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活动——当你的自尊受挫

图片发自App

若濡老师推荐了一本书给我,《做你自己的心理治疗师》。

书是今天下午收到的,迫不及待的打开,也决定跟着书里的步骤,来一次心灵旅行。

希望能重新养育自己的内在孩童,感受到更多的鼓励,也期待自己能用书中的这些活动帮助到他人。

为了深入地理解这些活动的影响,从自己下手,推开记忆的阀门,有意识的、潜意识的…


觉察活动

——当你的自尊受挫时

1.回忆一次,你感到悲伤、失望、伤心或尴尬,并且自尊受到损害的时刻。把它写下来,包括你当时的年龄、发生了什么事情、你有什么感受,以及你对自己做出了什么决定,把这个时刻看作是你处于负方向上的一点。
2.现在,再来看看你是否能想出当时是如何努力过度补偿并且做到足够好的。你也许尝试了几种行为。把它们写下来,并将之看作是你处于正方向上的一点。当你采取这些行为时,你有什么感受、你对自己有什么看法?都写下来。
3.你能到达x点吗?如果你只是做你自己并且接受自己真实的样子,而不必证明任何事情,会怎么样?你会有什么想法、感受和行为?记录下来。

回忆过往,那记忆也是满满的,可是还要更仔细的回忆那些负面以及过度补偿的行为,还是有些困难的。毕竟人总是对事件记忆犹新,对自己当时的行为、想法、感受,却不会记忆的深刻。更可况,这里还要分辨出当时做的负面行为,以及过度补偿的行为…

有点难,这是特别深刻的想法。在写之前,考虑了一段时间,到底如何去写,还是决定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让这段学习有迹可循,也让自己做回自己!


那是11岁时的秋天吧,当时是小学开学后的某一天。

那个时候的小学,比较奇怪,当时农村是五年制,城市是六年制。一年之差,书本知识也是相差甚远。那个时候,奇里奇怪的我就成了那个阶段的试验品。

那个秋天,我从城市重点小学转回农村,当时,我在城市里是五年级,回到农村应该升入六年级,可返回来我又继续上了五年级。

但是知识是不一样的,学的并不重复。转入农村的原因,是父母离异后的产物。

开学后的某天,数学课上,老师提了一个问题,全班同学唰唰地都把右手举了起来,我是新生,心里也有很多害怕,和对新环境的不适应,也就没有举手,反而低着头看书。

再说,我们数学老师是个个子挺高、干净又慈祥的老人,大致也有六十多岁。

偏偏就是我看书的瞬间,数学老师说,那个新来的,你叫啥,就你来回答问题吧!

我胆战心惊地站起来,操起满嘴的普通话叽里呱啦的就把问题回答了,记得当时满脸通红。

数学老师一脸懵的问,你是哪来的?你说的是啥?我都听不懂?

接着他又望向全班同学,你们听懂了吗?

全班同学哄堂大笑:“没有,我们都听不懂…”

我尴尬的不知道最后发生了什么…

放学回到奶奶家,奶奶正在烧火做饭,我坐到旁边的凳子上,大哭起来:“我不要上学了,老师说他听不懂我说话…”

奶奶听我哭:“咋会听不懂你说话呢?”“我不知道…我在以前的学校都这样回答问题的…”我哭着说,我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我只知道自己很尴尬,没脸见同学,没脸再去新学校。

这可能就是当时的负方向行为,觉得自己不行,很笨,全班同学都嘲笑我…

那天下午,不知道发生了些什么,我还是去学校了。也不记得在学校发生了什么。

但我是会讲家乡话的,我想我应该是放弃了普通话。刚去市里上学时,因为不会讲普通话,也是嫌弃自己了很长时间。这次,又因为不知道农村的孩子在课堂上也是讲家乡话,闹出了尴尬,让自己伤心不已。

在跟同学相处时,我会尽量听同学的意见,我把自己隐藏起来,我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我渴望有好朋友、渴望融入这个班级体…

那时候,农村的小学有早读,一般是五点多去学校,7点放学。农村没有路灯,有的只是月亮照我影的孤独,那会儿却没有一点害怕,每天很努力地早起,争取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学校。

在写作文时,如果我因为某个成语被老师夸奖,我会反复用这个成语,渴望得到老师的多次认可。

有次数学课,因为大部分同学因为一个不该错的地方出现的小错误,而被老师打手。这其中就有我,我被老师喊到讲台上,我没有因为老师打而尴尬,反倒觉得很开心,被老师重视…

后来,我的数学、语文成绩在班里是佼佼者。各种乡里、县里的竞赛,我都去参加过。包括自己不擅长的体育比赛,也有我的份,我好像很努力的想要展现自己。

这些应该就是我当时的过度补偿。我努力掩藏自己,或许还有被父母抛弃后的害怕,以及想要得到重视的想法,想要得到关注、爱…

如果我能看到自己当时的无助、害怕、恐惧,我接受那个状态下的自己,我接受自己生活的大转变。那我就不会去迎合别人,急于证明自己。

我或许会在现在的生活上,不去迎合他人,也不会总是把自己藏起来,可能更敢于展现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觉察活动——当你的自尊受挫)