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孩子制作的第一只板凳非常糟糕,你还是坚持让他(她)继续动手

我突然想到,曾经学过的一点知识。这节知识的内容讲的是,牛顿制作自己板凳的故事。当牛顿把自己亲手制作好的板凳,交到老师手中时。老师说:这世界上还有比这制作得,更糟糕的板凳吗?牛顿说:有。于是拿出了自己亲手制作的第一只板凳。

当然,我不是要在这里抒发什么样的感慨,感慨老师的错知,牛顿的伟大。我只是想把从其中悟出的道理写出来,和大家一同分享,借鉴。

孩子在长到一定年龄阶段的时候,对这个他(她)所看到的世界(社会,自然)有着天生的好奇。他们的好奇来源于,我们内心的好奇。也正因为是这样,我们心灵的好奇,不断为我们人类探索世界,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如果,缺少这份来自我们内心心灵的好奇,我们会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并为之而探索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这份来自于内心的好奇,不断推动着人类世界的认识,也不断推动着人类自身的发展。就像,牛顿对“苹果落地”这一自古就有之的自然现象,内心充满好奇,促使他不断研究。最后,发现了万有引力,并提出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对我们所常见的茶壶涨水,壶盖被不断掀起这个普遍现象,内心充满好奇,并不断研究。终于,发明了蒸汽机。为人类进入工业文明,具备了条件。

史蒂芬孙,发明出世界上第一列火车,并进行试验时,许多人嘲笑这列火车没有马跑得快。事实证明,从前的嘲笑弄错了对象。

好奇心,让人类不断发展,也让一个人不断成长。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自己所开始做的事情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做饭,扫地,洗衣••••••。在人生成长路上,第一次往往是我们的开始,只有迈开第一次这个脚步,我们才能渐渐熟知我们所做的事情,也才可能厚积薄发的积累应该具备的方法,经验••••••。古语“熟能生巧”,意及此也。只有好奇心,能够引发我们对客观事物探求的欲望,

孩子自然对周围的客观事物充满好奇,并有一探究竟的欲望。对于,孩子这样的好奇心和对客观事物的探究欲望,这是很珍贵的,人类具有了这种对客观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文化,科学才会不断发展。

对孩子的这份珍贵的好奇心,探究欲望,我们成年人要给与积极地支持。只有我们不断积极支持孩子对客观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我们才是真正培养了孩子探究的素养。

文化也好,科学也好本就是人类对客观事物充满好奇,并不断探究而成的结果。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对人类或是小范围来讲,对一个人有多重要,可从一个我们非常熟知的实例中得到应证。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三大思想家之一,在他提出大小两个铁球大铁球先落地的概念后,人们在他之后的2000多年里都相信亚里士多德的说法。

在教会提出“地心说”之后,人们从没怀疑过这种学说。

然而,有个叫伽利略的人,对亚里士多德的这个说法产生怀疑。请记住,伽利略的这个怀疑,是始于他的好奇心,正因为他对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产生好奇,继而才是怀疑。于是,便有了一种探究亚里士多德这句话正确还是错误的欲望,所以,采用实验的方式推翻了亚里士多德这句话的错误,也才把正确的事物本身存在的客观正确的道理告之世人。

也是有个叫哥白尼的的人,对“地心说”产生好奇,继而怀疑,然后,通过不断探究提出“日心说”。从而,推翻了教会提出的“地心说”,把人们的认知引到正确的方向。

所以,我们不难看出,对客观事物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对于人类何等重要,对于一个人何等重要。

只有认识到这点,我们才有可能积极支持培养孩子这份珍贵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然而,事实上,我们成年人在这方面有些误知。

孩子,想第一次学扫地,做饭,叠被子•••••••,家长怕这些劳动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为由,间接剥夺孩子第一次的好奇心,也以此为由,家长亲自动手帮助孩子完成本应该由孩子自己动手来完成的事情。

家长所想的是:“哪怕自己再苦再累,也绝不让孩子吃苦受苦,只要他们好好学习就行”。所以,后来出现孩子读到大学,不会亲自叠被子,洗衣服••••••,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是,我们家长大包大揽下出现的直接现象之一,另外,只要孩子学习好就行,在这样心理驱使下培养出来的人才,又是一种什么样的人才。我所听说过一个具体的实例,一个在大学教授物理学的教授,在讲授电路图时,讲得头头是道,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从没亲手在自己家里安装过一盏灯。

这是,我们家长大包大揽,和只要孩子学习好心理去世下出现的最直接的第二个现象。

还有一个,隐性的最不容易被我们察觉的,且是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我们家长的大包大揽,只要孩子学习好就行的心理。我们直接磨灭了孩子对客观事物的好奇心和由此而引发的探究欲望,就算孩子学习再好,没有了对客观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会在他所从事的领域能够有所建树吗?回答是否定的。

我突然想到,王安石《伤仲永》一文。天才的方仲永,为何最终“泯然众人矣”。和家长的错误做法有着直接的关系,换句话讲,本应该是人才的方仲永,最终被父亲弄成庸才。

如果说,孩子的好奇心是造成他(她)对客观事物充满追求的动力,那么,探究则是一种不断地实践活动。

中国有个成语叫“熟能生巧”,熟,就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积累的过程。做什么事,首先得实践,而且是不断的实践,通过实践,才会对所做的事情有所体会,有所感悟,也才可能找到相应的方法,经验,以及技巧。最后,才可能有所创造。

爱迪生,实验灯丝的故事,就是熟能生巧的典型例子。

不是牛顿亲手制作的第一只板凳丑陋,也不是史蒂芬孙发明的第一列火车速度慢。因为,人类所认知探究的事情,一开始都是以幼稚的方式出现,只有不断的探究,越过无数次的第一次,才会慢慢成熟。

木匠师傅制作的第一个家具不会很好看,裁缝师傅缝制的第一件衣服不会缝的很好。正因为,他们都能够成为好木匠,好裁缝乃至师傅,都是不断探究技艺的结果。

尽管,孩子亲手制作的第一只板凳非常糟糕,可还是请你继续让他(她)动手,因为,这里面包含了孩子对客观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是孩子最珍贵的东西。


    让孩子在自然中奔跑,别把他(她)抱得太紧

    自然造就的一切,让人类对它充满好奇,并对它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究欲望。是自然,让人类成就了自身。

    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就是始于人类对自然的好奇。

    尽管,人类不是上帝和女娲所造,我们曾相信万物有神•••••••,这些都是由于我们对自身所处的自然,充满好奇之下的幼稚的认知。也因为,有着这份对自然地好奇,我们人类才世世代代,孜孜不倦的探究我们自身所处的自然。是人类自身不断的探究,才使得我们自己推翻了我们幼稚的认知,一步步走向正确的认知。

    自然之于人类的馈赠,除给予人生命之外,还给了我们无尽的好奇,探究,乃至智慧。凭借,自然赋予我们的一切,人类在自然的怀抱里孜孜不倦探究,我们正确的认知。

没骂你    只有,人类对自然有着崇高的敬意,人类才能远行。人类的生生不息,对自然探究孜孜不倦。

    人,生于自然,长于自然,对自然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依赖,好奇,探究。

    自然的山,水,花草,鸟语,天空,白云,蓝天,太阳日月星辰••••••,对我们有着足够的吸引力。

    自然中所蕴含的奥秘,是无尽的宝藏,需要用人类充满智慧的头脑去发现。自然里有着哲学,文学,艺术,或是我们能够感知发现,也有现在还没感知发现到的许多美好的东西。曾记得有人说过,自然中无处不文学,以此类推自然当中无处不哲学,不艺术••••••。自然中的一片树叶,一滴水,一丝风••••••,就是文学,哲学,艺术••••••。

我们所熟知的自然景物,能够为人类的文化,科学提供多少不竭的源泉。就是对布满日月星辰的太空,有着强烈的好奇,古代才有了“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或许,我们头顶上这片神奇的太空,对人类有着足够的吸引力,也能够激发起人类足够的好奇心。人类才能不停步的对它进行探究,终在20世纪登上月球,把“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变成证明人类探究实践的结果。

自然创造的人类,本身就对人类有着足够的吸引力,这份吸引力往往激起人类对自身起源的好奇心,也继而才会不断探究自身的起源。上帝造人,女娲造人,神猴造人••••••,无一不证明人类早期对自身起源问题的探究。本身这样的结果,并无法让人完全承认它的正确性,或是这种探究的结果并没有真正接近自然本身的真相,找不到结果的真相,人类探究的脚步永远不会停止。于是,达尔文对自然不懈的探究,最终提出进化论观点。

我们曾对自身所生活的地球充满好奇,迈开了探究的脚步。早期人类认为,地球是被一只大乌龟托在自己的背上,也得出了“地心说”。和人类探究自身起源问题一样,这些说法并没有接近事情本身的自然真相。所以,人类从未停止过探究的脚步,最终提出正确的观点。

自然中,一只翩飞的蝴蝶,足够引起人们对文学,哲学,艺术的创造和遐想。

一丝风,或许就是一首动听的音乐,一曲或缓或疾的旋律。

一滴水,就是一首清新的诗歌。

一片凌空飘飞的雪花,就是一段空灵飘逸的舞蹈,带给人无尽的享受。

••••••。

法布尔研究自然界中的昆虫,继而写出充满趣味的《昆虫记》。人类,对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动物,展开研究,继而有了专门介绍各种动物的节目《人与自然》。

登上高山,你便有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慨;看到浩瀚大海,你会顿生“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博大胸襟;••••••,这一切,足以给人无尽的感慨与遐想。

我在想,生于自然中的人类,就有理由亲近自然,就有理由在自然中奔跑,感知自然带给我们的一切,让自然的一切激发我们心灵深处的好奇心,从而扬起探究自然的风帆。

孩子,对自然从小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好奇心,探究欲望。一片树叶,足够引起他(她)对自然的好奇之心;一片凌空飘飞的雪花,足够引起他(她)对舞蹈的遐想;一滴水珠,足够让他(她)聆听所蕴含的韵律;鸟语花香,足够让他(她)感悟自然的美丽,••••••。

自然对于孩子来说,首先是个乐园。

我想起了鲁迅笔下的百草园,还有许多人写的童年时期的小河、树木,钓鱼,登山,滑雪,捕鸟••••••。凡是,童年时期每个人都亲近自然,在大自然中尽情奔跑。长大后,童年的这一切自然成为了,每个人一生中做无法忘怀也是最为珍贵的记忆。

现实中,我看到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

    现在的孩子,被人为的和自然隔离开来。

这当中,我们日益壮大的用钢筋混泥土构筑起来的城市,把孩子拘泥在另外一片天地中。    我曾看过央视里播放的一则公益广告,老师本想让充满朝气的孩子,用绘画的方式描绘自然的颜色。可结果,孩子们的画作里除了一片灰色和从烟囱里冒出的浓烟之外,什么颜色也没有。

这可以起我们足够的思考,也可以引起我们足够的焦虑,以及一种沉重的负罪感。在孩子的画作里,本应该描绘的自然的颜色是五彩缤纷的,然而,事实上自然五彩缤纷的颜色,被钢筋混泥土的颜色和烟囱里冒出的浓烟所取代。这么一种环境,你让生活在其中的孩子要描绘出这以外的颜色,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从小处而言,家长工作忙碌,孩子学业过重,也都是导致孩子被和自然隔离开来的原因。家长工作忙碌,带孩子时间过少,只能在孩子2岁时将孩子放到幼儿园。这确实大大减轻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孩子也可以在幼儿园学到一些东西。可这儿有个问题,孩子放在幼儿园,被用围墙圈起来的幼儿园限定在一个相对狭小的范围,除了幼儿园那片狭小的天空,又要到哪里亲近自然。

幼儿园的孩子,除了能唱几首学会的歌,跳段刚学会的舞蹈之外,心灵是否聆听到大自然里那些奇妙的声音了呢?

现在的孩子,被学业紧紧压住,平时在学校苦读,放假又被家长学这特长,那特长。根本没有时间亲近自然,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现实当中的悲哀。

人类社会中的知识,来自我们对于自身社会,人类自身行为心理和自然不断的探索和积累。我绝想不到,会有坐在房间里就能够探索社会,人类自身行为心理及自然的道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从《人与自然》中看到的自然场景和生活在其中的动物,是需要我们亲身去拍摄,研究才能看到的。不可能有那么多的自然场景和生活在其中的动物,会无缘无故跑到你家门口,让人来拍摄和研究的。

对于社会本身,人类自身,自然的探究是需要我们亲身去实践探究的。

有这么一句话:“风声,雨声,声声入耳”,风声,雨声,以及很多声响都源自于自然。若要理解体会自然界中的不同声响,我看不亲近大自然你是无法理解的。

今天,许多孩子无法辨别麦苗和韭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也许,你会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孩子就算无法辨别麦苗和韭菜,这并不影响孩子知识的积累,要了解什么是麦苗,韭菜。百度一下,不就解决了吗?

是啊!什么是麦苗,什么是韭菜。完全可以在电脑上百度一下,也可以找到相关的知识。但是,这还不能完全真正理解麦苗和韭菜,因为,孩子缺少实践方面的认知。

现在,我想起我们小时候,在雪地里打雪球,堆雪人,在雨水中狂奔,在土堆上玩耍••••••有一种说不尽的乐趣,也有一种尤为珍贵的记忆。

看看,现在的孩子手里拿着手机或是电脑,玩着游戏。整天傻傻的坐在房间里,看鸟,雪,花草,树木全来自手机或是电脑里的画面。他们疏远了自然,却用手机和电脑来获得了解自然里的事物,我看是,看似现代却是现代之下的一种悲哀。

当然,并不是说我们不用现代当中的仪器,有了这些仪器本身对我们探究自然很有帮助,也是我们所必须具备的工具。中国有句话:“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就是告诉我们,现代化的仪器是我们用来更好探究自然的,但它,并不是可以让我们远离自然。

举个例子,柴刀是用来砍柴的,要砍柴你必须到山上才能砍到柴,而不是说拿着柴刀在家里,柴火就能跑到家里来。

不管,现代化的仪器如何先进,终归一点你必须跑到自然中,这些仪器才能发挥出它们应有的作用。

让孩子触摸飘飞的雪花,他们可以感知来自天空的呢喃!

让孩子在雨中奔跑,他们可以聆听天空的歌唱!

让孩子登上高山,他们可以豪情万丈!

让孩子端详大海,他们可以心胸博大!

让孩子观察夜空,他们可以尽情畅想!

••••••。

让孩子在自然中奔跑,那里有他们想要的东西,神奇的自然不仅可以给予他们所想要的东西,关键还能激发孩子心中的好奇和多彩的探究欲望!

让孩子在自然中奔跑,别把他们抱得太紧!


              换一种方式,让孩子学会解决困难

写这个话题时,我想到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题目叫《走一步,再走一步》。其实,文章的要旨在于:“我”在一次攀岩冒险中,由于受到父亲所传授的方法,从而我学会了如何解决困难,这是“我”一生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且在以后的人生历程中,自己能够独立解决所遇到的困难。

后来,我又看到一篇有关写父爱的文章,但其中一个细节却非常值得我们借鉴。作者说,自己读书时,由于学习不好,有了退学的念头。后来被父亲知道了作者的想法,父亲便带上作者一同去登山,父亲带上作者从最难攀登的路线,披荆斩棘最终登上山顶,使作者有一种历经困难后的成功喜悦。登山后,作者打消了退学的念头,重整旗鼓认真学习而终有所成。

《走一步,再走一步》中的父亲也好,还是后文中提到的父亲。他们都是懂得用一种方法,让孩子学会解决困难的,并让其终身受用的父亲。

在人生中,或是我们所做的事情中,困难是客观存在的。我们通常会说: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有时也会说“天不遂人愿”,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正因为这样,怎样面对困难,解决困难当然是我们人生中的必修课。

困难让弱者退缩,让强者更强。困难是成功铺在你前进道路上的试金石,倘若你被困难击倒,你虽然能够看到发散着金光的成功,可你却无法得到;倘若你能够战胜困难,不仅你能变得强大,而且成功离你越近。

其实,世界上为之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能够面对困难,并且也能够在困难中磨练自己。他们并不是天生的成功者,却能够在困难中顽强磨练自己,成功不过是困难对他们最好的馈赠。

失败,或是挫折,当然能够影响一个人对所做的事的信心。关键是看你在失败或是挫折中,如何抉择。是选择放弃或是继续前行,得到的结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世界上最让人头疼的事情,莫过于在做事时遇到困难,让人激动得也是困难,在克服苦难迎来成功,那时的喜悦和幸福会让人无以言表。

一个人经验的成长,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滴水穿石”“积土成堆”“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都是说明,经验的成长,非是一日之功。

所以,让孩子在生活中积累解决困难的经验和方法,当然也是我们必须对孩子培养的素养之一。

孩子解决困难,看似没有什么价值。但其实,我们并没有看到孩子解决困难的能力,是他们通向成功的自信保障。

就好比是登山,不同的人对登山的含义理解并不一样。有的人,认为登山是一件不轻松的事情,是苦差事,因此,他宁愿坐在山脚也不愿意迈开自己的双脚;有的人,认为登山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他也会因此而激情澎湃的对登山有一种冲动;有的人,不仅认为登山时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但他更渴望看到登上山顶时而在山脚看不到的风景。对登山的意义认识或是理解不同,每个人的行为自然也就不会一样。

刚才已经说过,第一种人宁可坐在山脚也不愿意迈出自己的双脚,哪怕这是尝试一下他都不愿意;第二种人,一开始登山在激情的支配下,或许不会有所反应,但随着登山难度增大,激情消退,他可能就会坐在原地再也不肯迈开双脚继续攀登;第三种人,因为理解了登山的意义和对山顶那边的风光充满向往,那么,他不仅会迈开双脚主动登山,即使在登山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他也会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对待,继而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来解决困难,直到登上山顶,看到山那边的风光。或许山那边的风光并不是他所期望的那样优美,也许是一片盐碱地。不过,可以放心的是,这样对困难报以积极心态的人,就算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结果并不如人意,但他还是会选择继续向着另一座山攀登,继续向着山那边的风景奔去。

当然,我们完全可以从这三种人对待困难的态度上,看出三种人不同的人生态度。第一种人,无法享受克服困难带给他的快乐,也无法享受山那边的风光,因为,他从不迈开双脚去尝试一下;第二种人,虽然激情澎湃,可无法真正面对所遇到的困难,当然,也无法享受克服困难带给他的快乐,也无法欣赏山那边的风光,他只是比第一种人稍微看得远点;第三种人,不仅收获了克服困难的快乐,也收获了克服困难的经验,同时经历困难从而更加强大,也收获了山那边的风光,哪怕只是一片盐碱地。

在这世界上,从古至今,凡是成功的人身上都有着一种相同的素养,那就是积极对待困难,并坚持克服困难。有的人,就算吃了败仗,他能够从中积极寻找经验和不足,再找机会直至胜利;有些人,像爱迪生,不断失败,但他能够积极面对失败,最终成功。或许,这些例子都可以说成失败是成功之母的经典之谈。但我们往往所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怎样面对困难,以什么样的心态看待困难,继而如何解决困难。

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些人在遇到点点稍不如意的事情,就选择轻生?理由或是很多,但终归一点,这些人没有足够的勇气对待所遇到的困难,更谈不上解决困难。无法面对困难,他们就只能选择结束生命来逃避自己所遇到的困难。

然而,能够积极面对困难并积极克服困难的人,虽说,没有太出名,但他还是有所成就。我曾看到一篇报道,姐妹四人,父母早亡。最大的姐姐,一边学习一边打工照顾三个弟妹,第二个,弟弟长大点后,帮助姐姐照顾姐弟四人的生活•••••••,事情的结果,姐弟四人全部上了大学,也全都参加了工作。

这是,我们百姓身边发生的最真实的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例子。从中我们可以感慨,也可以尽情赞叹姐弟四人,也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面对困难,克服困难不是大人物或是成功人士才具有的专利。大人物之所以是大人物,他原本和我们一样平凡,不过,他能够积极面对困难,并克服困难才最终由平凡的人成为大人物,成功人士也是一样的道理。我们每个人,只要都存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会遇到各种困难。但我们的差别在于,对待困难的态度和方法上。

我们都会看到孩子这么样的表现,男孩子会把自己所拥有的玩具拆散,使零件散落一地。为什么会出现这么样的一种情况?当然是,孩子对玩具的好奇心所引起的探究欲望。他很想弄清楚,玩具的内部结构或是在他看来他对玩具的好奇。孩子们,也会亲自动手重新安装被拆散了的玩具的零部件,以期灰复玩具的本来面貌和原有的功能。这绝对是对孩子动手能力的最好也是自我培养的方式,同时也是孩子在动手探究的工程中积累相关感知和认知的有效积累。

关键是,我们怎么看待和解决这件事情。对待这种事情,我们家长的反应可能不太一样。有的家长,在看到孩子把好端端的一个玩具弄得七零八落,最大的反应就是,不容置疑的大声呵斥孩子的行为,继而可能就是动手教训孩子一顿,让他对他的这种破坏行为长点记性;有的家长,可能明白其中所蕴含的教育意义,不会呵斥孩子,也不可能动手教训孩子让他对他的破坏行为长点记性,会冷静的观察孩子如何处理这件事情。

在孩子重新组装这些零部件的过程中,孩子们的专注程度是相当高的。可能,有些孩子为了完成在他们看来非常伟大的事情,从而顾不上吃饭或是拖延睡觉时间。面对孩子的这种情况,家长们反应也不可能一样。有的家长,毕竟耐心有限,看到到了吃饭时间孩子的伟大工程还没完成,可能又是一顿呵斥:活该,好端端的一件玩具被你拆散,自作自受,并强行收走孩子手中还未安装完毕的玩具,强行孩子按时吃饭;有的家长,可能会让孩子完成他中在孩子们重新组装这些零部件的过程中,还会出现一种情况,原本刚刚够数的零部件会多出来。孩子在自己无法解决这些多出来的零部件时,就会想向大人们发出请求。面对,孩子的这种请求,我们的家长反应也不可能一样。有的家长,可能面对孩子的请求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短处,则会找一些看似合理的借口敷衍过去;而有的家长,则会一同和孩子解决他们所遇到的困难。

两种家长的不同反应,自然对孩子的影响自然是不一样的。第一中家长的反应,会消灭孩子的动手能力,探究欲望,以及克服困难的态度和从中能够积累的经验。第二种家长的反应,自然能够无形中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探究欲望,克服困难的态度和从中所能够积累的经验。

两者的效果,在短时间之内很难看出明显的差别,一旦孩子能够独立做事,早期或是长期积累在他们身上的这些经验,就会发挥出让人难以置信的威力,孩子之间做事态度,方法••••••也会差距明显。

或许,我们可以像本话题开头时所提到的两位父亲一样,换一种看似普通却又有效的方式,让孩子自己解决困难;或者,用一种自己所能想到的有效的方式,让孩子解决困难。但,切记一点,不要在孩子小时候或是在孩子的任何成长阶段,以一种在自己看来似乎合理的方式,消灭孩子克服困难的态度和方法。那样,对孩子一生来说,是无法挽回的损失。

你可能感兴趣的:(尽管孩子制作的第一只板凳非常糟糕,你还是坚持让他(她)继续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