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一种讲法也许会更好

张东辉,焦点初级第43期坚持原创分享第346天(2018.8.14)

知音老师盛情邀请我讲微课,我该讲些什么呢?关于孩子分离焦虑这个话题,也讲过很多次了,类似的文章也很多,观点做法大同小异,如果我来讲,该如何来讲?

以往固然是经验,但日新月异,变化太多,经过实践浸泡,心中还是有话想给家长讲,开始一小步梳理吧!

首先来讲:为啥要送孩子上幼儿园?个别家长孩子不到两岁就想送入园,很多家长孩子三岁了,还是不放心,不送孩子入园。那为啥送?送去都干啥?幼儿园和保姆有啥不同?老师和妈妈有啥不一样?一句话概括:转移依恋关系,建立规则意识,养成良好习惯,科学发展身心。

其次,送孩子入幼儿园要做那些准备?心理准备,物质准备,习惯的有意识强化;还有,不仅孩子准备,大人也要准备,你是否有足够的自信,足够的能量,相信孩子一定行?

另外,要讲一讲孩子入园后,孩子会出现哪些情况,家长该怎么应对,测评中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社会性发展都不一样,孩子分离难易程度,取决于他的依恋类型,取决于家庭教养方式,取决于大人是否把足够的温暖与接纳给到了孩子。

最后想说的是,入园焦虑,分离痛苦,都是暂时的,当有一天孩子发展的令我们惊喜,才会恍然大悟,原来分离就是为了更好的成长啊!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换一种讲法也许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