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不和,劝人养鹅

        随着小孩一天天长大,最近都在看一些少儿启蒙类的古文,总觉得几千年世事变迁总结流传下来的智慧,不给自家孩子接触一下实在浪费:“三百千”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幼学琼林》、《声律启蒙》什么的也要翻翻,而最近读的便是《增广贤文》。

        小时候经常在妈妈的《万年历》上看见,当时感觉字好多,现在再看,还不到五千字,用不了一个小时便能通读一遍。说起来真有点后悔,当时要是能看上几遍,也许能少走几段弯路吧。

       《增广贤文》文字通俗浅显,并不滞塞难懂,但内容深邃,读来发人深省,每一句话展开来都足以撑起一篇文章,而我今天想说的便是其中的一句:“与人不和,劝人养鹅;与人不睦,劝人架屋。”之所以想聊聊这句,是因为这句读了许多遍始终不能解其意,无奈借助了搜索引擎才算自以为是的明了了。

关于这句,网上大约有两种解释:

        甚嚣尘上的一种说法是:“养鹅”家宅不宁,搅扰四邻;“架屋”损财耗物,败坏家业。总得来说,便是要害他,让他自作自受,自食恶果。这种解释带有明显的恶意,和原文的下句“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也很冲突,个人认为错得离谱。

         还有一种说法是鹅能看家护院,还能下蛋;盖房子嘛,自然少不了请客吃酒,推杯换盏间,邻里关系自然也就和睦了。嗯,这个解释,出发点倒是好的,导人向善,但个人总感觉有点牵强,也不是很满意。

        其实困惑我的,无非就是那个“劝”字,既然不和睦,又怎可能相劝?即便劝了,对方又怎可能去听?“劝”的常规意义“说服”用在这里实在很难说得过去。

        查了一些资料,竟发现“劝”和“观”在古代还是通假字,这么一代换,倒也能解释得通:

        观者,细看也。看别人想自己:看了别人养鹅,就想想自家的鹅是不是也经常扰了人家?看了别人架屋,就想想自己盖房的时候,是不是也请了人家帮忙?多想想别人的好,怨愤自然也就消了。这种解释,我个人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但是你如果没有更好的理解的话,也不妨姑妄听之。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人不和,劝人养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