期跟踪报告显示,能够忍住不吃掉面前棉花糖的孩子,长大后在各个方面的表现更好。

在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机会给孩子做“棉花糖测试”。道具不一定是棉花糖,甚至不一定是食物,只要告诉她,耐心等待,不马上得到,就能获得更大的奖励。学习乐器、学习新运动、下飞行棋这种不靠技术,只关运气的棋类,都是磨性子的好办法。还有,听歌的时候,尽量听完整首歌,不允许从一首歌跳到另一首歌,也是一种训练,看动画片连续剧的时候,规定一次看一到两集,而不是额外增加“再看一个!”有能力延迟满足的人,将成为一个有韧性的“失败者”。

第三,您的孩子如果一表现不好就不高兴,或许不是坏事。

说明她对自己有要求,有很高的期待,您可以从中更了解孩子的个性。如果这个孩子很爱赢,很渴望成功,那么您更要留意在各个方面激励她,让她知道,赢和成功需要付出代价。

至于更严重的表现,比如青少年自杀或抑郁,问题的根源要从其他地方找。大多是家庭不和、学习压力大、人际关系紧张、经济困难、恋爱受挫。所有这些都会造成孩子“低自尊”。有些问题可以尽力处理,比如父母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是问题的来源,有些问题需要从其他方面去解决,比如拓宽人生经验,寻找其他可以依赖的情感关系等。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布鲁克斯(Robert Brooks)认为,我们所说的抗挫折,从内在面对挫折的能力包含以下三种能力:

1. 能有效处理日常的紧张和压力。

2. 能从失望、困境及创伤中复原,调整目标,解决问题。

3. 能与他人自在相处,尊重自己和他人。


布鲁克斯教授认为抗挫折的能力,并不是进入社会之前才需要学习的,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每一次互动,都是帮助孩子培养挫折忍受力的机会。

下面来讲讲面对遭遇挫折的孩子,父母日常操作的三个步骤。

首先,是端正态度,不要轻视挫折,也不要刻意制造挫折。

父母很可能出现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种是生怕孩子厌恶学习,或者过早经受挫折,从而过度保护孩子,把困难挡在门外,替孩子解决问题。更糟糕的是,替孩子推卸责任。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孩子摔倒了,说“哎呀,这个地板真坏!怎么把我们宝宝摔了!”还去打几下。

另一种态度是觉得挫折没什么。孩子下棋输了大哭,家长说:“这有什么好哭的!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孩子不会扣扣子,或者穿不进裤子,家长说:“这个都不会!小事情,自己多练练!” 还有更极端的情况,据报道,有的父母为孩子们制造挫折,让他们走过碎玻璃、做危险动作,不但吓坏了孩子,有的还搞到受伤。反而让孩子更加胆怯。

“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这种说法,并不会让孩子马上学会坚强,反而破坏了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抗压抗挫折的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家长不需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用激将法,冷嘲热讽,这只能让他们认为父母不支持自己。

下棋输了,扣不上扣子,穿不进裤子,这些对幼小的孩子来说,的确都是挫折。跟父母在职场上失去一宗生意或被上司骂一顿,对心灵的打击程度是一样的。所以,父母对待挫折的态度,应该是顺其自然的,不刻意制造,但来了就正视它,不忽视孩子的困难。

所以,第二步,当孩子面对困难爆发情绪的时候,父母需要去理解。

给他们一点哭闹的时间,等他们慢慢平静下来,不要硬顶,或者去羞辱他。在这个等候平复的过程中,我不大赞成去转移情绪。有时候可能周围人多,或者在其他人家做客,父母为了尽快平息事端,马上许诺一个礼物,或者掏出手机给孩子看动画片,逗孩子高兴。这样的做法可以理解,用一次两次也无可厚非,但最好不要形成习惯,因为孩子会知道,发脾气就有好处拿。孩子受挫崩溃的时候,尽可能去到一个不受干扰的环境里,让他们自己平静下来。静静地陪着他,也不用马上去开导,这个时候说什么孩子都可能更来劲。

看到有一点点情绪缓和下来的迹象,父母需要见缝插针,给予分析:困难在哪里?我们怎么去克服它?这一步并不容易,尤其孩子很可能情绪反复。但父母要在这个时候克制自己的语调,尽可能以平常、平静的方式正面鼓励,让她看到,困难是可以被克服的。孩子哭闹越凶,其实说明她越渴望得到安慰。即便孩子这一次没有完全听进去,但您做到这一步,已经很好地示范了,如何面对挫折,一下次就会容易一些。

在这个步骤中,大人对失败的分析、对未来的鼓励一定要具体。

我最近跟2020年度香港“杰出学生评选”中获奖的中学生做访问,发现他们都失败过,也都有强大的抗压能力。其中一位的妈妈就说,安慰孩子一定要具体。光泛泛地说“没什么啦,下次会成功”是没有用的。这位妈妈会拿身边人举例子:你看XXX,她也很有天分很努力,你看xxx,个个都用功的,可是聚光灯不一定马上照到她头上。也可以举一个孩子过去成功克服困难的例子,想想自己当时是怎么走过来的。任何失败造成的沮丧,延续至少两三天都很正常。

第三步,在孩子彻底平静,开心了之后,找机会跟孩子“复盘”这件事情。

让她想一想,自己当时是如何突然情绪崩溃,愤怒指数从0急升到10,小脸通红,狂飙眼泪的。摔了哪些东西,为什么这样做特别不好。最后,是如何发现困难是可以被克服的。为什么克服这个困难,她自己变得更强大了。最好鼓励孩子自己做个总结。“复盘”并不着急马上进行,哪怕隔上几天,在孩子心情愉快的时候比较能顺利操作。

以上1,2,3步骤的实施顺利与否,也取决于孩子的年龄和个性。家长也要理解,随着孩子年龄、经历的增加,他会渐渐成熟,小时候的暴躁可以理解,那是他唯一的情绪语言。作为家长,不能急于下结论“我家孩子太弱了!”

面对逆境的应变能力是一个动态过程,而非一种固定的特质,抗挫折能力在任何年龄阶段都可以培养。

那么,平时应该怎样加强孩子扛打能力呢?

心理学家对一群夏威夷孩子做了长达40年的研究,归纳出拥有挫折复原力的人,共同的人格「基础」,是什么呢?拥有稳固的人际关系,拥有爱与被爱的经验。

他们要么跟父母、手足关系良好,长大后也能维持这样的关系;要么有一帮好朋友,经常能够分享人生经历。这种稳固的、充满爱的关系不仅限于人与人之间的保护性关系,还包括人与土地、与自然、甚至与信仰、与祖先、与文化的更广阔的关系。

建立良好的家庭关系和建立更广阔的联系,我在这里提两个具体做法。

第一个做法是放权,多让孩子自己做主,但父母也会很纠结:“对孩子放权到什么程度?”

哈佛大学教授布鲁克斯的答案是:“比你现在可以接受的界线,再多一点。”当小孩感受到自己有决定权,就比较不会与父母陷入权力冲突,更能学会并预料自己做了选择之后遇到的障碍,并且将过程中的挫折或错误视为学习的经验。

幼儿时期父母可以逐渐提供“有限的选择”:要喝橙子汁还是葡萄汁?上床睡觉要开灯还是关灯?这些选择在幼儿能力和认知范围内,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自己有能力做决定。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多和他/她讨论一种问题的多种解决方式,并学习列出每种方式的优缺点及可能后果,提前跟大孩子讨论,当计划执行不如预期,该怎么办?帮助孩子提前预知、准备可能的挫折,让孩子把注意力放在解决问题的面向上,而不浪费精神在无能为力的抱怨中。

第二个方法:建立广泛的联结。如果谈论信仰、文化这些对孩子来说太早太虚,就从兴趣入手。我采访的几名杰出中学生,有两个共同点,一是兴趣广泛。每个人从小都有不止一个,而是两个、三个深入参加的兴趣活动。而且他们有的一个爱好,是辩论或者公开讲演。这些杰出学生都是通过一轮又一轮竞争上来的,并没有单单考察他们的演讲或则辩论能力。为什么他们的特长这般巧合?其中一名擅长辩论的学生李启龙告诉我,无论你从事哪一行,表达与沟通都是必备的技能。无论当你遇到困难,需要向其他团队成员求助,还是作为团队领袖,在失败面前如何鼓励团队成员,沟通能力都成了加分项。

由此我得到启发,父母可以让孩子选择广泛的课外活动尝试,最好其中一两项,是跟人打交道有关的。比如体育中的团体活动,合唱团等等。面对失败,团队作战总比孤军奋战更让人坚强。

如果一个孩子有强烈爱好的事物,跟这种爱好建立连接,往往就可以克服困难。可是,有的家长说不知道孩子喜欢什么。有些孩子到了中学阶段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兴趣怎么办?这很可能是因为知道的选择不够多。如果只知道考大学读法律读医是好出路,而恰恰对这种主流选择不感兴趣,就会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喜欢。其实还有海洋生物学等等,看上去偏门的选择。所以,从小父母如果发现孩子有什么特长,别觉得“那没什么用处”,每个孩子都有天赋,区别就在于有没有足够宽广的眼光去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

跟成年人一样,如果我们可以从失败中学习,将变得更加强大。

那孩子如何从失败中学习?

首先,得让他们失败。

这里说的不是人为制造挫折,而是放手让他们去试。以色列是全球创新大国,我在以色列采访时,最惊讶的一幕,就是一帮十来岁的孩子,个个递上来的名片都是CEO,已经开始创业了!创业内容绝大部分是跟高新科技有关。这个过程当中,迎接他们的一定是无穷的挫折。技术上的难关、推广上的不被认可等等。可是那些孩子劲头真大,在他们的创业中心里面,铺上几张床垫,直接打地铺,睡在那里天天搞研发。这些孩子的家长也担心过,甚至反对过。但是看到孩子们能够自己做主,做到了学业与兴趣平衡,或者最终被他们的热情感动,愿意让他们去试。一位以色列妈妈跟我说,让早一点尝到被拒绝的滋味,是好事。不然他们只能在人为的安全环境里,尝试人造的挫折。在以色列人的文化里,“失败”这个词的概念,不过是“再试一次”。

”第二,分析失败。这是将失败转为成就的关键一步。

之前提到的处理失败情绪三步骤,当中的第三步,等孩子心情转好的时候“复盘”事件过程,帮助他们管理因失败而引起的情绪。那么跟情绪无关的,孩子也努力了,但是没有好的结果,比如,“数学考试没考好”,这类失败,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去认知呢?

斯坦福大学一项心理学研究发现,父母首先得从自己,然后影响孩子去相信一件事:失败不是关于能力。比如,当一个孩子在数学考试中没考好,即便家长的反应是安慰鼓励的,说“没关系,你作文写得很好”,孩子得到的信息仍然是,我数学不好,是时候放弃数学了,作文好就好,而不是从数学考试失败中学到一些经验。所以,关于失败的讨论中,父母不要给予孩子“失败是负面”的信息,不要纠结于能力,而是一起讨论,如何将这件事变成另一件事的起点?任何数学难题,拆解开来,每一步都是可以理解的。可以让孩子看着答案重做其中做错的题目,当孩子认为自己的能力是有可塑性的,会渐入佳境时,他们就会用更积极的方式来应对压力。

这里跟您分享一下,我其实请教过几位知名的与数学有关的工作者,他们说常常听到有人讲自己“数学不好”,但他们认为这种说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如果可以说自己XX不好,那么xx不好就变成可以接受的了。这不过是一种避免去变好的借口。” 这个说法,跟我在芬兰拍摄时,害怕尝试绘画是同一种心态,因为从小认为自己“不会画画”,所以根本避免参与。从今天起,让我们在跟孩子的互动中,把“我学不会xxx”,“我xxx不好”去掉吧。这个对大人,对孩子都一样。

失败中有太多值得学习。比如,孩子为了完成一分钟的影片制作,整整花了十个小时,但其实可以有更简便的方法。父母不要否定,而是可以先赞赏孩子的执着与耐心,然后一起来看看有没有改进工作方法的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一起学习优化工作流程,学习什么是“优先处理”。

在失败面前,父母还可以想想“为什么要达到这个目标?”跟孩子一起重新建立合理的目标,向新的目标去努力,学会及时调整自己。

最后,分享一下英国医生、两个孩子的父亲查特吉博士(Rangan Chatterjee)的补充,他认为做到这一点也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教孩子学会感激。

与其问孩子“今天在学校怎么样”或是“今天你做了什么”这样泛泛的问题,不妨在晚餐时和孩子玩这样一个游戏:

每个人都必须回答三个问题:

1)今天谁做了什么让我感到开心?

2)今天我做了什么让谁感到开心?

3)我今天学到了什么?

这个小游戏有助于孩子学习感激、友善,培养乐观心态,也可能让家长了解到孩子身上不同的一面。

好了,今天我们讲了“失败教育”,如何去理解孩子眼中的“失败”,如何三步走处理面对挫折的情绪,又如何从自主,从建立强烈的兴趣,等等方面,由内心建立起,对抗失败的能力,从此不再说“我xx不好”。下堂课见。

(薇整理 2021.04.15)

你可能感兴趣的:(周轶君:向世界的好教育要方法(创新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