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遇难后,陆小曼的生活虽然陷入了清贫,但从此精神变得富有

文·段宏刚

1931年11月19日早晨,浪漫多情的诗人徐志摩(1897年——1931年)搭乘飞机,从南京飞往北京,准备给红颜知己林徽因(1904年——1955年)的演讲会捧场,坐在飞机上看着白云轻快地飘过蓝天的徐志摩,心里难以抑制亢奋之情。两人上次见面是1928年秋天的事情了,那时的林徽因,已经成为梁思成(1901年——1972年)的妻子,他虽然爱她,但跟她有缘无分,只能从心底深深地祝福她,并把她当作最好的异性朋友来看待。

然而,徐志摩根本没有想到,这次他没能如愿见到她,这次也是他今生最后一次乘坐飞机。当飞机进入济南境内时因为大雾弥漫,再加上飞行员疲劳驾驶,飞机不幸坠毁,就这样,文坛损失了一位天才诗人。


此时的徐志摩,跟陆小曼(1903年——1965年)结婚已有5年零1个月,他们的婚礼是学术界泰斗梁启超(1873年——1929年)给主持的,圈内外都很看好这对“金童玉女”,毕竟,从综合实力来讲,陆小曼未必会输给林徽因。

陆小曼出身于大上海一个名门,集才华、美貌和智慧于一身,天生丽质的她,自小接触琴棋书画,又口齿伶俐,是大上海非常有名的“交际花”,围绕她大献殷勤的公子哥不计其数。

多情的徐志摩,感情之路相当复杂,在结识林徽因之前,他已经有一段婚姻,正是林徽因的出现,让他结束了第一段婚姻。


徐志摩与林徽因是在1920年的伦敦相识的,看到林徽因的那一刻起,徐志摩在心底感叹自己遇到了今生唯一的女神,于是,他不顾自己是有妇之夫,对她展开了狂热追求,两年后,他为了她甚至跟结婚7年的张幼仪(1900年——1988年)选择了离婚。

经过慎重考虑,以及父亲林长民的劝告,林徽因并没有接受徐志摩的追求,甚至以提前离开伦敦作为借口,刻意回避了徐志摩的一往情深。

在追求林徽因无望之际,徐志摩认识了另一名才女陆小曼。


两人相识于1922年夏季,那时的陆小曼还是王庚(1895年——1942年)的妻子,她跟王庚属于“包办婚姻”,又加上王庚常年在外地生活,夫妻二人几乎没有感情。

面对徐志摩,“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相同命运,迅速拉近了两人的心理距离,所以,在徐志摩不费吹灰之力的追求下,两人很快爱得如漆似胶。

于是,在1925年底,陆小曼选择跟王庚离婚,在1926年10月,在徐志摩恩师梁启超的见证下,徐志摩与陆小曼携手步入婚姻殿堂,两人各自开启了自己的第二次婚姻生活。


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浙江海宁县的富绅,认为儿子娶一个二婚女人有辱家风,所以,当陆小曼嫁给徐志摩的那天起,徐申如除过极度不满,还终止了对徐志摩的资助。无法继续“啃老”的徐志摩,只能自力更生,先后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高校任教,并且夜以继日地写诗、作文以赚取稿费,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

曾经过惯了公子哥生活的徐志摩,在结婚以后才逐渐认识到一个男人身上的担当。

然而,陆小曼作为名媛,又是晚清举人陆子福(1873年——1930年)的独生女,自小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在吃穿用上都喜欢最好的,甚至一度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


徐志摩固然每个月能挣来500大洋,属于高收入者,但不容易满足陆小曼所有的物质欲望。面对陆小曼,徐志摩的心理产生了微妙变化,从最初的情深意重和唯命是从,到后来爱恨交加,在他眼里,陆小曼是一个不会过日子的女人。

很快,跟陆小曼的婚姻生活耗尽了徐志摩的审美疲劳,所以,他的恋旧情结越发深沉,时常会想起善解人意的林徽因,如果林徽因有求于他,他都会义不容辞地帮助。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徐志摩遇难后,遗体从济南运回上海,陆小曼从徐志摩随身的遗物里发现了自己于1931年春天创作的一幅山水画长卷,这是陆小曼的早期代表作,但还没有题跋。徐志摩看到长卷后非常喜欢,打算拿到北京委托一位重量级文化名人给题跋,所以,就一直带在身上。


看到丈夫遗体以及长卷的那一刻,陆小曼悲痛欲绝,痛定思痛后,她明白了他们是冲破封建束缚后自由结合的夫妻,在巨大的外界的压力下,他们曾经深爱,也曾经彼此伤害,然而,她再也无法深爱或伤害到那个最亲近的人了,他离开了她的世界。因为离开,往日的点点滴滴更加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于是,她奋笔疾书,写下一个挽联:

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

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

通过这组挽联可以看出,陆小曼也是一名不幸的女人,她体弱多病,2年内接连失去了父亲和丈夫两个靠山,曾一度打算一死百了,却还没有给母亲尽孝,放心不下年迈的母亲,所以,她选择坚强地活下去,并痛改前非,改掉恶习,用后半生安心整理丈夫徐志摩的遗作,好让它们早日跟读者见面。


事实上,在后半生,陆小曼完全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她卸任了“交际花”的身份,不再出去交际,用去34年时间,先后整理和编排了《眉轩琐语》、《爱眉小札》、《西湖记》、《志摩日记》等书籍,为徐志摩的作品公开出版立下了汗马功劳。

同时,陆小曼还创作一些散文、诗歌、戏剧,以及国画作品和翻译作品,可以说,后半生的陆小曼虽然清贫,但在精神上十分富有,完全对得起“民国十大才女”的称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徐志摩遇难后,陆小曼的生活虽然陷入了清贫,但从此精神变得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