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品牌要超越竞争的假象】

【少则得,多则惑:品牌过度聚焦会失去机会,过度延伸会因为资源的不支撑而导致系统性的风险】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xiàn)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先知解读】曲柔的做事方式能够取得圆满而周全的结果,懂得弯曲就能更高效到达目标;低洼反而更容易被水充盈,谦虚使人进步;知道自己是不足的才能纳新,让自己不断得到提升;少取反而能够得到更多,贪多反而迷惑。圣人掌握万事归一,阴阳相互统一的整体的法则,才能成为优秀的领导者。

知与行的至高境界:不自我夸耀,大家把功劳归于他;不自以为是,大家都尊敬推崇他;不自高自大,大家才长久的听从于他。正是因为不争,内省而精进,结果反而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所以曲柔求全充满智慧之道,绝非虚言,做到曲柔后就能获得圆满的结果,得到超乎想象。

【先知基于品牌延伸解读】这一章老子讲的就是“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后退”,保持放空,保持曲而柔的接纳姿态,不自我骄傲与炫耀,不自以为是和自大,则就能处在不断进步的状态之中,持续进步后,就没有竞争者能与之相争。表面不争,而在内里不停的积蓄力量,形成压倒性的优势,就能找到无争的境界,进入战略无人区。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超越了竞争的境界。而大部分企业还处在竞争的境界,主要表现是关注竞争对手,采取跟随模仿,甚至是骚扰竞争对手的方式,最终导致整个行业低效。竞争的思维带来两个致命的问题:一是跟随对手,难以有差异化,没有差异化就没有了战略,就很难被市场识别和接受,最终寂寂无闻;另一个是把过多精力关注到竞争对手的身上,自己该做的事情反而没有办法做好,被竞争对手带了节奏,失败时必然的,就像在顶级的足球比赛中,节奏在哪一方,胜利就在哪一方。没有了战略节奏的品牌很难长大,也很难持续。

“夫唯不争”就超越了竞争,把精力放在了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上,把每天的持续精进与改善放在了客户身上,带来了客户价值的提升,必然会有好的结果。“夫唯不争”的思想不被问题表象牵绊,而是回到问题的根本,“反求诸己”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除了头部品牌需要竞争思维,需要聚拢竞争对手的存量客户之外,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其实不需要竞争思维,而更需要的是客户思维。围绕客户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不可替代的、独一无二的价值是中小企业的根本,也是能实现良性发展的前提。放弃了简单的竞争思维,放弃了我的产品比竞争对手更好的竞争思维,回到以消费者为中心,就是进步的开始。关注创造差异化价值,创造创新的价值,企业就会找到发展的准确方向,找到安身立命的归宿,就会迸发出生生不息的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实现细分行业的引领价值。在内获得核心力持续累积的优势,在外获得被消费者选择的充分理由优势,内外一致协同后,就能快速成就强势品牌。

“少则得,多则惑”更是上升到了哲学层面,蕴含着深厚的战略思维和哲学思想。少即是聚焦,多即是延伸,任何成功的企业和品牌都是在聚焦和延伸之间找到了完美的平衡点,过度聚焦会失去机会,过度延伸会因为资源的不支撑而导致系统性的风险,这些战略原则在先知的《词语战略》三部曲中有详细的介绍。因此对于多与少的把握是哲学级和艺术级的操作,对于企业如此,对于人生不更是如此吗?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二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