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我坐在图书馆后面的湖边,和一个同学喝着啤酒,聊着同学,事业和未来……
不知道是啤酒的缘故,还是那晚风醉人,我说起话来特别的豪气冲云天。指点江山的手势,勘破一切的气度,俯视众生的高傲,被我演绎得淋漓尽致。
也许,那就是年轻气盛吧。
现在想起来,却觉得有点幼稚。我低估了世界,也高估了自己。
毕业之际,就像古代大赦天下之时。罪犯们怀着紧张而兴奋地心情等待着期盼着,似弦上之箭,蓄势待发。
对未来,有太多美好而夸张的想象。然而,现实往往和想象中的天堂相隔甚远。不是现实太残酷,只是我们在学校的围墙内过得太和平安宁了,以为全世界都是如此。
突然面临战火硝烟,有时甚至会怀念被囚禁的日子,至少,还能安稳度日。
就在你兴高采烈地奔向大海时,它一个巨浪打来,你差点窒息,全身湿得像一条刚出水的海带。所有对于盐系浪漫主义童话的幻想都被满嘴咸涩敲碎。
这时,你终于被迫关掉决堤的脑洞,开始真正地认识世界,世界观才真正开始形成。
当然,每一个觉醒的时间都不同,毕业只是个热门时期,并不是唯一时期。
我有时在想,如果早一点觉醒是否更好呢?是否就赢在了起跑线上了呢?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道:
我认为,每个人都有一个觉醒期,但觉醒的早晚决定个人的命运。
从普遍意义上来说,是的。
早一点觉醒意味着你更早地适应这个世界旋转的规律,并且学习着随之运转。
比如:
当你的工作需要没日没夜加班且没有任何加班费时,你不会对工作甚至人生产生绝望的感觉。
当你做不好工作被老板骂的时候,你不会怀疑自己可能是一坨屎,除了被狗偷吃和浇花以外再没更大的用处。
当你挤地铁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上车上不去下车下不来,双腿站到发抖也坐不到一个位置时,你不会丧失继续奋斗的勇气。
当你除了要应付这样或那样的工作之外,还要操心身材皮肤妆容着装内涵精神……一箩筐的事情时,你不会对未来恐惧,幻想自己会变成所有人讨厌的样子,不得善终。
……
可是,黎明之前的黑暗真的可以回避吗?
未必吧。
所有的波澜不惊都来源于此前多次绝处逢生之后。
有句话说得好,该来的总要来。
所以长远来看,不论觉醒或早或晚地到来,那之前的阵痛永远也不会缺席。也正是这痛彻心扉的感受,才在某一天猛然开启你的感知,然后,觉醒了。
觉醒其实很抽象,它不同于睡醒,只在眼睛一闭一睁之间。而是更深刻的,思想和观念上的质的飞跃。
所以,一生中,人会在混沌和觉醒之中来回多次转换,没有一劳永逸的觉醒。
为了不被现状牢狱,我们要不断启程,从一个站点走向另一个站点,从一本书到另一本书,从一种观念到另一种观念……
活到老,学到老。
小时候,我们总被灌输一劳永逸的思想。然而,生活告诉我们,苦难和劳动才是生活的常态。快乐和享受就像糖水中的糖,饭菜中的盐,它是调味料,不可能成为主食,多吃还容易得病。
人的皮肤很宽阔,心脏却很小。
人与外在的沟通应该如皮肤一般开放而灵敏,人的内在应该像心脏一样被好好守护,并且时时吞吐搏击,让混浊的变得清澈,让有益的充斥全身,净化你风尘仆仆的人生,为疲惫不堪提供一丝动力。
所以,觉醒是必须的,无论早晚,无关年龄和职业,亦或人生成就。
值得做的事,永远不怕开始得太迟,重要的是,你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人生究竟是偶然还是必然,大概两者都有。尽人事,听天命。并不是迷信,而是对人生必然性的努力,和对偶然性的尊重。
但行善举,且不问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