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娇娘伯公日消瘦 写聘书姐夫巧换名

        作者:钱大江

        前几天我内侄在溪口家里为我丈母娘整理旧文件、旧照片等物件时,无意中发现了丈人为女儿婚礼书写的请柬,于是将它送到了我家。这是一件多么珍贵的纪念品啊,真要谢谢他的用心!晚上与我的丈母娘谈起这事,便听来了这段我们家族的往事。

请柬

        何邑周,字伯公,与同村的一名少妇不知怎么就对上了眼。有可能是她上山砍柴时不小心拐了脚,就央人让同村的他上门来诊治了几次,看着威武帅气、精通医术还彬彬有礼的伯公不由得心生了一些爱意,奉茶敷药时便多了些暧昧。于是就有了些捕风捉影的流言,这些风言风语被添油加醋后又传到了她丈夫的耳里。

        旧时农村的夫权是很大的,那户人家的丈夫经不起那些热心的邻人挑拨,经过一些争争吵吵后便决议要休妻。何伯公听闻此事心中焦急万分,想着是自己害了别人,大丈夫敢做敢当,即使没做也要替她挡一挡。于是托人上门说让他休给何家吧,无论提出什么条件全都好说。可是那位丈夫本就对给自己戴绿帽的何伯公怀恨在心,便放出话说只有何家不能休,别的阿猫阿狗都无所谓。这下可把何伯公更急得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更别说看病出诊了,壮实的身子骨不知不觉消瘦了不少。

休书

        这天刚好伯公的姐夫从寿昌来走亲戚,看到了小舅子这失魂落魄的样子忙问什么原因,管家先生就一五一十地说给了姑爷听。他听完后微微一笑:“这有何难?”便叫大管家笔墨红纸伺候,稍事思索后就在书桌前开始了龙飞凤舞:

                                  聘书

        久慕令阃惠贤,上孝下慈。晚生今能蒹葭倚玉,虽惶恐至极,实平生之幸。谨以白银五百两,锦锻二百匹礼聘喜婚。从今丝萝共结,桑梓相联;往后门当户对,望衡对宇。

                                                      丁巴同百拜

        写好后就吩咐随身佣人快送到那家府上,并吩咐说如那家同意,就把迎娶之日定在下月初六的黄道吉日。等到迎婚的那天,从寿昌来的全套婚轿仪仗吹吹打打、一路热闹,可接走新娘后在砚岭就散了吹打,只剩轿夫回转溪口直接把新娘子抬进了何家大院。

婚书

        说到这何家大院可有些来头,那是一幢半回字型的二层青砖瓦房,处处雕梁画栋、碧瓦飞甍,每每花石为路、山虎爬墙,但与别家不一样的是整个院落根本没有围墙栅栏。话说伯公兄弟从温州一路逃难到金华道寿昌县的大同溪口,看到这里青山连绵,溪水潺潺,田野肥沃,民风质朴,就决定在此安家落户。一日兄弟俩正踏勘测位,走到一块溪滩荒地边,伯公正向兄弟发问这地方可好,不料此时从芳草地里游出一条青蛇,对着俩兄弟吐了吐信子、点了下头就溜走了。可能这就是天意吧,不几年朱栏青石的何宅就拔地而起了。为了方便那条青蛇的来去自在,伯公硬是没让家人砌起围墙。

        再说那户人家的户主听说载着他前妻的大红轿子绕了一圈最后进了何宅,便气得火冒三丈,第二天一大早就上何宅讨要说法。管家知道后赶紧出来接客,笑眯眯地请他到客厅用茶,没等他开口便从袖子里拿出那封大红婚书,一并解释道:“老爷息怒,这门亲事确是您答应了的啊!”展开那婚书一看,上面清清楚楚写着的是“何邑周”,已然不见了当初的“丁巴同”。

        丈母娘没有跟我说这婚书是应留在那户人家还是有随轿子送回夫家的风俗。不过经我再三分析,觉得这封婚书极有可能是那位识文断字、聪慧异常的新娘子随身偷带出来的。有诗为证: “高山流水觅蹊径,心有灵犀翼双飞。”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娇娘伯公日消瘦 写聘书姐夫巧换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