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百科)
大雅·既醉
贡献维护者朝阳山人
《大雅·既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此诗八章,每章四句,描述周代统治者祭祀祖先,祝官代表神尸对主祭者周王传达神灵旨意,表示祝福,祭祀完毕后周王和诸侯尽情宴饮。全诗通篇都是祝福词,虽是赋法,但笔致突兀,其重要的艺术特色是善于运用半顶针修辞格以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作品名称:大雅·既醉
作品别名:既醉
作者:无名氏
创作年代:西周
作品出处:《诗经》
作品原文
大雅①·既醉②
既醉以酒,既饱以德③。君子万年④,介尔景福⑤。
既醉以酒,尔肴既将⑥。君子万年,介尔昭明⑦。
昭明有融⑧,高朗令终⑨,令终有俶⑩。公尸嘉告⑪。
其告维何?笾豆静嘉⑫。朋友攸摄⑬,摄以威仪⑭。
威仪孔时⑮,君子有孝子⑯。孝子不匮⑰,永锡尔类⑱。
其类维何?室家之壸⑲。君子万年,永锡祚胤⑳。
其胤维何?天被尔禄㉑。君子万年,景命有仆㉒。
其仆维何?釐尔女士㉓。釐尔女士,从以孙子㉔。[1]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大雅:《诗经》中“雅”部分,分为大雅、小雅,合称“二雅”。雅,雅乐,即正调,指当时西周都城镐京地区的诗歌乐调。大雅部分今存三十一篇。
②既:已经。
③饱以德:饱受大恩惠。
④君子:称主人。
⑤介:借为“丐”,施予。尔:指君子。景福:大福。
⑥将:精美。一说通“臧”。
⑦昭明:光明。
⑧有融:犹“融融”,绵延不绝的样子。
⑨高朗:指名誉高明。令终:以善名终身。
⑩有:通“又”。俶(chù):始。这是说善终又善始。
⑪公尸:代公作尸的人。古代祭祀时以人装扮成祖先接受祭祀,这人就称“尸”,祖先为君主诸侯,则称“公尸”。嘉告:用善言相告。
⑫笾(biān)豆:两种古代食器、礼器,笾竹制,豆陶制或青铜制。静:善。
⑬朋友:指宾客。攸摄:所助,所辅。攸,语助词。摄,辅佐,指助祭。
⑭威仪:指隆重的礼仪。
⑮孔时:很好。时,嘉善。
⑯君子有孝子:君子又是孝子。
⑰匮(kuì):亏,竭。
⑱锡(cì):同“赐”。尔类:尔辈。
⑲室家:家庭。壸(kǔn):宫中的巷道,引申为广、扩充的意思。
⑳祚(zuò):福。胤(yìn):后嗣,子孙。
㉑被:加以,赐予。
㉒景命:大命,天命。仆:附,附著。
㉓釐(lí):给予。一说通“赉”,赐。尔:你。女士:女男,才女。一说有士行的女子。《郑笺》:“女而有士行者,谓生淑媛,使为之妃也。”
㉔从:重,增益。孙子:“子孙”的倒文。[1][2][3][4][5]
白话译文
君王赐美酒喝得酩酊大醉,君王赐美食我们饱受恩惠。敬祝君王万岁万岁万万岁,世世代代永享福禄和祥瑞。
君王赐美酒喝得酩酊大醉,您又令人奉上佳肴和美味。敬祝君王万岁万岁万万岁,您的美名大德永远放光辉。
您的伟大光辉是那样长盛,高风亮节将使您必得善终。好的结局说明有好的开端,先王替身发出美好的祝愿:
他到底说出什么样的预言?祭祀用的笾豆净洁而美好;亲朋好友们都来维护辅助,同把隆重热烈氛围来营造。
隆重热烈氛围非常合时宜,敬祝伟大君王嫡传有孝子;孝子贤孙世世代世永相继,祝愿您的家族永受天赐予!
您的家族领域到底有多大?王家深宫内的道路细又长。敬祝伟大的君王万寿无疆,上天永赐您福禄远子孙旺!
您的子孙后代将来怎么样?上天让他们遍享福禄富贵。敬祝君王万岁万岁万万岁,上天授予您大命永远附随!
上天授予的大命如何附随?上天赐予您有德行的嫔妃。上天赐予您有德行的嫔妃,自有孝子贤孙世代永不亏![2][3]
创作背景
关于此诗的主旨与背景,历来有多种观点。《毛诗序》云:“《既醉》,大(太)平也。醉酒饱德,人有士君子之行焉。”严粲《诗缉》认为:“此诗成王祭毕而燕(宴)臣也。”朱熹《诗集传》则说此诗系“父兄所以答《行苇》之诗”。程俊英《诗经译注》谓此诗“是周王祭祀祖先,祝官代表神主对主祭者周王的祝辞”。高亨《诗经今注》说“这首诗当是祝官致嘏辞后所唱的歌(可称为嘏歌)”。[3][4]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此诗通篇都是祝福词。全诗以“既”字领起,用的虽是赋法,但并不平直,相反,其突兀的笔致深堪咀嚼。而“既醉以酒”,表明神主已享受了祭品;“既饱以德”,表明神主已感受到主祭者周王的一片诚心,更为下文祝官代表神主致辞祝福作了充分的铺垫。享受了主祭者献上的丰盛的美酒佳肴,对他的拳拳之意不能无动于衷。因此,神主愿意赐给献祭人各种福分,自然是顺理成章之事。
诗共八章,的前两章,讲的都是享受了酒食祭品的神主的心满意足之情,他深感主祭者礼数周到,便预祝他万年长寿,能永远获得神所赐的幸福光明。而第三章末二句“令终有俶,公尸嘉告”,直接点出公尸,说明下文均为神主具体的祝福之辞,诚如陈子展所云,“为一篇承上启下之关键”。如果把此诗比为一篇小说,则前两章用的是第一人称叙述法,而后五章用的是第三人称叙述法,第三章则是两者的过渡。“其告维何”“其类维何”“其胤维何”“其仆维何”云云,等于现代汉语“他的……是什么?他的……是……”这样的结构。这五章中,除第三章是答谢献祭人的隆重礼节外,其余四章都是祝福的具体内容。从尽孝、治家、多仆几个方面娓娓道来,显出神意之确凿。诗的中心词不外“德”“福”二字,主祭者周王有德行,他的献祭充分体现了他的德行,因此神就必然要降福于他。而神主所宣布的将赐之福,在诗中主要是属于家庭方面而不是属于军国方面的,颇显示出此诗颂祷的倾向性,对一般读者来说这似乎也更有亲切感。
从诗的艺术手法看,善于运用半顶针修辞格是此篇的一个特色。《诗经》中运用顶针修辞手法屡见不鲜,但像此篇这样上文尾句与下文起句相互绾结,而重复只在上句的末一字与下句的第二字那样的修辞方法(姑称之为半顶针修辞),却是并不多见的。其实,接第三章“公尸嘉告”句的第四章“其告维何”句、接第五章“永锡尔类”句的第六章“其类维何”句、接第六章“永锡祚胤”句的第七章“其胤维何”句、接第七章“景命有仆”句的第八章“其仆维何”句,若改为“嘉告维何”“尔类维何”“祚胤维何”“有仆维何”,也完全可以,这样各章之间便以纯粹的顶针格相贯连。但此篇的作者却蹊径别出,不取上下章衔接文字完全重复的纯顶针格,而仍收“蝉联而下,次序分明”(方玉润《诗经原始》)之效,并别具曲折灵动之势,实在令人拍案叫绝。这章与章的半顶针衔接又与各章章内的纯顶针修辞(如“高朗令终”与“令终有俶”、“朋友攸摄”与“摄以威仪”、“君子有孝子”与“孝子不匮”)连成一片,产生了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效。由此可见,颂诗的表现力也相当强。[3]
名家点评
宋代朱熹《诗集传》:“父兄所以答《行苇》之诗,言享其饮食恩意之厚,而愿其受福如此也。”宋代
严粲《诗缉》:“此诗成王祭毕而燕(宴)臣也。太平无事,而后君臣可以燕饮相乐,故曰太平也。讲师言醉酒饱德,止章首二语;又言人有士君子之行,非诗意矣。”
清代方玉润《诗经原始》:“起得飘忽。……首二章福德双题,三章单承德字,四章以下皆言福,盖借嘏词以传神意耳。然非有是德何以膺是福?”[1][2][3]
参考资料
[1]朱 熹.诗经集传.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131-132
[2]王秀梅 译注.诗经(下)·雅颂.北京:中华书局.2015:634-637
[3]姜亮夫 等.先秦诗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562-564
[4]周振甫.诗经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3:428-430
[5]周明初等 注释.诗经.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