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摘抄与思考61章

六十一章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

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其所欲,大

者宜为下。

【大意】

本章讲述大小国家之间的关系应如何处理。老子认为彼此要实现各自的愿望,小国应谦下,大国更要谦下,这样小国能容于大国,大国能笼络小国,彼此相安。显然,老子反对以强凌弱。

【译文】

大国要象居于江河的下流一样,处于雌柔的位置,这是天下交汇的地方。雌柔常常以虚静战胜雄强,就是因为它安静而处于下面的缘故。

所以大国用谦下的态度对待小国,就可以取得小国的信任;小国用谦下的态度对待大国,也才能取得大国的信任。所以,有时大国以谦下的态度取得小国的信任,有时小国以谦下的态度取得大国的信任。大国不过是要聚养小国,小国不过是要待奉大国,这样大国小国都各自满足了愿望,大国还是应当以谦下为宜。

【我思】

“牝常以静胜牡”老子认为静能胜动。老子的这句话估计是观察动物本能总结的。雌性只要用静,自有雄性以动而来。老子认为两物比较,雌性以静获胜。但我认为,静与动不存在谁胜谁负,适用的事物不同,表现的结果不同。如果一个雄性也是静的,可以说他能胜过动的雌性吗?

“以静为下”众所周知,河水流向低处,低处是静的,河流是动的。河流都汇集与低处。老子总结动不如静,高不如低。

由上所述,老子总结,静和下是优于动和上的。因此由此,举一反三,认为一个国家,无论大国还是小国,只要能保持低下的态度,就是一种胜利。细细想来,虚心谦让,确实会在生活中能有所建树。真的是静下的功效吗?静下真的适用所有事物吗?如果人人都保持静下的态度,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对待入侵者会是什么态度?难倒还要静吗?

静下在遇到强敌的时候,是不是就成了谄媚投降。以此示弱保全。是不是我们常说的投降派卖国贼那些小势力,采用卑下的态度,难倒不是符合老子的理论吗?为什么被人们所鄙视呢?老子讲生存之道,后来有了文化,又开始讲礼义廉耻孔子的那套理论。有时候,为了保持礼义廉耻,是要与生存之道相违背的。我们接受各种文化,有人信老子有人信孔子,说不定,以后还有各种子。不同的文化在遇到某一件事,就会有不同的策略。我们受到别人的冷言冷语在所难免。不是常说,道不同不与之谋,根本不是一样的价值观,有什么好指责的。

哪种价值观是好的呢?这种好是永世的好,还是暂时的好。如果有种价值观,对待任何事都有六十分的成绩,如果还有一种价值观,某些事可以得到百分成绩,有些可以得到零分成绩,我们选择哪一种呢?还是我们随机应变择优选择。没有定性的说法。总之任何文化都有其优缺点,选择任何一种文化,就需要无怨无悔。当然也可以随机应变的改变自己的文化信仰,目的是让优点最大化。这也许是另一种生存哲学。不一定是静下就一定能获胜。

如果大小国还有一点仁慈之心,采用卑下的策略,还是管用的。军事上有这么一种策略,当人数是对方数倍的时候,要采用围而不攻的策略。围而不攻就是一种卑下的策略,防止对方狗急跳墙,主要还是从心理的战胜对方,让对方臣服。小国也没什么势力争斗,要么拼死抵抗,要么投降保命。

采用谦下的策略,各自得到各自的满意结果。如果大小双方都比较拧怎么办。建议由大国开始先放下姿态,卑下的表明决心,小国才会采用卑下的态度。最终达到各自的目的。如果双方势力一样呢?谁先放手呢?自古都是难题。一般是有强大的保护能力的先放手。

说到大国和小国,引申的说点个人看法。假如,一个大国,资源丰富,地广物博,军队强大,人民幸福。这简直就是我们理想国家。在地球的某一端,有一个小国,什么也缺。一个什么也缺的国家下一步会怎么样?穷凶极恶,穷山恶水出刁民。这种小国,往往会利用最后的人力,去掠夺周边国家的资源。掠夺的概率一般是五五开。但实际上与各国的军事力量有关系。穷小国没有退路只能拼命。如果掠夺成功,占领对方领土。资源够用,相安无事。资源用尽,继续扩张。直到穷小国不远万里来到大国城下。大国是该如何是好。战争意味着和谐消失。打的过还好,打不过将是子孙万世的灾难。

我有点能理解美国这种世界警察的行为了。将那些出现战乱问题的小国提前灭掉,防止事态严重化,无法制止。对于那些由于信仰问题而有暴力的国家,会引起整个社会的关注。对于那些因为资源缺乏而引起的暴力行为。我们该怎么办呢?

崇尚暴力,那就提前输入一种和平文化。使之平衡。这是全世界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去想一则卓越的办法。一旦崇尚暴力的信仰深入人心,并不是轻易能改变的。毕竟对于文化有种先入为主的优势,外来文化都是劣势的。尤其是一种文化传承百年,具有深刻的群众基础。若不是太优秀的文化,很难渗透。也许只能逐个洗脑,逐个击破,才能改变整体的文化。

信仰问题是个别的问题,是可以找到解决办法的。但是资源的问题却是无法解决的。一个国家土地贫瘠不结粮食,地下匮乏没有资源。这样的国家要想生存靠什么?没得靠,只能发展军事掠夺他国。对于这类国家的问题,应该引起全世界的注意。因为所有的国家都会面临资源缺失的一天。对于这类国家,没有别的更好的办法, 为了防止暴乱,只能资源供给。有句话,个人发现的资源属于国家。国家发现的资源应该属于世界。资源共享才是世界未来的主流。这样就会出现一种情况,资源匮乏的小国,不用动手,就能获得资源。不给资源就暴动。而大国的人呢,努力工作还要分一部分利益给别人。人们心里会不平衡。也是无奈的办法。希望科技更进步,可以改造自然,可以利用风力水力太阳能。我们资源可持续发展,那种靠救助才能生活的时代,会迟一些到来。

【拾人牙慧-老子今注今译】

人类能否和平相处,系因于大国的态度。

躁动则为贪欲所驱使而易产生侵略的行为。

老子感于当时各国诸侯以力相尚,妄动干戈,因而呼吁国与国之间,当谦虚并容。特别是大国,要谦让无争,才能赢小国的信服。

【拾人牙慧-张其成全解道德经】

每一个人都应采用“下”的态度

【拾人牙慧-闻老子之声】

大国之所以成为大国,同样是因为大国降低自己,保持谦逊的态度,从而以天下领袖的地位征服和引导小国。他还说,若降低自己,保持谦逊的态度,小国也能从大国得到适合自己的很多恩惠。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摘抄与思考6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